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我们班的李明同学学习总是很用心,大练习结束的铃声响起,他也 充耳不闻 ,继续在草纸上演算着。 B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就取得了优异的工作实绩,公司决大定提拔他,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他却 敬谢不敏 ,真让人捉摸不透。 C现在很多年轻人 急公好义 ,不愿意踏实学习和工作,不愿意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竟然说出 “宁可在宝马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 ”“嫁人就嫁黄世仁 ”等雷人之语。 D我国目前有 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
2、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漫漫教育征途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答案: D 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竟来自小小的蝴蝶? 。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的控温系统。 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改变阳光辐射的角度,从而减少对来自太阳的阳光热能的吸收 在阴影 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 200摄氏度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 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让阳光直射鳞片,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当受到阳
3、光的强烈照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 2000摄氏度 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C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 D 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 “第三次浪潮 ”,适者生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4、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 ”、 “质 ”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 雍也: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 “君子 ”发论,后世 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 “文 ”,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 “质 ”,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彬彬 ”,或谓 “文质相半之貌 ”,或谓 “文质备也 ”,或谓 “美盛 ”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
5、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 “文质彬彬 ”,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 “文 ”与 “质 ”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 “文灭质 ”之论。 “文 ”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 “文质 ”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 “文质 ”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
6、认为只有 “华 ”、 “实 ”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 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 “文质 ”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 “文质 ”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 “质文化变 ”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 “文 ”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 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理深
7、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 他所称 “文质 ”,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 “文质彬彬 ”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 “文质 ”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 “文质 ”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 “文以质立,质资文宣。 ”“质 ”是本,是体; “文 ”是象,是用。 “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 ”。但是 “文 ”也不是 “质 ”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 “质
8、资文宣 ”,就是 “质 ”待 “文 ”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 “文 ”与 “质 ”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文质 ”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 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 “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言公中甚至认为: “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 总之,中国古代 “文质 ”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学理论
9、基本问题有删节) 【小题 1】从原文看,下列对 “文 ”“质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 ”“质 ”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 “君子 ”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 “文 ”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 “质 ”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 C孔子提倡 “文质彬彬 ”,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
10、 “文灭质 ”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 “文 ”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 “文质 ”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 “文质 ”内涵的扩展。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 “文质 ”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 “文质 ”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采派 ”与“本色派 ”仍将长存于文坛。 答案: 【小题
11、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文章对 “文 ”“质 ”的表述集中在第一自然段,首先要整合信息中“文 ”“质 ”的部分,再把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找出相同与不同点答题, B孔子所说的 “质 ”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 C“对等地位 ”错。 D不是“中外文论 ” 【小题 1】 A原文意思是 “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 。 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 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 D“文质 ”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 【小题 1】刘勰看重 “文质 ”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
12、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是既成事实,而原文是 “以期 ”,所以目的有误,原文是说 “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钱学森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高才生 经过日日夜夜的海上颠簸,钱学森乘坐的 “杰克逊总统号 ”邮轮,终于来到了大洋彼岸。 钱学森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在航空系攻读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师资雄厚,可以说是 名师荟萃,有教学人员近两千人。这里集中了许许多多驰名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院士。 正常的、繁忙的学生生活开始了。开头,钱学森选修了航空系的六门课程。他发现,每一门课程的教授都是风度不凡
13、,讲课非常精彩。因此,都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同时,这里的教学方式又跟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习环境相当宽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很适合钱学森的学习特点,他认真听讲,一丝不苟。不久,人们发现这位个子不高,闪烁着一双乌黑大眼睛的潇洒英俊、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学 业成绩异乎寻常。 钱学森的学习精神和学业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最突出的,这给麻省理工学院的许多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普遍感到,中国学生钱学森才智过人,思想敏捷,接受事物快,回答教师的提问既准确无误,又干净利落。特别是钱学森的数学才能,令包括数学老师在内的许多人都感到吃惊。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力,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14、,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都是非凡的。 投师冯卡门教授。 钱学森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最有力量的,这便是知识。为此,钱学森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师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冯 卡门教授。 立志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信念。冯,卡门曾对钱学森说: “人类要发展,就一定要征服空间,揭开宇宙的秘密。这就离不开航空和火箭技术,离不开空气动力学。而目前还很贫穷的国家和民族,要想赶上强国和富国,更需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年轻人,你为祖国服务的思想很好。这对你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 冯卡门向钱学森提出了几个有关力学方面的问题。出乎冯 卡门教授意料的是,
15、钱学森对这些问题竟然对答如流,他感到,这位中国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和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于是,当即表示,愿意破 格录取钱学森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冯卡门把数学看作是打开自然界秘密的得力工具和基础技能。所以,他非常注重数学功底。而钱学森恰恰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具有潜在的数学优势和天赋,这正好是冯卡门所乐意见到的。他对钱学森的数学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做了这样的评述:钱学森在许多数学课题上和我一起工作。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像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它与准确洞察自然现象中物理图像的非凡才能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青年学生,他帮助我提炼了我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这种
16、天资是我所不常遇到的,因而,他和我 成了亲密的同事。(节选自魏根发、祁淑英钱学森)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钱学森选修了航空系的六门课程,每一门课程的教授都是风度不凡,讲课非常精彩,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B钱学森的学业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最突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许多教师普遍感到,中国学生才智过人,思想敏捷。 C钱学森对冯 卡门教授提出的所有数学问题都对答如流,这让冯 卡门教授很是意外。 D本文通过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的经历,让我们感知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有规律可寻的。 E麻省理工 学院的学习环境相当宽松,教学方式跟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恰
17、好适应了钱学森的学习特点。 【小题 2】根据全文请概括说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怎样的特点?( 6分) 【小题 3】钱学森的学习优势体现在哪几方面?请分条陈述。( 6分) 【小题 4】请你就对 “信念 ”、 “天赋 “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中钱学森留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1)( 5分) BC 【小题 1】( 2) 名师荟萃,广纳全球科学名流。 每位教授都风度不凡,讲课精彩。 教学方式独特,学习环境宽松。 没有民族偏见,激励学生报效祖国。 师生关系平等融洽,相互尊重。 关注学生的扎实基础、潜质、想象力等。 【小题 1】( 3) 信念坚定,心系祖国
18、,治学认真,一丝不苟; 才思敏捷,接受事物快;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具有潜在的数学优势和天赋; 具有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小题 1】( 4)参考要点:信念方面:坚定的信念是人生奋斗的动力(信念是成才的炅魂)。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作出贡献。 选准具体的奋斗目标,为之矢志不渝, 创造佳绩。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 “中国学生 ”不对 C项 “所有数学问题 ”不对。答对一项得 2分,全对得 5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概括
19、说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怎样的特点,可以从名师的数量以及风度、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等角度考虑,此题回答时要注意关键句,然后再把关键句归纳分析,最后系统化,一点 1分,共 6分 【小题 1】此题属于归纳概括题,由 “他认真听讲 ,一丝不苟 ”“ 中国学生钱学森才智过人,思想敏捷,接受事物快 ”“ 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力,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都是非凡的 ”“ 钱学森恰恰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 他非常富有想像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 ”概括分析,答出三点即可,每点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20、”能力的考查。首先确定观点,选取 “信念 ”还是 “天赋 ”,再结合文本中钱学森留学经历,谈出自己的理由,回答此题不可脱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跟穷人一起上路 鲍 尔吉 原野 那一次,我从油麻地去香港岛看维多利亚湾的夜景,途中步行经过一个隧道。隧道的名字已经忘记了,印象是宽亮如昼。走着,目光被左壁招贴画吸引: 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迎面而来。他刚毅精悍,左腿是机械假肢,肩膀有些前倾,吃力地、渴盼地向前疾行。画面正文的文字说,此人为病中的穷孩子募捐,正在旅途中。画中心有大字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位汉子一定走过了千山万水,不然不会有如此深邃的目光。他刚毅的表情背后掩饰着隐痛 用这条假肢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兰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