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A对 “地沟油 ”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 B向煤中加入适量 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 SO2的量 C PM 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D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后,应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是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地沟油 ”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而汽油是矿物油的充分,主要含有各种烷烃、环烷烃等。因此 “地沟油 ”进行分馏不可能得到汽油。错误。 B煤燃烧产生 SO2,若向煤中加入适量 CaO,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 Ca
2、SO3,产生的 CaSO3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CaSO4,从而可以减少 SO2的排放量。降低大气污染。错误。 C PM 2.5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而 CO2不是大气污染物,因此不属于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错误。 D重金属盐会引起人体的蛋白质的变性,导致人中毒。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后,可以喝大量的含丰富蛋 白质的豆浆或牛奶,这样变性的蛋白质就是我们喝下的牛奶或豆浆,从而使人的危害降低而得到保护。正确。 考点:考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及应用的知识。 下表是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 B室温时,若在 NaZ溶液中加水,则 的比值变小,若加少量盐酸,则比值变
3、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X、 NaY和 NaZ的混合溶液,则 D在相同温度,从 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低,电离度越大,且 0.0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离度是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浓度占电解质分子总浓度的百分比。它不仅以温度有关,还与电解质的浓度有关。电离平衡常数是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的浓度的比。它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A ; ; 所以在相同温度下, .正确 .B.HZ为弱酸,所以 NaZ为强碱弱酸盐,在加水的过程中平衡 Z-+H2O HZ+OH-正向移动,促进了 Z-的水解, Z-的水解程度增
4、大, c( Z-)减小, c( HZ)、 c( OH-)尽管平衡正向移动使它们的浓度有所 增加,但是稀释作用远大于平衡移动增加的浓度,总的来说,浓度还是减小,所以 c( Z-) / c( HZ) c( OH-)的比值变小。若加少量盐酸,发生反应:H+Z-=HZ, H+OH-=H2O。 c( HZ)增大, c( Z-)减小和 c( OH-)减小,比值也变小。错误。 C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相同温度下,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的酸性就越强。则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X、NaY和 NaZ的混合溶液,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小,离子浓度就越大。则 。 D. 在相同温度,从 HX的数据可以说明
5、:弱电解质溶 液浓度越低,电离产生的离子再重新结合形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就越小,电离度越大。但是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的大小无关。所以 = 。错误。 考点:考查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温度的关系的知识。 乙醛酸( OHCCOOH)是合成名贵高档香料乙基香兰素的原料之一,可用草酸( HOOCCOOH)电解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阴极反应式为: HOOCCOOH 2H 2e- OHCCOOH H2O C电解时石墨电极上有 O2放出 D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 pH不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草酸
6、( HOOCCOOH)在电解时被还原得到乙醛酸( OHCCOOH)。还原反应应该是在阴极发生的。所以石墨电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4H+ O2,产生氧气。Pb电极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HOOCCOOH 2H 2e- OHCCOOH H2O。由上述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 H2SO4 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水的物质的量也没有变化,但是草酸要不断的消耗,所以溶液的酸 性减弱,溶液的 pH会增大。因此错误的选项为 D. 考点:考查用电解草酸制取乙醛酸的反应原理。包括电极的名称、电极式及溶液的酸碱性是知识。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 、 Na
7、、 NH4+、 Mg2 、 Fe3 、 Al3 、 SO42-、 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 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 NH4+、 Mg2 、 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和 Na C原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4.5mol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Na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时,开始无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H+离子,由于 2H+CO32-=H2O+CO2,所以不含有 CO32-;
8、随着NaOH的加入,沉淀越来越多,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发生反应 NH4+OH-=NH3 H2O 。则含有 NH4+;再继续加入沉淀又有所减少,说明含有 Al3+,则根据图像可知 n( Al3+) =1mol,产生沉淀 Al( OH) 3沉淀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 3mol,使 Al( OH) 3沉淀溶解消耗 NaOH为 1mol,由图可看出 1mol的 NaOH占有的体积为 1个格。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Al3+3OH-=Al( OH) 3; Al( OH) 3 +OH-=AlO2-+2H2O.由于沉淀未完全溶解,说明还含有难溶性物质。该沉淀为 1mol,产生该沉淀消
9、耗 NaOH为 3mol,是 Fe( OH) 3则原溶液含有 n( H ) =1mol; n( NH4+) =2mol;n( Al3 ) =1mol;n( Fe3 )=1mol.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理,则一定还含有 SO42-。若原溶液中不含有 Na+,则 2n( SO42-) = n( H ) + n( NH4+) + 3n( Al3 ) +3 n( Fe3 ) .=1+2+31+31=9mol, n( SO42-) =4. 5mol;若原溶液中含有 Na+,则阴离子 SO42-的物质的量还要增多。因此原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4.5mol.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到最后一定含有的物
10、质为 Na2SO4及 NaAlO2。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物质的鉴定中既含量的测定中的应用的知识。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 N两种元素 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 X、 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弱 C由 X与 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 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 Y的氢氧化物和 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X为 F元素; Y为 Na元素; Z为 Al元素; M为 Si元素;N为 Cl元素。 A.Al、 Cl 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Al3+核外电子排布为 2、 8,而C
11、l-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2、 8、 8.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 Al3+ Cl2Na2FeO4. ( 2) 根据题意可得 Na2FeO4把 H2O氧化为 O2,氧气杀菌消毒,它本身被还原为 Fe3+。 Fe3+水解产生 Fe( OH) 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从而净化了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O42-+10 H2O=4Fe( OH) 3+8OH-+3O2。( 3)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3OH+3Cl2+H2O=6Cl-+ CO2+6H+。 由 中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若转移相同的电子, Cl-的消耗与产生量相等。之所以在工业生产时要在反应物
12、中加少量 Cl-,是因为 Cl-起作催化剂作用。 将第一步与第二步的方程式叠加可得总方程式: 6ClO3- CH3OH 6H=CO2+6ClO2 5H2O。将副反应 ClO3- Cl- H -Cl2 H2O配平可得: ClO3-5Cl- 6H =3Cl2 3H2O若测得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 Cl2的体积分数为 3 73,假设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73mol,则 Cl2为 3mol; CO2和 ClO2总物质的量为70mol。产生 3mol的 Cl2消耗 NaClO3的物质的量 1mol;根据方程式 6ClO3-CH3OH 6H =CO2+6ClO2 5H2O可知产生 CO2和 ClO2总物质的量为
13、 70mol消耗 CH3OH的物质的量为 10mol;消耗 NaClO3的物质的量为 60mol。所以共消耗 CH3OH的物质的量为 10mol;消耗 NaClO3的物质的量为60mol+3mol=61mol。因此起始投料时 CH3OH与 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61=1:6.1.( 4) 因为 ClO2的沸点低,容易挥发,所以 B部分还应补充的装置是冷凝装置。可以用冰水进行降温。 C为尾气吸收装置,由于 ClO2能与碱发生反应,所以通常用 NaOH溶液来吸收。反应的方程式为: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 考点:考查饮用水的不同消毒剂 的消毒效率的比较
14、、 ClO2的制法、性质及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应用和有关计算的知识。 填空题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实际途径。发展 “碳一化学 ”,开发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下面是以焦炭为原料,经 “碳一化学 ”途径制取乙二醇的过程: ( 1)该过程中产生的的 CO可继续与水蒸气发生可逆反应得到 CO2和 H2,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_。 ( 2) CH3OH( l)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 27kJ mol, CH3OH( g)的燃烧热为677kJ mol,请写出 CH3OH( l)燃烧
15、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 ( 3) “催化还原 ”反应制乙二醇原理如下: CH3OOCCOOCH 3( g) 4H2( g)HOCH2-CH2OH( g) 2CH3OH( g) H -34kJ mol 为探究实际生产的最佳条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图表示乙二醇达到平衡时的产率随原料投料比 n(氢气) n(草酸二甲酯) 和压强的变化关系,其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体系压强为 1.5MPa、 2 5MPa、 3 5MPa 的情况,则曲线丙对应的压强是 P(丙) _。 ( 4)草酸二甲酯水解产物草酸( H2C2O4)为二元中强酸 草酸氢钾溶液中存 在如下平衡: H2O H OH-、 HC2O4-
16、H C2O42-和 _。 向 0 1mol L的草酸氢钾溶液里滴加 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_(填序号)。 A c( K ) c( Na ) c( HC2O4-) c( C2O42-) B c( K ) c( HC2O4-) c( H2C2O4) c( C2O42-) C c( Na ) c( H2C2O4) c( C2O42-) D c( K ) c( Na ) ( 5)以甲醇为原料,使用酸性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若以甲烷代替该燃料电池中的甲醇,向外界提供相等电量,则每代替 3.2g甲醇,所需标准状况下的甲烷的体积为 _L。 答案:(
17、 1) ( 2) CH3OH( l) +3/2O2( g) =CO2( g) +2H2O( l) H=-650KJ/mol ( 3) 1. 5Mpa; ( 4) HC2O4-+H2O=H2C2O4+OH-. B D ( 5) CH3OH+ H2O-6e-= CO2+6H+。 1.68 试题分析: ( 1) CO和水蒸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g) +H2O( g) CO2( g) +H2( g)。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生成物浓度幂指数的乘积与个反应物浓度幂指数乘积的比。因此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2) 燃烧热是 1mol的物质完全燃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焦作市 第一次 模拟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