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 分) A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不久之后的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甄士隐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B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在爱情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一声不吭。(欧也妮 葛朗台) C葛朗台没有任何遗产可以继承,完全白手起家。他大胆利用了大革命的时机,经营低价买到的葡萄园;任索漠城议会议长期间,以 “本
2、地的利益 ”为名,造了好几条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房地产登记的时候,他又占了不少便宜,终于成了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 葛朗台) D宝玉挨打之后,被抬回怡红院后,袭人精心服侍,宝钗送来了丸药,且软语劝慰,让宝玉暂时忘记了疼痛。黛玉双眼红肿,满脸泪痕,前来探望。宝玉安慰黛玉说自己是装出来给人看的,黛玉越发气噎喉堵,半日方抽抽噎噎地劝宝玉: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红楼梦) E袭人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袭人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
3、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红楼梦) 答案: C E 试题分析:( C E )( 5分) C (葛朗台 “没有任何遗产可以继承,完全白手起家 ”错,一八零六年,他又从丈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他修公路是“任索漠城市长期间 ”。) E(是晴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 识。 点评:本题是对名著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只有仔细阅读过这些书,并且熟悉该故事情节才能答出。这道题出的好的地方在于,它很好的检验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程度。 对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如听仙乐耳 暂 明(忽然) 直 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王无 罪 岁(罪过) B画图
4、 省 识春风面(省察) 勿 夺 其时(耽误)吾尝 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C蒙故业, 因 遗策(沿袭)追亡逐 北 (败北) 金 城千里(比喻坚固) D非 抗 于九国之师(匹敌 )度长 大(衡量)君子不 齿 (并列)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 A王无罪岁(归罪)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本题是检查课文中实词的掌握,这些词都是常见词,活用的比较多,容易记混,所以要加强记忆。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2分)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合
5、从缔交,相与为一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无 毋; C.从 纵; D.生 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中的 “耻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例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 学于师 A是故 圣 愈圣,愚愈愚 B序八州而 朝 同列 C吾从而 师 之 D天下 云 集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和例句一样,都是意动用法; A圣,名词
6、; B.朝,使动; D.云,状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 D 试题分析 : 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 A判断句; B.状语后置
7、; C.定语后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最多,而且大多是 “于 ”带领的介词结构后置,见得多了学生自然很容易判断出来。而被动句,除了 “为所 ”表被动,还有 “见 ”。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明显的表被动的词语,但是要翻译成被动语气,也算被动句。 现代文阅读 幸福倒计时 李世民 搅拌机像一个巨大的蜗牛突突啦啦旋转着,民工三元认真而自然地扳动着离合器,把黏糊糊混凝土倒在了伙伴们的小车里。 三元已经彻底地喜欢上了这个巨大的蜗牛一样的搅拌机,尽管搅拌机的声音尖厉刺耳,尽管搅拌机还常常会把星星点点的灰浆喷溅到三
8、元黑红色的脸膛儿和敞开衣扣的肚皮上,三元还是觉得,搅拌机就像自家喂熟的大黄牛一样听话,让它吃料它就吃料,让它旋转它就旋转,让它停下它就停下。 每天上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比伙伴们早到一会儿,看看搅拌机的线路是不是有问题,给轴承和齿轮加些油什么的;每天下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晚走一会儿,冲刷一下搅拌机的里里外外,或者是紧一紧螺丝。三元越发觉得,搅拌机就是自家喂养的那头牛,你只要好好侍候它,它就听你的使 唤,卖力的干活。 搅拌机的左侧,有一根柳木柱子。说它是柱子,其实是不对的,春天工地开工的时候,大家安装搅拌机,随意插了一根柳木,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柳木的梢头居然抽出了几根枝条,生出了翠绿的嫩芽来,应该算是
9、一棵柳树了吧。柳木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字:工程离竣工还有 120天。 在黑板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 30 天。这行小字,除了三元之外,工地上其他人可能都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也看不清楚。这是三元的秘密,也是三元无法掩饰的幸福,看着这行字,三元常常会无端地发出嘿嘿的笑声,他觉得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像一根根火柴,一次又一次地擦亮了自己的眼睛,映红了自己的脸膛,这样的时候,三元的心里也会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 三元的对象叫柳琴,是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媒人介绍的。有时候,三元使劲地想柳琴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三元的错,三
10、元和柳琴,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头一回,是三元和柳琴相亲,第一眼 ,三元就相中了柳琴,他觉得柳琴好看,越是好看,三元越不敢多看,三元越是不敢多看,好看在哪里,三元也说不上来。第二回,三元去柳琴家送彩礼,带去了一台大彩电,和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记得当时柳琴说,这么多衣服,啥时候才穿得完啊,三元直搓手,不知道说啥好。第三回,三元来城里打工,柳琴送他去车站,那天是正月十六,天冷得厉害,柳琴的手冻得通红,有几回,三元都想拉住柳琴的手,这样一是给她暖暖手,二就是两人牵牵手。三元只是这样想,却没有拉住柳琴的手,现在三元想起来多后悔呀,他真的想不出拉住柳琴的手是什么样的滋味,他想等结婚 以后,天天都要拉住柳琴的
11、手 工地的对面有一个超市,休息的时候,三元常到里面看,三元看中了超市里的一条毛巾被,粉红色,带点暗花,上面有鸳鸯戏水的图案。三元不止一次地看那条毛巾被,他想柳琴一定会喜欢的,想着想着,三元的脸就红了。三元还想,城里的东西就是好,城里的东西也很贵,一条毛巾被二百多块钱,顶两只山羊呢,顶好几袋玉米呢。但是,三元还是拿定了主意,等到回家结婚那一天,一定要带回这条毛巾被。 工地上,每天都要用一袋又一袋的水泥,这些水泥,是三元一袋又一袋从仓库搬到搅拌机前的,用过了水泥,三元就把一条又一条的 水泥袋收藏起来,隔上三五天,就有收废品的小贩上门收一次,三元计算着,到了临走的时候,卖水泥袋的钱差不多也能买一条毛
12、巾被了。 黑板下方的数字在三元的期盼中一天比一天变小了,三元结婚的日子也来临了。 那天,三元怀揣着水泥袋换来的二百块钱,一阵风催着一阵雨地朝对面的超市赶去,就要推开超市的玻璃门时,三元禁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三元看见,搅拌机还在像蜗牛一样旋转着,伙伴们还像过年一样装着石子推着沙子;三元听见,搅拌机还呼呼啦啦地响着,伙伴们还嘿嘿呀呀地喊着号子 从超市走出来的时候,三元左手拎着一只烧鸡两只板鸭三条炸 鱼,右手拎着四瓶高梁酒。其实三元是在看到超市门前那个巨大的酒瓶才改变主意的,三元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涨红了脸,他在想,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请兄弟们喝杯酒呢? 那天晚上,高梁酒的香味在整个工地上荡漾着,伙伴
13、们呼天喊地的猜拳声也响彻了整个工地,大家都说喜酒不醉人,实际上大家都喝醉了。喝醉了伙伴们说就稠了,有人问三元你媳妇好看不好看,三元说好看,有人说三元你媳妇好看带过来让大伙也看看呀,三元说这回俺请了半个月的假,结婚后,就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让大家好好地看两天 第二天,三元在伙伴们的簇拥下乘上了火车。三元还 不知道,自己的行李包里,多了一条粉红色暗花的毛巾被;三元更不知道,工地上黑板下面的那行小字,此刻已经变成了醒目的大字:离三元回工地还有 15天。 (选自百花园 小小说原创版) 【小题 1】小说中的 “三元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在刻画三元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说明。( 7
14、分) 【小题 2】小说的题目是 “幸福倒计时 ”,请结合全文说明 “幸福 ”的具体含义。( 4分) 【小题 3】小说多次写到 “搅拌机 ”这一劳动工具,试分析它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3分) 答案: 【小题 1】三元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热 爱生活,感情纯真、丰富,做事细心、认真的农民工形象。(共 3分。 “农民工 ”1 分, “勤劳 ”、 “善良 ”“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感情纯真、丰富 ”“做事细心、认真 ”, 2分) 手法: 心理描写。小说在刻画三元时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如三元对搅拌机的看法,三元对谈对象情景的回忆,三元给对象买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等都形象的表现了三元的
15、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如通过搅拌机的 “听使唤 ”衬托三元的勤快,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暗示三元的纯真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通过伙伴们喝得大醉、替三元买礼物、改动黑板下面的小字等表现三元的善良、与工友相处的融洽等。(共 4分,手法两点 2分,分析 2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若答其他方法,分析合理也可) 【小题 2】 “幸福 ”既包含着三元结婚日期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也包含着工友们对三元返回到工地的期盼。(共 4分,每一方面 2分) 【小题 3】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三元的劳动和生活情景始终围绕 “搅拌机 ”来组织; “搅拌机 ”是三元在工地上的主要劳动工具,通过它可以真实地描绘三元的劳动生活; “搅
16、拌机 ”的听使唤、卖力地干活儿恰是三元性格特征的写照。因此, “搅拌机 ”也就是三元这位农民工的象征。(共 3分, “线索 ”作用 1分,分析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入手,这篇小说主要从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出三元这个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感情纯真、丰富,做事细心、认真的农民工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人物形象 ”的能力。 点评: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小题 2】试题分析:在黑板
17、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 30天。包含着三 元结婚日期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工地上黑板下面的那行小字,此刻已经变成了醒目的大字:离三元回工地还有 15天。包含着工友们对三元返回到工地的期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在现代文中,理解词语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熟知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二是能全面把握上下文,对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得比较清楚。而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时,要考虑形象性作用(修辞);主旨表达倾向,感情色彩等(主观);描写对象特点(客观);结构性作用:在篇中的地位及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总的来 说,对文章中
18、重要词语作用的理解一定要与所在的句子或段落整体结合。 【小题 3】试题分析:小说多次写到 “搅拌机 ”这一劳动工具,很显然这 “搅拌机 ”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综合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 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文言文阅读 古砚说 明 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
19、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 “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 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J辱 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
20、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 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 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 J( l)辱:羞辱,侮辱。 哓( xio)
21、哓:吵嚷。 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往年得之友人所 遗 者遗:赠送 B 示 周、秦、汉、魏以上人示:告诉 C必尽 效 其所有而后快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 厌 厌:满足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3分) A非 以 其物,以其人也王好战,请 以 战喻 B褰裳濡足,被 J辱 而 不知羞。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 天下诸侯已困矣 ; C当一砚之用,不知 其 为古也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 皆出于此乎? D奔走 于 权贵要津之门 !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 蓝 【小题 3】下列对原
22、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3分 ) (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3、( 2分) (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 2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让它受损和毁坏了。(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3)这和用兵器杀人,然后说: “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 ”有什么区别呢? 【小题 1】试题分析: B.“示 ”是 “给 看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
24、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 2】试题分析: B. 都是转折连词, “但是、可是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小题 3】试题分析: D. “批判精神 ”倒是有一点, 但要说 “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属无中生有。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晋江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