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烧碱、白磷、碘酒 B氧气、胆矾、空气 C干冰、铁、熟石灰 D纯碱、不锈钢、铜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中烧碱是化合物,不是单质; B 项正确; C 项干冰是二氧化碳,是化合物,不是单质,铁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D 项纯碱是碳酸钠,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锈钢是混合物,铜是单质。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根据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属于简单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2体积 X2气体与 3体积 Y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
2、Z,则 Z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3 B XY C X3Y D X2Y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守恒: 2 X2+3 Y2=2 X2Y3。可以得出应该选 D项。 考点:考查反应前后元素守恒。 点评: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某些离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最终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实验现象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SO42 离子 B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NH4+ 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离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推断型选择题,先找出突破口,最终产生的气体
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气体是 NH3,溶液中一定有 NH4+,加入 KSCN 溶液有血红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原溶液中可能是 Fe3+或 Fe2+,加入 HCl和AgNO3,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Cl ,加入 Ba(NO3)2,有白色沉淀,也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 ,可能是 SO32 或 SO42 。 考点:考查离子的推断。 点评:综合性较强,属于中等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CO2+ H2O B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 : Ca2 + 2ClO- + H2O
4、+ SO2= CaSO3+ 2HClO C将少量氨气通入硫酸溶液: NH3 + H NH4 D向 NaHSO4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至中性: Ba2 + OH-+ H +SO42-=BaSO4+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应该是 HCO3- + OH- CO32-+ H2O; B项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亚硫酸钙,生成的应该是硫酸钙; C项正确; D项应该是 Ba2 + 2OH-+ 2H +SO42-=BaSO4+ 2H2O。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时,主要从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物质化学式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漏写反应的离子、质量和电荷是否守
5、恒、离子配比是否符合反应事实等方面来考虑。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或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会使浓度偏低 B盛装水玻璃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都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 H2SO4具有吸水性 D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溶液体积偏大,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B项盛装水玻璃和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都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否则会粘住; C项是浓 H2SO4的脱水性; D项正确。 考点:考查配制溶液误差分析、试剂保存方法、浓硫酸的性质等 点评:熟悉配制溶液等化学
6、实验和相关概念、熟悉并能辨析浓硫酸的性质 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 200 mL C(OH-)= 0.1mol/L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 1 mol/L 的盐酸,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消耗盐酸的体积 V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合金质量为 0.92 g B图中 V2为 60 C整个加入盐酸过程中 Na 的浓度保持不变 D Q 点 m1为 1.56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向合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盐酸,先发生NaOH+HCl=NaCl+H2O,后发生 NaAlO2+HCl+H2O=NaCl+Al( OH) 3,最后发生 Al( OH) 3+3HCl
7、=AlCl3+3H2O,合金溶解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由 NaOH+HCl=NaCl+H2O, 0.02mol 0.02mol 生成沉淀时消耗的盐酸为 40mL-20mL=20mL,其物质的量为由0.02L1mol/L=0.02mol, 由 NaAlO2+HCl+H2O=NaCl+Al( OH) 3, 0.02mol 0.02mol 0.02mol 由钠元素及铝元素守恒可知,合金的质量为0.04mol23g/mol+0.02mol27g/mol=1.46g,故 A错误;由 Al( OH)3+3HCl=AlCl3+3H2O 可知,溶解沉淀需要 0.06molHCl,其体积
8、为 60mL,则 V2为 40mL+60mL=100mL, B错误;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不断变大,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断变小, C项错误;由上述计算可知,生成沉淀为 0.02mol,其质量为0.02mol78g/mol=1.56g,故 D正确。 考点:钠、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钠、铝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解答,难度较大。 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雾属于胶体中的气溶胶,
9、分散剂是气体,分散质是小液滴。 考点:考查胶体的概念。 点评:属于简单题。 已知在 FeCl3、 CuCl2、 FeCl2的混合溶液中, Fe3+、 Cu2+、 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4:2:1,现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3:9,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 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5 B 5:6 C 5:4 D 2:3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铁粉先与 Fe3+反应,再与 Cu2+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 Fe3+,说明铁粉没有与 Cu2+反应,只发生一个反应 Fe+2FeCl3=3FeCl2,设铜离子为 x mol,则反应前的 Fe3+、
10、Fe2+为 2x mol、 x/2mol,反应后的 Fe3+、 Fe2+为 x/3 mol、3x mol,则加入的铁粉为 5x/6 mol,故选 B。 考点:考查铁三角的转化及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中要考虑 Fe3+、 Cu2+、 Fe2+氧化性强弱顺序。属于中等题。 X、 Y、 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甲乙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X、 Y、 Z都是非金属单质 B X、 Y、 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 X、 Y为金属单质 ,则 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 X、 Y为非金属单质 ,则 Z必为金属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11、题干分析 X、 Z, Y、 Z均可以化合生成甲和乙,其中 X可以置换出 Y单质,由题意可知 X、 Y、 Z可能是非金属单质;因为金属与金属不能直接化合,所以若 X、 Y 为金属单质,则 Z 必为非金属单质, C 项正确;若 X、Y为非金属单质 ,则 Z可能是为金属单质,也可能是非金属单质, A项、 B项、D项错误。 考点:考查化合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常见类型及物质性质的应用。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思维空间广,难度较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根据题中的物质的类别确定方程式的类别,然后再根据学过的物质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范围,最后验证即可。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
12、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 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M(甲) M(乙) ,则气体体积:甲乙 B若 M(甲) M(乙) ,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C若 M(甲) M(乙) ,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 D若 M(甲) M(乙) ,则的分子数:甲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质量和密度相等,则两者的体积也是相等, A 项错误;根据 ,若甲的摩尔质量大于乙的摩尔质量,则甲的物质的量小于乙,甲的压强小于乙,则 B正确, D错误,又甲和乙的体积相等,甲的物质的量小于乙,则摩尔体积大于乙, C错误。 考点: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计算公式的运用。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熟悉基本公式的应用及
13、公式应用时的前提条件。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 m克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收集到的 V L气体为 NO B若缺少操作 ,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被铜银合金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D依据 m、 V不能确定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硝酸与铜银反应,无论生成的是 NO或 NO2,用排水法收集后得到的气体 V L都是 NO, A项正确;操作 是洗涤,若没有洗涤沉淀,会导致测得的银的质量增加,铜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B项正确;若使用的是稀硝酸,产物是 NO,则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 NO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C项正确;根据 V可以确定银和硝酸失去的电子总数,再根据总质
14、量,可以列出方程组计算出铜和银的质量, D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硝酸的性质及化学计算。 点评:硝酸与金属的反应要注意浓度对产物的影响。 某粗盐中含有 Ca2+、 Mg2+、 SO42-等杂质,现测定氯化钠含量。取 120g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 6g不溶物,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下列试剂: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 mL、 4.56g固体氯化钡、 31.8%的碳酸钠溶液 10g,发现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过滤除去沉淀物 ,再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加热蒸发得氯 化钠晶体 126.65g,则粗盐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 94.1% B 92.9% C 86.3% D 83.2%
15、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加入氢氧化钠后除去镁离子,同时增加了钠离子为0.2mol;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增加了氯离子,加入碳酸钠 0.03mol,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增加钠离子 0.06mol。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蒸干后钠离子全部转化为氯化钠,因为过程中增加的氯化钠为 0.26mol,质量为 15.12g,原固体中氯化钠为 111.53g,质量分数为 0.929,故选 B。 考点:考查粗盐的精制及化学反应计算。 点评:本题要考虑除杂过程中增加新的物质,不能以最后的氯化钠来进行计算。属于较综合性题。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有( ) A Fe
16、3O4 B NaCl C FeCl2 D Cu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铁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 Fe3O4; B项钠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NaCl; C项铁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FeCl3,不是 FeCl2; D项铜与氧气直接生成 CuO。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转化及反应类型。 点评:注意铁是变价元素,遇到强氧化剂则转化为 +3价,遇到弱氧化剂则转化为 +2价。属于简单题。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
17、3)3 A H2SO3 I- Fe2+ NO B I- Fe2+ H2SO3 NO C Fe2+ I- H2SO3 NO D NO Fe2+ H2SO3 I-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中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选项中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第一个方程式中还原剂为 H2SO3,还原产物为 HI,还原性 H2SO3HI;第二个方程式中还原剂为 HI,还原产物为 FeCl2,还原性 HI FeCl2;第三个方程式中还原剂为 FeCl2,还原产物为 NO,还原性 FeCl2 NO。故选 A。 考点:考查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点评:在同一反应中,氧化性为氧化剂 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性为还
18、原剂 还原产物,还原剂 氧化剂。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 SO2有关的是 ( ) A臭氧空洞 B酸 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烃的排放导致;酸雨是二氧化硫导致的;光化学烟雾主要和氮氧化物有关;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与化学物质的关系。 点评:平时应该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 用盐卤点豆腐; 生产出果冻; 用明矾净水; 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 初冬凌晨的迷雾的形成 A B C D全部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用盐卤点豆腐是胶体遇到电解质聚沉的性质; 果冻是固溶胶,胶体凝聚得到; 用明矾净水是
19、胶体具有吸附性; 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是胶体遇到电解质发生的聚沉现象; 初冬凌晨的迷雾的形成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考点:考查胶体及性质 点评:属于简单题。 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 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钠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钠非常活泼,密封保存也会与氧气反应 ;用铝箔包裹并不能完全隔绝氧气,容易被氧气氧化; D项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钠的保存。 点评:固体的保存要考虑与哪些物质反应,必须隔绝这些物质。属于简单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20、 (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 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NH4+存在 D某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 Fe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化银沉淀,也可能是亚硫酸钡沉淀,可能是硫酸钡,再加稀硝酸,沉淀都不会消失,所以不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项正确; C项有能使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泗水 中高 上学 期期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