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源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doc
《江西省安源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安源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安源中学 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其他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乐 书 宗璞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 “不瞅人待怎生 ”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个分 合 分的过程。 分
2、就是要把各种书区分开来,也就是要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现在书出得极多,有人形容,写书的比读书的还多,简直成了灾。我看见那些装帧精美的书,总想着又有几棵树冤枉地献身了。开卷有益可以说是一句完全过时的话。千万不要让那些假冒伪劣的 “精神产品 ”侵蚀。即便是列入必读书目的,也要经过自己慎重选择。有些书评简直就是一种误导,名实不符者极多,名实相悖者也有。当然可读的书更多。总的说来,有的书可 精读,有的书可泛读,有的书浏览一下即可。书经过区分,选好了,读时就要合。古人说读书得间,就是要在字里行间得到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得到言语传达不尽的意思。朱熹说读书要 “涵泳玩索,久之自有所见 ”, “涵泳 ”就是在水中
3、潜行,也就是说必须入水,与水相合,才能了解水,得到滋养润泽。王国维谈读书三境界,第三种境界是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种豁然贯通,便是一种会心。古时有人自外回家,有了很大变化,人们议论,说他不是遇见了奇人,就是遇见了奇书。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要从合中跳出来,再 有一次分,把书中的理和自己掌握的理参照而行。虽然自己的理不断受书中的理影响,却总能用自己的理去衡量、判断、实践。 其实,这些都是废话,每个人有自己的读书法,平常读书不一定都想得那么多,随意翻阅也是一种快乐。因为从小在书堆中长大,磕头碰脑都是书,有一阵子很为其困扰,曾写了恨书、卖书等文,颇引关
4、注。后来把这些朋友都安排到妥当或不甚妥当的去处,却又觉得很为想念,眼皮子底下少了这一箱那一柜或索性乱堆着的书,确实失去了很多。原来走到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宏论,感受到各种情感,这里那里还不时会冒出一 个个小故事。虽然足不出户,书把我的生活从时空上都拓展了。因为思念,曾想写一篇忆书。近几年来眼疾发展,几乎不能视物,和书也久违了。幸好科学发达,经治疗后,忽然又看见了世界,也看见经过整顿后书柜里的书。我拿起几部特别喜爱的线装书抚摩着,一部东坡乐府,一部李义山诗集,一部世说新语,还有一部温飞卿诗集,字特别大,我随手翻到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不觉一惊,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真
5、诚和执著呢。 寒暑交替,我们的忙总无变化,忙着做各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我和老伴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晚在一起读 书,其实是他念给我听。朋友们称赞他的声音厚实有力,我通过这声音得到书的内容,更觉得丰富。书房中有一副对联: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名贵的龙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四时读书乐,另两时记不得了。乃另诌了两句,曰: “读书之乐何处寻?秋水文章不染尘。 ”“读书之乐乐融融,冰雪聪明一卷中。 ”聊充结尾。 (略有改动) 【小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作者引用四时渎书乐中的诗句作为文
6、章的开头和结尾,使首尾呼应,文章 结构显得十分完整。 B作者认为,读书有一个分一合一分的过程,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定要活学活用。 C文章提到曾写恨书、卖书、忆书等文,表达了作者对卖书的悔恨及对书的思念之情。 D对联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运用对偶修辞格写出了读书的快乐心情,亦使文章典雅脱俗。 E本文语言纯朴雅致,读之如同品味一杯清淡甘醇的新茶,慢慢为其内在的真情实感 所吸引。 【小题 2】阅读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 “分一合一分 ”的读书过程。( 6分) 【小题 3】结合文章,解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4分) 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名贵的龙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
7、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小题 4】文章笫二段中作者写到, “陶渊明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 不瞅人待怎生 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淡谈你对 “读书的至高境界 ”的体会。( 6分)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答题要点:分:选择读什么书。合:深入读书;有自己的体会。分:用自己的理去衡量、判断、实践(评分标准:答出一个要点得 2分) 【小题 3】答题要点:含义:虽然普通的蚊 香与龙涎香的作用不同,但作者体会出的读书乐趣与古人是相同的。作用: 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表现出自己陶醉于读书时快乐愉悦的心情。 紧扣文章主
8、题。(评分标准:含义 2分。作用 3分,答出一个要点得 2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 4】略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 ( 1) _,铁马秋风大散关。 (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 3) _,栗深林兮惊层巅。 (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_。 ( 5)身既死兮神以灵, . ( 6)二十四桥仍在 ,_,_。 ( 7) .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 答案:略 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使前后照应,上下连贯。( 4分) 叶 当春风吹来时
9、款款地舒展 渴望拥抱金色的阳光 当秋风吹来时 她悄悄地飘落了 静静地思考 答案:她慢慢地苏醒了;甘愿滋养广袤的大地 翻译下面两句话 (8分 ) 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答案: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龚氏世耕谷升之里 ,至春所公 ,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 ,为诸生时 ,即拓落有大度 ,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 ,舌耕犹不给 ,环堵萧然。公于于然 ,略无几微 髻选允婊 善诙谐 ,虽至绝粮断炊 ,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 ,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 ,人大不堪者 ,公受之怡然 ,旋即忘之 ,不复省忆也。 为诸生 ,屡试皆高第 ,而连
10、踬场屋 。凡 应试者 ,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 ,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 ,买贤书数册 ,然后束装 。失意者或藏匿避人 ,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 ,始举于乡。赴公车 ,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 ,曰: “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 足矣 ,何得同我辈上春官 乎 !”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 ,竞笑而谢之 ,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 ,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 ,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 ,所之号为 “龚佛 ”。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 ,又素俭 ,所得禄入 ,自营产业之外 ,分给族人。 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 ,公即入告邑长令 ,语甚激切。 长令 素重其人 ,悉听之。
11、公以藩长致政归 ,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 ,簪袍烂然 ,人以此荣之。公能诗 ,与诸子诸孙唱和 ,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 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 “何为遂弃老子耶! ”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注释: 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 别驾:官职名。 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 【小题 1】下列
12、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奇中,令人绝倒绝倒:极为佩服 B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易:轻视 C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烂:光鲜亮丽 D俱以游倦晏起晏:安逸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 A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逼视之,则公也 C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所公性情从容,为人大度,别人待他横暴无礼,他也泰然受之。 B春所公质朴节俭,乐善好施,把所得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百姓。 C春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安源 中学 09 10 年高 下学 期期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