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你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A纪事本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典章体 答案: C 1939年 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 “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 ”, “目前苏联并不危险 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
2、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答案: A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 “科学万能说 ”时,认为它 “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答案: C 罗斯福总统宣布: “我们现在已处于战争之中。我们一直都在这场战争之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我们美国历史上这一最巨大的事业参与者。 ”此后美国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是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修改中立法案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 C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
3、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对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 ”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倡导 D对中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 建立国际联盟 答案: C 下图是一幅讽刺 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 “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 ”狼前面的地上写着 “捷克斯洛伐克 ”字样。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答案: B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 斯诺
4、在 20世纪 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癖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布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核心是指 A西安 B西柏坡 C延安 D会宁 答案: C 1951 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A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 “五德 ”,每个朝代在 “五德 ”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 “火德 ”,通过 “禅让 ”
5、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答案: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 “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 “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 “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 “某件重大事件 ”应该是 A 1940年 9月 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 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C 1941年 6月苏德战争爆发 D 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答案: B 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 “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
6、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说他是 “和平的英雄 ”主要是因为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 “戴维营协议 ”,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 “土地换和平原则 ”,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答案: B 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 “工业血液 ”的石油资源。因此, “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 “禁运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 巴以双方对 “耶路撒冷 ”的争夺 A B C D 答案: A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
7、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 23票反对, 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事实反映了 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国联的本质特点 英、法、美等国采取绥靖政策 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 B C D 答案: D 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只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 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 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 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 B C D 答案: C 孔子曾说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因文人感
8、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 B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C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欲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D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变为现实 答案: C 唐朝的羁縻府州到底是什么?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A羁縻府州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直接统治形式 B安西都护府是设置在西域地区的羁縻府州 C羁縻府州的官职通常以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 D羁縻府州须向朝廷上报户口,交纳赋税 答案: C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 “陛下 ”的情景。“陛下 ”本来
9、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 “陛 ”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 “陛下 ”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 ”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 C 拿破仑曾说: “如果他(指华盛顿)是在法国,处于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他在美国那样的人,他要是那样,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蠢人,并且只会使巨大的灾难继续下去而已。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只有这样,我才能成功地显示出他那样的节制、无私和智慧。我只能通过全面专
10、政才能合理地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材料,拿破仑认为他只能当一个加冕的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 A显示自己的节制、无私和智慧 B要在法国实行全面专政 C法国面临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 D取得与华盛 顿相等的地位 答案: C 苏联研究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 “退却时期 ”是指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 答案: A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 “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 3月 12日 (孙中山逝
11、世日 )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本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 B 新中国诞生伊始,诗人胡风以一句 “时间开始了 ”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声,而这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 “开国的绝唱 ”。 “时间开始了 ”是指 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A B C D 答案: B 1979年美国西部时间 2月 2日,邓小平在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握着美国企业家哈默的手说: “我们都知 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
12、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 ”邓小平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A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确立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以确立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答案: D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启蒙运动兴起 三民主义 答案: B 163年前的那年 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 共产党宣言。其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杭州 十四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