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
《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题) ( 1)故木受绳则直, 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劝学荀子) ( 2) _ 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_ _,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韩愈) ( 3)寄蜉蝣于天地, _ _。哀吾生之须臾, _ _。(赤壁赋苏轼) (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 _, _ 。(阿房宫赋杜牧) ( 5)舞榭歌台, _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背负 /背井离乡模样 /模棱
2、两可调动 /调虎离山 B空暇 /空口无凭夺冠 /冠冕堂皇为难 /为虎作伥 C复辟 /无可媲美劲头 /疾风劲草干脆 /外强中干 D量刑 /量才录用称道 /称心如意塞 外 /敷衍塞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 “就业难 ”与 “用工荒 ”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 “就业之殇 ”。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
3、让人心痛。 D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做学问讲究 “博学 ”、 “转益多师 ”,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 B面对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 C对大学生提出的 “零工资 ”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发生劳动纠 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 “吃不了
4、,兜着走 ”。 D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两会 ”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 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D今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
5、。 “小虎队 ”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 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 “奉水 ”,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
6、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 “奉水 ”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 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 “奉茶 ”,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次路过 “奉茶 ”,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 “奉茶
7、 ”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 “奉水 ”时竟低徊良久,到 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 “奉水 ”,而是 “奉茶 ”,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 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林
8、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的脚。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 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
9、盐酱醋茶。 ”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 “书画琴棋诗酒花 ”到 “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 “从容 ”,一是 “有情 ”。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 “从容 ”,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 “有情 ”,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 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 “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 “从容 ”。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 “务实 ”,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
10、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 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 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 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
11、然洞 开 ”,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 “奉茶 ”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人活着,要像个人。 ”当时我不懂这句话 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 “人活着,要像个人! ”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
12、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 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小题 1】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 “奉水(茶) ”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3 分) 【小题 2】为什么说 “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 4分) 【小题 3】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 “淡而有味,浅而有致 ”,请举例并分析。( 4分) 【小题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 “家家有
13、明月清风 ”的理解。( 4分) 【小题 5】文章倒数第三段说: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 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请根据文意,结合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5分) 答案: 【小题 1】 引出下文的回忆与议论, 让我感到人情的温热, 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存在。( 1点 1分) 【小题 1】 生活需要务实,但太过务实,只盯着钱财,人就变得庸俗,人生就失去光彩。 而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社会必是冷漠的死板的,这样的生活必是毫无幸福可言的。( 1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1)林清玄的
14、散文往往从日常小事入手阐明哲理,如本文从登山写起,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语言冲淡平和, 叙述明白晓畅,说理通俗易懂。如:“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 ( 2)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意。如引用清人诗句抒写时空流转变化,清新的语言透着些禅意。如: “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 1点 2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明月清风 ”是指 “充
15、满诗情画意、逍遥 的心灵 ”;( 1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也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的怀抱。(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即使物质生活贫困,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互相关爱,这种温情的付出和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做人的尊严。而一旦没有人这种温情与关爱,财富再多也会让你的精神一贫如洗,毫无幸福可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要努力让贫穷的人活得有尊严,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爱心。(结合文章理解 2分,联系现实谈看法 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
16、机 ”,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 6的人口消耗了 世界 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 GDP 能耗是日本的 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
17、缺将是今后 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 ,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 “去碳 ”,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