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170-2005 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pdf
《HB Z 170-2005 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170-2005 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FL 1190 HB/Z 170-2005 代替HB/Z170一1990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Cold expanson process for hole of arcraft metal part 2005-12-26发布06070500J079 2006一05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HB/Z 170一2005目次前言. . .II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孔挤压强化原理及方法.25 挤压强化设各和工具. . . . . . . . .2 5.1 挤压强化设各. . . . . . . .2 5.2 挤压强化工具. . . .
2、 . . .2 5.2.1 挤压棒.25.2.2 衬套.寸5.2.3 孔口挤压工具. .4 5.2.4 润滑Jj=lj. . . . . . . . . . . . . . . . .4 6 零件孔挤压前的准备叫7 孔挤压强化工艺程序.57.1 柱式挤压棒挤压.57.2 滚柱型挤压棒挤压.7.3 衬套挤压. .7 8 终孔的质量检查.109 注意事项. . .11 I HB/Z 170-2005 目IJ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代替HB/Z170-1990 (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通用说明书。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前一版本相比技术内容变化如下:一一增加了衬套挤压强化工艺技术内容:一一增加了不同材
3、质混合连接件旋转挤压强化工艺技术内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郝书宏、郭汉芹、叶青、唐志忠、梁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1990年首次发布。HB/Z 170-2005 航空金属零件孔挤压强化工艺1 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孔挤压强化的工艺参数、设备、挤压前的准备、工艺程序和质量检验要求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承受较大交变载荷和处于较大的应力腐蚀状态下飞机金属零件及装配件孔的加工。2 规
4、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HB 5370 磁粉探伤一一橡胶铸型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3. 1 过盈量interference value 最后挤压棒工作部分直径、旋压头直径或挤压棒工作部分直径加二倍衬套壁厚与挤压初孔直径之差。过盈量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孔径、孔边距、孔深。3
5、.2 塑变量plastic deformation value 挤压强化后的孔直径(D)与挤压强化前的孔直径(础之差的一半叫塑变量。塑变量=(D-d)12。塑变量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孔径、孔边距、孔深度。3.3 回弹量rebound value 挤压棒工作部分直径或挤压棒工作部分直径加二倍衬套厚度与挤压以后的孔直径之差称为回弹量。它与材料的强度、孔径、行程次数、进给量有关。3.4 挤压次数extrusion times 完成总塑变量所需要的挤压的次数称挤压次数。挤压次数取决于材料的强度、挤压机(或拉拔枪)吨位。3.5 进给量amount of feed 每一次挤压的过盈量称做进给量。进给量主
6、要取决于挤压机(或拉拔抢)吨位。3.6 挤压速度extrusion velocity 加载时挤压棒工作部分通过孔深的平均速度。3. 7 HB/Z 170-2005 挤压力extrusion force 挤压设备作用在挤压棒上的拉、压力。挤压力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孔径、过盈量、孔边距以及倒角大小。3.8 挤压孔口倒角chamfer of extruded hole 使用挤压工具对孔口倒角进行挤压强化。4 孔挤压强化原理及方法4. 1 孔挤压强化工艺是用具有一定过盈量的挤压棒连续、均匀地挤压孔,使孔周围产生一个弹塑性变形层,即残余压力层。4.2 孔挤压强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的弹塑性变形的能力,通过
7、挤压使孔周围的材料产生轴向和径向弹塑性变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具有两个强化机制:a) 造成很高的宏观残余应力,在疲劳过程中降低外加交变载荷中瞬间拉应力水平,使平均应力水平下降:b) 在强化层内组织结构改变,位错密度增加,微观内应力升高,在疲劳过程中,阻碍金属晶体滑移,阻碍位错往复运动,延长裂纹萌生时间。4. 3 孔挤压强化一般采用单级柱式挤压棒挤压、多级柱式挤压棒挤压、滚柱式挤压棒旋压和衬套挤压等方法。5 挤压强化设备和工具5.1 挤压强化设备挤压强化设备一般采用挤压机和拉拔枪(挤压枪)。挤压机可选用液压机、旋压机、大功率的深孔车床、拉床或专用设备等。拉拔枪结构形式参见图1。在飞机发动机和大型零
8、部件上进行挤压时,般采用拉拔枪(挤压枪)。a) 单柱式挤压棒用拉拔枪5.2 挤压强化工具5. 2. 1 挤压棒b) 衬套挤压用拉拔枪图1拉拔枪挤压棒一般有单级柱式、多级柱式和滚柱式。每一个柱式挤压棒(结构形式参见图2、图3)由前导向、后导向和圆柱型工作部分组成;前、后导向的作用是保证挤压时挤压棒与孔的同轴度:工作部分前角3040,后角40_50;材料选用硬质合金或耐磨工具钢,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Ra值应低于0.2m,硬度为(6467)HRC,表面镀硬铭。演柱式挤压棒(结构形式参见图4)滚柱材料采用硬质合金或耐磨工具钢,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Ra值应低于0.2m,硬度为(6467)HRC。衬套挤压棒挤
9、压所用挤压棒结构如图5,挤压棒大端直径d略小于初孔孔径,宽度约为3mmo前锥角度230:!:O.l5,后锥角度了:!:O.150。细轴d)套上开缝衬套后直径略小于初孔孔径,细轴部分的长度2 HB/Z 170一2005大于最大夹层厚度。挤压棒材料为V2合金钢,表面粗糙度Ra值低于.0.4,m,表面硬度为(5759)HRC。圆滑过渡民什一忏才-9-IOB十、1一-二j一-ia) 单级柱式挤压棒挤压b) 多级柱式挤压棒挤压图2柱式挤压棒圆滑过渡DX45. 图3拉拔枪用挤压棒图4滚柱型挤压棒气3图5衬套挤压棒5.2.2衬套衬套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材料为不锈钢lCrl7Ni7,表面粗糙度Ra值0.4m0
10、.8m,表面硬度为(4547)HRC。衬套厚度随挤压强化孔径增加而增加,孔径在3.l8mm.25.4mm之间时,衬套厚度为O.l5mm.0.45mm。挤压强化孔径小于125mm时,选用对开衬套,挤压强化孔径大于125mm时,选用双对开衬套。3 HB/Z 170-2005 5.2.3 孔口挤压工具 -一一一一一-图6衬套使用的孔口挤压工具(结构形式参见图7)其曲率半径R应与孔边设计所要求的R相同,有一个圆滑的过渡角。孔口挤压工具材料及硬度和粗糙度要求与挤压棒相同。飞ZF、E马L. L2 图7孔口挤压工具5.2.4 润滑剂在挤压过程中应使用润滑剂,有固体、液体润滑剂和动物油脂。固体润滑剂如二流化铝
11、和四氟乙烯,液体润滑剂如机油、煤油以及机油和煤油的混合物。在使用的润滑剂中应优先选用固体润滑剂。挤压衬套内壁上带润滑膜进行润滑。衬套内壁的固态润滑膜为二硫化锢。6 零件孔挤压前的准备6. 1 需挤压的孔和倒角应在图样上注明。6.2 图样上应注明需挤压的孔和倒角的塑变量,并且应注明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6.3 根据材料强度、孔直径、孔深和孔边距选用适当的孔挤压参数。6.4根据零件的大小、孔的部位、材料强度以及场地选用挤压设备、工具和润滑剂。6.5 孔挤压强化工艺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如有特殊需要时,可对挤压后的零件安排回火处理。钢件不超过250.C(保温2时,铝件不超过100.C(保
12、温2h),铁合金不超过200.C(保温lh), 高温合金不超过300.C(保温2h),以防止宏观残余应力大幅度松弛,影响强化效果。6.6 在零件挤压前,应先加工出预制孔,预制孔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低于1.6m,孔的圆度、孔轴线与零件表面的垂直度应符合图样要求,预制孔的直径与最终挤压后的直径(图样要求的直径)的精度关系应按塑变量要求加工。应去除钻孔时孔边出现的毛刺,孔边应倒圆滑过渡角。6. 7 修理过程中挤孔时应首先对孔进行故障检查,测量孔的实际直径和圆度。通过绞削加工等方法,排除深度在O.lmm以上的机械划伤和腐蚀坑,排除不符合图样的和有关维修文件规定精度的不圆孔。饺掉裂纹和裂纹尖端塑性区。如
13、果没有裂纹和其他故障,也应单面绞掉O.lmm深的疲劳层,然后进行无损探伤,对于钢件则采用HB5370标准对孔进行无损检查;对于非磁性零件则采用荧光无损检查,直至确认无裂纹时,才能进行孔挤压强化。6.8 准备好测量工具及润滑剂。4 HB/Z 170一20056.9 检查挤压设备的电路、油路和气路是否正常运转。6.10 通过加工试验件确定孔挤压工艺参数。7 孔挤压强化工艺程序7. 1 柱式挤压棒挤压7. 1. 1 固定待挤压的零、部件,调整待挤压的孔轴线与挤压机(拉拔枪)活塞杆平行。7.1.2 当使用挤压机或拉拔抢时,调整设备的压力在所需压力范围内。7.1.3 孔璧涂上润滑剂之后,将挤压棒前引导插
14、入待挤压的孔内,注意放正,不允许有偏摆。7.1.4 根据挤压吨位、材料的强度、孔直径、孔边距,决定挤压次数和进给量,参见表1。表1孔挤压强化典型工艺参数参考值直径塑变量过盈量进给量挤压次数挤压速度挤压力kN 材料单面双面倒角mm 虹口nmm mm 次mmlmin 孔壁塑变量6 0.02 0.2 0.2 20 8 0.05 超高强度钢20 0.03 0.3 0.3 20 40 0.05 45 0.03 0.35 0.35 20 80 0.05 6 0.053 0.22 0.22 20 4 0.05 合金结构钢20 0.058 0.26 0.26 20 12 0.05 45 0.063 0.3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170 2005 航空 金属 零件 挤压 强化 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