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河南鄢陵县一中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河南鄢陵县一中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河南鄢陵县一中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 年河南鄢陵县一中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初学写作的人往往闭目一想觉得 头头是道 ,拿起笔来,却又阻滞枯涩,心时有东西写不出来,这大半是由于 “词汇 ”不够。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 唇齿相依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最近爆红的中国好声音的确是个好节目,整个策划团队、舞美灯光、流程形式、评委表现都 可圈可点 。 D南京 “梧桐让路 ”风波最终以三号线 “移树 ”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
2、,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 放马后炮 了。 答案: B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 3分) 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两端;其实,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两翼。 _,_, _; _, _, _。这些,都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更高。 营造更完美的创造空间 艺术工作者多懂一些科学 可以有更多灵感 可以更好地发挥艺术器材的效能 更能充实生活,享受美的熏陶 科学工作者多懂一些艺术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日本核危机令国际
3、原油市场雪上加霜,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迫使各国纷纷寻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极大关注,国内多晶硅市场空前火爆。 B继 “瘦肉精 ”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市消协抽检中发现多个品牌休闲裤健康质量不合格,这让我们不禁要追问: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何时能终止?答案:是肯定的。 C在中国男篮队员与巴西男篮队员斗殴事件发生后,中国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及时抵达首都机场,代表中国篮球协会向巴西道歉。巴西主帅接受了道歉。 D中国通过多方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间的领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4、题。 冷眼看 “热词 ” “热词 ”是指 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 “热词 ”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 ” “俯卧撑 ”乃至 “被 ”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 “杯具 ”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 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
5、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 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 “陌生化 ”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
6、,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 “被传播 ”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 “热 ”,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 “专家 ”和 “权威机构 ”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 “专家 ” “权威机构 ”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 “被”“ 被就业 ” “被代表 ”“被平均 ”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 “权威 ”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
7、许多因热词而 “热 ”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 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小题 1】下列关于 “热词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网络 “热词 ”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
8、主有关。 B “热词 ”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关。 C “打酱油 ” “被 ”之类 “热词 ”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 “陌生化 ”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 “热词 ”。 【小题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 “被传播 ”,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 “热 ”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相关问题最终得到彻
9、底解决,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主要 来自个人直觉和判断,其舆论价值容易因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小题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说明人心深处仍存社会良知,但其讽刺意味削弱了反映社会 “杯具 ”现实的力量。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行有着中国特色,是网络政治化的具体体现,可能会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10、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网络是使热词产生的重要工具。 【小题 1】参照第三段 “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 ”的说法。 A项 “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 ”的说法曲解原意,变或然为必然。 B项的答案:区间在第四段。 C项和 D项答案:区间在第六段, C项 “相关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 ”无中生有, D项 “主要来自 ”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受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的影响。 【 小题 1】原文没有相关的论述,词语的讽刺意味往往意味着辛辣地反映现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中国的爱因斯坦 束星北
11、张再生 上世纪 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卫星回收工程。按照测算,卫星将于 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 2 分钟后,“飞物 ”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 “天外来客 ”。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 1
12、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1929年,他对爱因 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 研究“相对论 ”的两篇论文脱稿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 “四维时空 ”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
13、声全球。他身材矮小,仪容和蔼。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他们通宵达旦畅谈,大师赞誉了束星北的两篇论文。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 ,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 “相对论 ”。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 1929年 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 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
14、怀祖国。 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 “ 衰变 ”这一尖端 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
15、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 “妙! ”就是这种 “波尔 ”学风,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其中 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 “我物理的基础 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他夜以继日,勤奋科研。 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国气象学
16、会 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 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 “海洋内波研究 ”。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戴史册。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天下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束星北家境优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B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
17、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C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 D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E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小题 2】作者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
18、些?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这篇传记中,束北星先后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C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E给 1分, 答 A、 B不给分 【小题 1】 束星北的物理成就与爱因斯坦密切相关,对相对论的浓厚兴趣促使束星北与爱因斯坦合作,作为门徒和助手从多方面发展了 “相对论 ”; 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从而造就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内的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束星北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成就卓著,国际闻名,将
19、他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是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小题 1】 讲课不照本宣科,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探寻科学之美; 为人天真率真,洒脱不拘,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爱惜人才 ,对学生关心照顾,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 【小题 1】 示例 师生之间应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理由: 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爱因斯坦与束星北的师生合作,使束星北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而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也因此得到多方面发展; 应营造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教学中不以自我为权威,尊重学生的创建,虚心对待学生指谬,为中国造就了一
20、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教师应鼓励、关心、提携学生,学生也应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爱因斯坦为束星北争取研究经费,并安 排他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进行研究;束星北对李政道十分器重,鼓励他走求学之路,在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老师的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小题 1】 A项 “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 ”文中没有依据; B项束星北的物理“研究生涯 ”在他出国后就开始了; E项本文 “详细记述了 ”束星北 “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 ”不准确。 【小题 1】结合第四段 “研究 “相对论 ”的两篇论文脱稿了 ”,第五段 “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以及倒数
21、最后两段可以概括出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 6分;答出 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此题的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三段,可以从讲课、为人、对学生三个角度考虑。 6分;答出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注意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语 “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 ”,虽然是谈 “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但要结合文本,不可脱离文本回答,由文本可知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再谈出自己的看法。 8 分;其中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河南 鄢陵县 中高 第一次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