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 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答案: B 穆罕默德 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 “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 冒险家来到埃及。 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 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穆罕默德 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穆罕默德 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 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 答案: B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必然性
2、是 埃及面临着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 B C D 答案: C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A B C D 答案: B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 “成功之处 ”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
3、统地位 答案: C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 “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 B 在 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答案: A 以下是 19世纪 60 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 企业
4、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答案: C 有人认为 “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 ”,其主要原因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答案: A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 ”是人们
5、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答案: B 之所以说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30年后强大起来的日本在 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由此,可以看出的结论是 A要加强军事力量的先进装备 B先进的社会制度是近代化的根本前期 C近代化首先是军事上的近代化 D先进的生产力技术要有适应的土壤 答案: B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
6、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答案: D 卡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 “选民 ”和 “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 D封建制度解体时期新兴思想出现 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大地 ”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 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7、D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答案: B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 “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魏书 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答案: A 下列评论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A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B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C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D农民并未从中得到实际好处 答案: D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三长制,其职责是 检查户口 监察百官 征收租赋 征发徭役和杂役 A B C D 答案: C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
8、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董仲舒认为秦 “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下列哪个皇帝设置了相关制度来缓解这个问题 A汉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答案: B 陪审团制度是当前一些国家很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陪审团的国家是 A中国 B英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 C 梭伦说: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内蒙古 包头 三十三 中高 下学 期期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