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 ( )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 “印象西湖 ”。 B “东北小品火起来了! ”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 2010年 8月 7日夜 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
2、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答案:( 4分) A 试题分析: A ( B.应 “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 ”改为 “演技及其小品时 ”。 C.搭配不当, “通讯 ”不能与 “一定数量 ”搭配; D.成分残缺, “承担 ”缺少宾语,应改为 “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 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
3、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袁绍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假意和公孙瓒联合,派公孙瓒打下翼州。但翼州攻下以后,袁绍不但不分给公孙瓒,反倒背信弃义,乱箭射死公孙越,并派文丑杀公孙瓒。后公孙瓒幸遇赵云,被其救下。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都故意言降以刺激对方。鲁肃深知两人意图,不予置辩。孔明故意念了曹操的铜雀
4、台赋,曲解其意,说曹军乃是为了 “二乔 ”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C陆逊击退魏兵,被吴王拜为辅国将军主持军务。魏国欲和东吴联手进攻蜀国,东吴佯为答应,坐观其变,结果魏 国很快被蜀国击退。此时,蜀吴两国互遣使者往来,又恢复了友好关系。曹丕闻之大怒,率兵伐吴,却被徐盛用火攻烧得大败而归。 D诸葛亮葬于阳安关附近的定军山。钟会夺下了阳安关,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其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 “保国安民 ”,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E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蜀国宣布灭亡。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
5、禅,宣告投降。其后司马昭中风而死,儿子司马炎逼曹睿禅位,改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答案:( 5分) BE 试题分析: BE( B 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两人中间, 互相说解、曹植铜雀台赋; E司马炎逼曹奂禅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是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只有仔细阅读过这本书,并且熟悉该故事情节才能答出。这道题出的好的地方在于,它很好的检验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程度。 现 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
6、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 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
7、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 “公地悲剧 ”( 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
8、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 “公地悲剧 ”,有 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
9、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小题 1】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 “公地悲剧 ”的理解 ,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 【小题 2】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 3分) A耗费巨资修 建
10、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 “公地悲剧 ”最易推广的办
11、法。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试题分析: A“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不是水资源 “悲剧 ”; B项 “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理解片面; C项在文章中没有依据。 考点:本题考 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12、【小题 2】试题分析: B( “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 ”是资源性缺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中的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 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 A( B.逻辑推理错误。 C.原文为 “比较可行 ”,与
13、“最易推广 ”意思不同。 D.“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 ”错误,原文为 “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点评: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 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 3点 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
14、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 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 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 83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 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 “创造奇迹 ”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 7
15、小时,除非 ”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 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 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 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查理兹博士说, “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
16、 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 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 6点 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 7点 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 “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 柯利蒂大 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 ”他说, “我
17、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 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 65英里 /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 “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 “也许是。 ”一个记者说, “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 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 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 马隆低语着, “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 (选自普
18、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43年 8月,获 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小题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这既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B、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画线部分运用 “仁慈 ”“奄奄一息 ”“焦急 ”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 C、一个濒临死亡的小女孩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与帮助,说明就在二战时人们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D、被医学界誉为 “
19、创造奇迹 ”的青霉素在战时只提供给军方,不提供给普通人使用,所以在军队中可以容易找到青霉素。 E、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意思是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的这项援助工作得跟军方交涉,才有可能拿到青霉素,这在当时很难做。 【小题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 “今天, 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 4分) _ 【小题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AB( 5分) 【小题 2】( 4 分)因为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且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
20、床前。 (只要能够体现 “协力找到 ”“及时送到 ”这两点 ,语句通顺,即可给 4分,答到一点给 1分。 ) 【小题 3】( 6分)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 “不抛弃,不放弃 ”的人道主义精神 (2分 )。 (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2分 )。 (3)增强了当时 (二战时期 )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 C文中并没有明确说时间是什么时候,所以选项说二战时期没依据。 D原文中说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所以找到并不容易。 E这个斗争的残酷不是因为要跟军方交涉,而是青霉素及其稀少,很难弄到。 考
21、点:本题考查学 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相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 【小题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看似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博士、记者、警察合作完成了,此时,柯利蒂大夫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分析时一般可以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本题中,客观因素是这件事特别难做,一声做不到;主观因素是 “你们 ”这些人协调、配合、努力,获得青霉素并及时运到了医院。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
22、为 D级。 点评: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 “意 ”而又不忘 “形 ”,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 “形 ”,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我们分析报道的社会价值,就要着眼于全文。这篇报道叙述的是一个小女 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考虑到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众人克服种种困难,运来青霉素,救治
23、小女孩,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社会大爱,当然也蕴含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道理。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对人性、爱萌发了非同一般的渴盼,让人们透过鲜血、硝烟、死亡,看到了人性温情、伟大的一面,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是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 ,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 “里 仁为美
24、。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子曰: “德 不孤,必有邻 。(里仁) 注: 里:居。 德:有德之人。 邻:亲近 【小题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B近朱者赤,择 “仁 ”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小题 2】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 “择处 ”的选段,谈谈孔子对 “择友 ”和 “择处 ”的观点。( 3分) 答: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