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3分) A 颤 抖 /颤 栗 稽 首 /稽 查长 处 /穴居野 处 执 著 /见微知 著 B 说 服 /游 说伺 候 /伺 机仿 佛 /佛 口蛇心透 露 /抛头 露 面 C 咀 嚼 /龃 龉先 妣 /纰 漏 旖 旎 /倚 马可待木 讷 /方 枘 圆凿 D泥 淖 /船 棹 桎 梏 /鸿 鹄禅 让 /箪 食壶浆蹒 跚 /删 繁就简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 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
2、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C “新生代农民工 ”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 “新生代农民工 ”成长作为 “十二五 ”的工作重点。 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鲁迅和水浒传 郑公盾 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 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很大功夫。他同水浒传研究者郑振铎的通信中,
3、曾多次讲到陈老莲的水浒图。他十分希望能寻到这个著名的水浒图,他说“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而且为了对青年负责,应当按照明人的古衣冠来刻画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介绍水浒传 ”。 以上说明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十分认真负责的。鲁迅还充分肯定了水浒传一书的思想内容。他在谈金圣叹一文中指出: “宋 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 ”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他也指出: “梁山泊劫富济贫的事,已成为书本上的故事了。 ”这说明鲁迅充分肯定了水浒传所描写的 “劫富济贫 ”这一正义行为。鲁迅肯定了 水浒传里有革命精神 ”,肯定李逵也是农民革命家,他惋惜着人们读水浒传,但却很少有人真把这部书好好学习
4、,而在黑暗的旧社会里 “因风而起的不免是涂面剪径的假李逵 ”,或者充其量是打滚斗式的 “突变 ”。 鲁迅在他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明确地区别了一般武侠小说同水浒传在思想内容上的原则不同之处。指出: 三侠五义之类 的旧小说,看来好像有水浒传的余韵,而实际上 仅其外貌,而非精神 。 ”前者所刻画的人物,充其量是 “帮助政府 ”,而后者 水浒传中人物是在 “反抗政府 ”的。 鲁迅正确阐明了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他在为叶紫著的丰收一书的序文中写道: “中国确也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 ”所谓中国社会有水浒气,那就是指在旧中国当官的都像强盗一样,为
5、非作歹,借势欺人,对人民巧取豪夺,而且要关便关,要杀便杀,广大人民生活却毫无保障,因此人民对封建反动官府进行不间 断地反抗斗争,已蔚为社会的风气。这种风气,就是 “水浒气 ”。这也说明鲁迅十分重视水浒传,认为这部著名古典小说不但有历史价值,而且就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小题 1】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 【小题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鲁迅介绍水浒传是认真负责的 (6分 ) 【小题 3】鲁迅认为水浒传 “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 ”是什么 (6分 ) 答案: 【小题 1】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观点: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 (2分 ), 接着,举例论证鲁迅
6、对水浒传的介绍是认真负责的, 然后 ,论述了鲁迅对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肯定的, 最后,说明了 “鲁迅正确阐明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 ”。 【小题 1】 费心地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 (3分 ); 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寻找水浒图 (3分 )。 【小题 1】 水浒传中可以体现中国社会有水浒气; (2分 ) 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分 ) 水浒传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2分 ) 【小题 1】这是一道思路题,注意议论文的结构思路:提出观点 举例论证 归纳论点。再结合具体文意分析。每点 1分,答出三点得 4分 【小 题 1】第三段开头 “以上说明鲁迅对水浒传的介
7、绍是十分认真负责的 ”说明答案:在上文,结合第二段概括即可。 【小题 1】结合最后一段 “鲁迅正确阐明了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 ”之后的内容可答出三点。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旧 书 李琬 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 不得而知。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下到这个书店望望。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 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无比令人渴望。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
8、术的小画册。 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生存下来的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 深的还是香妃。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书皮破败,纸页油腻。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
9、时间。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的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 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 。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 “骆志培藏书 ”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 “骆志培 ”。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
10、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 事。 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漫漶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
11、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 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 。 )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我们 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小题 1】文章第 自然段描写那家旧书店,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2
12、】文中说 “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请结合 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旧书的不同之处。 (6分 ) 【小题 3】解释 “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 ”这句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 ) 【小题 4】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 答案: 【小题 1】内容上:写出旧书店的偏僻和留在作者记忆中的模样,写出旧书店给作 者留下的印象深刻;表现作者对那家旧书店的怀念。 (2分 ) 结构上: 写它的位置偏僻与上文作者的担心相呼应; 引出下文对另一家旧书店的叙述并和它的短寿作对比。 为下文写旧书作铺垫。 (2分 ) 【小题 1】 旧书能够使人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
13、的心灵。 旧书常常记录着一些令人无法释读的往事。 旧书的 “老 ”(岁月 )能喂养人灵魂,赐予人温情。 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 (每点 2分,答对三点即可 ) 【小题 1】 生活在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在同一本旧书上留下了各自的生命印痕; (2分 ) 这生命的印痕连同书中的智慧共成为旧书的营养 ,被不同的生命吸收。 (2分 ) 【小题 1】 对旧书的喜爱与珍惜; 对曾经与旧书相伴的岁月的怀念; 对曾经拥有旧书的读书人的亲近。 对旧书价值的肯定; 对旧书前景的担忧与无奈; 呼吁人们对以旧书为代表的积淀历史的事物的关注。 【小题 1】文章第 自然段描写那家旧书店的作用,可以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回答,最关
14、键是要结合内容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由 “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 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得出答案:一,由 “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 ”可得出答案:二,由 “那些漫漶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可得出答案:三,由 “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 ”可得出答案:四。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理解此句的关键是 “裸露自身 ”的含义,即 “留下了
15、各自的生命印痕 ”。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 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每点 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15分) 老船长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老船长西装革履走出了驾驶室,站在外甲板上,向远处眺望。他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那条熟悉的过街天桥上,一辆红色夏利的士鸣笛缓缓地向他驶近 他兴奋地连连挥手大喊: “停下,我在这呢。 ”几个船员出来惊异地
16、把他扶回休息室。 这一天,货船终于靠在中国的港口。岸边,她开着红色的夏利早已经等候在那里,她像以前一样,脸上平静地挂着笑容。她轻轻地告诉他们说: “他说过,今年回家陪我。 ” 车子向家的方向飞快地驶去, 他说: “前面有船,转舵! ”她说: “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舵手。 ”透过车窗,她看见有蔚蓝色的海水从四处漫来。 【小题 1】开始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 (5分 ) 【小题 3】红色夏利车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 答案: 【小题 1】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 (2分 )为下文老船长向家乡眺望作了铺垫。(2分 ) 【小题 1】一方面突出了老船
17、长长期在船上工作的经历, (2分 )又突出了 妻子对他的关切, (2分 )表达了二人之间默契美好的情感。 (1分 ) 【小题 1】红色夏利车是文章的线索, (2分 )老船长在幻觉中盼望看到红色夏利车,在港口红色夏利车早已等候在那里,最后他坐着红色夏利车回家。 (2分 )红色夏利车也是船长感情的寄托,象征着妻子对他的等候与期盼。 (2分 ) 【小题 1】此处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景物描写本身的内容,及为下文做铺垫两个角度答题。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画线句子属于语言描写,通过夫妻二人的对话反映了二人之间默契美好的情
18、感。 【小题 1】此题考查线索的作用,红色夏利车是文章的线索,结合红色夏利车也是船长感情的寄托,象征着妻子对他的等候与期盼。答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 “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 “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 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 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苏州 中高 上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