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牛顿第一定律可演绎出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的结论 B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C由于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目前科学界公认: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是电磁相互作用 D T m2与 V s能表示同一个物理量的单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但没有指出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可演绎出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的结论,选项 A错误;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选项 B 错误;万有引力是引力相互作用,而静电力是电磁相互作用,选项 C 错误;T m2是磁通量的单位,而根据 E=BLv,电动势与时间的乘积应该等于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乘积,也等于磁通量的单位,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AD。 考点:牛顿定律;电源;相互作用力及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用 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 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甲图是 a光形成的,乙图是 b光形成的。关于 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 A a光的频率较高 B a光的波长较长 C 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D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根据条纹间距的表达式:
3、可知,由于 a的条纹间距大于 b光,故 a 光的波长较大,频率较小,由 可知 a光的光子能量较小;由于 a光的折射率较小,所以根据 ,则 a光在水中的速度较大,故选 BD. 考点: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光子的能量。 如图所示,绝缘的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 COD光滑,对应的圆心角为120o, C、 D 两端等高, O 为最低点,圆弧的圆心为 O,半径为 R;直线段 AC、HD粗糙且足够长,与圆弧段分别在 C、 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的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 MC左侧和竖直虚线 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水平 向左的匀强电
4、场。现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恒为 q直径略小于轨道内径、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点小球,从轨道内距 C点足够远的 P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其重力的 倍, 小球与直线段 AC、 H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小球在第一次沿轨道 AC下滑的过程中,最大加速度 B小球在第一次沿轨道 AC下滑的过程中,最大速度 C小球进入 DH轨道后,上升的最高点与 A点等高 D小球经过 O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可能为 2mg 答案: AD 试题分析:小球第一次沿轨道 AC下滑的过程中,由题意可知,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恰好沿着斜面 AC,则刚开始小球与管壁无作用力,当从静止运动后,由左手定则可
5、知,洛伦兹力导致球对管壁有作用力,从而导致滑动摩擦力增大,而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 ,即大小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因将下滑时,加速度最大,即为 ;故 A正确;当小球的摩擦力与重力及电场力的合力相等时,洛伦兹力大小等于弹力,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即为 qvB=N,而 N=f,且,因此解得: ,故 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取从静止开始到进入 DH轨道后,因存在摩擦力做功,导致上升的最高点低于 A点等高,故 C错误;对小球在 O点受力分析,且由 C向 D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由 C到 O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有:mgRsin30= m
6、v2;由上综合而得:对轨道的弹力为 2mg-qB ,当小球由 D向 C运动时,则对轨道的弹力为 2mg+qB ,故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牛顿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如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电阻为 r=2 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 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右侧电路连接,右侧电路中滑动变阻器 R的最大阻值为 R0=, 滑动片 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 R1=R0、 R2= ,其它电阻不计。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闭合开关 S,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 10 V,图乙是矩形线圈磁通量西随时间
7、 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韵是 A电阻 R2上的热功率为 W B 0 02 s时滑动变阻器 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线圈产生的 e随时间 t变化的规律是 e= 10 cosl00 t( V) D线圈开始转动到 t= s的过程中,通过 R1的电荷量为 答案: AD 试题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得负载总电阻为: ,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 10V,所以干路电流: ,所以电阻 R2上两端电压: ,电阻 R2上的热功率为: ,故 A正确;由乙图可知, 0.02s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 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不为零,故 B错误;由乙图可知, T=0.02s, = =100rad/s,电动
8、势的有效值为: E=10+12=12V,电动势的最大值 Em=12 V,所以线圈产生的 e随时间 t变化的规律是: e=12 cos100t( V),故 C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12 V=nBS, , 矩形线圈磁通量 随时间 t变化的规律为: , 线圈开始转动到 的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量为 ,故D正确; 考点: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图所示, L1和 L2为两条平行的虚线, L1上方和 L2下方都是范围足够大,且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 A、 B两点都在 L2上带电粒了从 A点以初速度 v0与 L2成 30o角斜向右上方射出,经过偏转后正好过 B点,经过 B点时速
9、度方向也斜向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带电粒子在 A点时的初速度变大(方向不变),它仍能经过 B点 B带电粒子经过 B点时的速度一定跟在 A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C此带电粒子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D若将带电粒子在 A点时的初速度方向改为与 L2成 60o角斜向右上方,它将不能经过 B点 答案: ABCD 试题分析: 画出带电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 B点的位置可能有下图四种根据轨迹,粒子经过边界 L1时入射点与出射点间的距离与经过边界 L2时入射点与出射点间的距离相同,与速度无关所以当初速度大小增大一点,但方向不变,它仍能经过B点故 A正确;如图,粒子 B的位置在 B1、 B4
10、,速度跟在 A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 B正确;如图,分别是正负电荷的轨迹,正负电荷都可能 ,故 C正确;如图,设 L1与 L2 之间的距离为 d,则 A到 B2的距离为:,所以,若将带电粒子在 A 点时初速度方向改为与 L2成 60角斜向上,它就只经过一个周期后一定不经过 B点故 D正确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在倾角为 的同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 A、 B,它们的质最分别为 m1、 m2,弹簧劲度系数为 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 F拉物块 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 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 A运动的距离为 d,速度
11、为 v。则此时 A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Fvsin B物块 B满足 m2gsin =kd C物块 A的加速度为 D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拉力 F与速度 v同向,所以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P=Fv,故 A错误;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等于 A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2gsin= kx1;当 B刚离开 C时,弹簧的弹力等于 B的重力沿斜面下的分力,故m2gsin=kx2,但由于开始是弹簧是压缩的,故 d=x1+x2,故 B错误;当 B刚离开 C 时,对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1gsin-kx2=m1a1,又开始时, A 平衡,则有: m1gsin=kx1
12、,而 d=x1+x2,解得:物块 A加速度为 a1= ,故 C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的功减去系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为: ,故 D错误 考点: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及胡克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 d。现将小环从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 d时(图中 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A小环减少的机械能人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B小环到达 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 d C小环在 B处的速度为 D小环在 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13、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环和重物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故 A 错误由几何知识得:环到达 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h=( -1) d=0.414d选项 B 错误;环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重物的速度大小,有: v环 cos45=v重物 ,则得: v环 = v重物 ;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解得 : v环 = 故 C错误, D正确 考点:速度的合成及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空间中水平面 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m的带电小球由 MN上方的 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
14、出,从 B点进入电场,到达 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 A、 B、 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 B电场力大小为 3mg C小球从 A到 B与从 B到 C的运动时间相等 D小球从 A到 B与从 B到 C的速度变化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小球从 B点进入电场的轨迹可看出,小球带负电,选项 A 错误;因为到达 C点时速度水平,所以 C点速度等于 A点速度,因为 AB=2BC,设BC的竖直高度为 h,则 AB的竖直高度为 2h,由 A到 C根据动能定理: mg3h-Eqh=0,即 Eq=3mg,选项 B正确; 小球从 A到 B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 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商丘市 第三次 模拟 理科 综合 能力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