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20世纪 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 “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 ”,形成了 “计量史学派 ”。这一学派 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 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研究更加趋于精确,所以计量史学在二 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又波及了整个世界,答案:选 C, A B两项说法错误,计量史学
2、也无法彻底杜绝杜绝历史学家的主观创造性, D计量史学适用有数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而无法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考点:计量史学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 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 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 以 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在中世纪的欧洲,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赐 ”。下列各项中,首先对这种认
3、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洲最先质疑上帝或宗教说教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文艺复兴之后 A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有传播基督教的因素,但另一方面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对宗教说教也产生了挑战, C宗教改革和 D启蒙运动更是对罗马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的批判斗争,所以最先质疑教会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答案:选 B。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恢复和发展及启蒙运动的高潮三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人文主义的内容和
4、表现各不相同。古希腊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或开端时期,其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是从关注神等超自然力量转向关注人本身或人类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颇有特色,那就是歌颂现实生活的美好,质疑教会的腐朽与黑暗,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和来世幸福。宗教改革时 期的人文主义体现在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则过多地表现为理性。 关于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 热线 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
5、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 热线 了 ”是指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 路德倡导教徒通过直接阅读 圣经以获得上帝对其灵魂的救赎,而教皇没有救赎教徒的能力和资格,圣经和上帝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些主张极大地挑战了教会权威,所以答案:选择 D, A C两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B项说法错误。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的核心是 “因信称义 ”;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本
6、题的考察角度是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法国大革命中民众直接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这一理论理论来源是卢梭倡导的 “社会契约论 ”,即当君主统治严重违背人民利益时人民有权解除社会契约推翻君主统治,因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非君主,所以答案:选 B, A虽然反对君权神授,但主张君主专制, C项主张开明专制, D主张三权分立。 考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点评: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社会契约论积极吸收了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 “
7、社会契约 ”思想。所谓的社会契约就是认为国王统治民众,管理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他和民众所签订的一份契约,其实也就是人民将权力授予国王。因此 “社会契约 ”思想不仅体现了 “人民主权 ”的观念,同时也能说明当国王统治不当时人民起来推翻国王统治的合法性,或者是人民革命的正当性。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有 “革命 ”意义的成就是 A水能的进一步开发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石油的开采与利用 D电的发明与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将蒸汽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工厂,它刺激了英国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摆脱了对传统水力
8、和风力资源限制的束缚,所以答案:选 B, A项与题意相违, C 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 考点:科技革命的成就 点评: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产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增加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但也 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 “书记员 ”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 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面 C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9、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称是法国社会的 书记员 ”是指巴尔扎克如实地记录了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场景,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 :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 点评: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文艺发展阶段特征和代表作家和作品的识记能力,总体难度较低,但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较多记忆难度加大,建议学生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忆,同时在平时加强对文艺实践活动参与和关注。 贝多芬自称是 “强硬的民主主义者 ”。下列哪部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 D
10、合唱交响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804年贝多芬在听到拿破 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将原题为拿破仑 波拿巴大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也可称为第三交响曲,从中可以发现贝多芬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对联
11、反映了哪一派的态度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对洋务派创办同文馆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持反对和批判态度,这符合固守传统文化不变的顽固派的特点,所以答案:选 B, C D两项也主张向西方学习。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12、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指 1900年至 1910年,当时能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C项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对传播革命思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A B D三项发生的时间与材料要求时间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同时他们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起着重要的
13、推动作用。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 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最高纲领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释了中国革命要分两个步骤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革命,所以答案:选 C, A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分, B项出现在中共二大会议上, D项建国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有具体论述。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高考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工 农武装割据 ”思想, “新
14、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几个知识点上,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闪光性的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应用中国实践的具体表现,对此必须牢记和加以深刻体会。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 “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 专 甚于 红 ,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 “制度 ”具体是指 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D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 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 “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是指 1977年在邓小平等人的积
15、极倡导下中国恢复了因文革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答案:选 B, A D两项发生在 1990年代, C项出现在 20世纪 80年代。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高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主要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方面: 1949年 -1965年,这是人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此时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文革十年,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尤其是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复兴和大发展的阶段。 2010年 10月 9日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 “本周聚焦二 嫦娥 奔
16、月 ”的文章指出, “嫦娥二号 ”10月 1日完美升空,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神州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70年中国 “东方红一号卫星 ”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点评: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17、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 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 ” 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材料含义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点评:古希腊先哲的观点代表了西
18、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古希腊先哲的观点否定了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了人的价值,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注重人性,提倡追求知识等,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成为西方人 文精神的滥觞。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 “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 ”,要求画出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的效果。下图是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所画的孔子像。他的画最可能模仿的是 A顾恺之 B王维 C吴道子 D郑板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A顾恺之擅长绘画女性形象的人物图画, B王维以山水画著称, C吴道子擅长人物画,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 D郑板
19、桥擅长文 人画,尤其是以画竹著称,所以画孔子像应该效仿吴道子,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 “以形写神 ”的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突出代表 文人画的特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西方近代美术的比较。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天下莫柔 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阐释了以弱胜强或以柔克刚的辩证法思想,所以答案:选
20、 B,A C D三项思想特征与此不符。 考点:道家学派的特征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思路是,先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在大体明白材料的主要涵义的情形之下,在联系诸子百家的主要主张进行仔细对照比较即可快速找出答案:。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主张仁爱,忠孝和积极入世,道家则主张顺从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依照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墨家则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强调无差别的爱护别人。 “仁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 “非攻 ”主张的思想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
21、未为上层统治者所重视,反倒是法家思想成为各国上层统治者追捧的对象,法家思想也因此成为成为各国强化中央集权推行变法的理论依据,但 “仁 ”的思想在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方面为世人所接受,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是法家学说所起的重要作用, D项是墨家学派的重要主张。 考点: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
22、使民畏之。 ”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强调了 “赏罚 ”在治理国民中的重要性,这符合法家学派的主张,故而 C项符合题意, A B两项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D项是墨家学派的开创者。 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 “以法治国 ”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 丹东 宽甸二 中高 上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