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语文).doc
《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语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实验中学 2009-2010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语文) 其他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分) ( 1)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3)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答案:( 1)据守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深不可测的护城河,以为这样就固若金汤了。 2分, “据亿丈之高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各 1分。 ( 2)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2分,“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 ” 各 1分 ( 3)然而陈涉是用破瓮作窗、用绳子拴着门板的穷人家的弟子,卑贱的农夫,谪罚戍边的士卒。 3分, “瓮牖绳枢
2、之子 ”“氓隶之人 ” “迁徙之徒 ”各 1分。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4分) 三亚(海南) 晴 24 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 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 24 答案:答案:示例: 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 惬意。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您一定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情况是 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着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
3、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返。提醒您带上雨伞。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 4分,每句 2分。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4分)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树叶(感激地)说:(排比) 阳光(谦逊地)说:(比喻) 答案:答案:示例:树叶 (示例 1)你用火一般的 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示例 2)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阳光:(示例 1)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示例 2)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4分。内容合乎情理
4、2分,修辞合乎要求 2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 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 “穿 ”、 “数 ”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答案:( 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2分,答对 2个给 1分,答对 4个给 2分。 (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 ”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
5、 “数 ”起了流萤。 “数 ”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4分, “穿 ”表达的情绪 2分, “数 ”描绘的心境 2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5分) (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 答案:(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分,每空 1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
6、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的深沉慨叹;今人把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中的 “是 ”改成 “这 ”,而提议者被尊为 “一字之师 ”;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 常
7、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 “睫在眼前常不见 ”,只是有些 “美妙 ”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 20世纪 50年代关于 “交换规范场论 ”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在 20世纪 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 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 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 ” (杨振宁文集 )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 1832年 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 “电磁铁 ”的新器件时说: “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
8、 ”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 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 “苯环 ”结构,都是在 “无意识 ”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 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 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
9、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 “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的研究,认为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1964年 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 “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 ”。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 “美是真理的光辉 ”,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 “自由 创造 ”,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
10、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 “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 ”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 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
11、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小题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 “真 ”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 “美 ”。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文中所说的 “职业的痴呆 ”,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 “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 ”的是( 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
12、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小题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 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 请说明理由。( 4分) 【小题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分)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 D 【小题 3】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4分,各 2分。 【小题 4】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
13、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 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4分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葳( wi)蕤( ru)城垣( yun)给与( i)冠( un)带家私 B小觑( q)熟谙( n)勾( u )当囿( yu)在其中 C攒( cun)动磨蹭( zn)奚( x)落锲( qi)而不舍 D敌忾( ki)驽( n)马迁徙( x)载( zi)舟覆舟 答案: B 下列各项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实验 中学 2009 2010 学年 一级 模块 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