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真的猛士, _ _, _ _ 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又前而为歌 ,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答案:略 选择题 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 g)颓圮( tn)撑着( chng)挥斥方遒( qu) B青荇( xng)干劲( jn)火钵( b)桀骜不驯( o ) C喋血( xu)浸渍( z)呻唤( shng)长歌当哭( dng) D拜谒( y)莅临( l)涕泗( s)叱咤风云( ch) 答案: B 下
2、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中国的新诗是在 1919年 “五 四 ”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戴望舒的诗作雨巷为他赢得了 “雨巷诗人 ”美誉。 C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其中, “爱情三部曲 ”(家春秋 )、 “激流三部曲 ”(雾雨电 )、 “抗战三部曲 ”(火一、二、三部 )、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D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作品,我们学过选自它的曹刿论战。 答案
3、: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山谷里的树以松柏为主。 _, _, _, _,_, _。 莽莽苍苍 仿佛把天也染绿了 还有一些风姿绰约的林中美女雪岭云杉 松是西伯利亚落叶松 柏是针叶柏 挺挺拔拔 A B C D 答案: B 从倒装句的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燕王拜送于庭 答案: C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图穷而匕首见 B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皆白衣冠以送之 D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答案
4、: 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 “爱 ”,一个是 “自由 ”,一个是 “美 ”。这话的确是一语中的。 B退休后的张大妈,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猫,在她的房间里,喂养大大小小十几只不同品种的猫,而且每只猫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每天,张大妈就是和这些猫在一起,安享着天伦之乐,倒也怡然自得。 C有分析者认为,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塔里班的反恐战争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明里是反恐,而
5、实际上是为了遏制中国与俄罗斯,在亚洲寻找一个驻军的理由。 D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是( ) ( 1)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 2)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新水源,采取人力、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办法,昼夜抗旱灌水。 ( 3)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清静 开拓 时势¥资 %源 网 B清净 开辟 时势 C清净 开辟 时事 D清静 开拓 时事 答案: B
6、 找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漫溯赁屋尸骸迥乎不同 B编缉殒身菲薄历尽苍桑 C青苔潇瑟和蔼没精打彩 D霹雳寥廓诽谤绿草如荫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达尔文的兰花 1862年,在物种起源发表 3年后,达尔文出版了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达尔文研究兰花的目的,是要证实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为物种起源提供补充材料。 野生兰花有两万多种,花的外形、大小、颜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个:用花香吸引昆虫 (或蜂鸟 )来采蜜,花粉沾到了它们的身上,就能帮助兰花传粉。因此兰花的繁衍离不开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么样希奇的外形、构造,也都是为了适应授粉者。授粉者为了能采到花
7、蜜,也要适应兰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 粉者会一起进化。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这是达尔文研究兰花一书的主旨。 但是有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却让达尔文感到了为难。这种彗星兰拉丁文学名的意思是 “一尺半 ”,其名称源自它那 “令人惊骇 ”(达尔文语 )的花的外形:它有又长又细的花距,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 28.6厘米的细管,只有底帮 3 8厘米处才有花蜜。 “什么样的昆虫能够吸到它的花蜜 ”达尔文大胆地猜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 25厘米长 !” 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 缪勒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的哥哥曾经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 25厘米
8、的天蛾,说明达尔文的猜测并不那么荒唐。 1903年,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 一种长着 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 (展翅 13一 15厘米 )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为 “猜测 ”。这时候距离达尔文做出猜测已过了 41年。 达尔文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令人惊骇的猜测,是因为他深知自然选择的威力。兰花的花距应该略长于授粉者的喙,这样授粉者在尽量伸长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身体挤压到花冠,花粉才会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 花的花距越长,就会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轻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反过来,授粉者的喙越长,就越轻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轻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如此
9、这般长期互相竞赛的结果,使兰花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天蛾的喙也变得越来越长。 在南非,生活着十几种 “长鼻 ”的蛾类,它们也长着细长的喙,长度可以与 “猜测 ”天蛾相媲美,但到目前为止,在当地人们还没有发现花距细长的花。在马达加斯加还有一种与 “一尺半 ”彗星兰同属的兰花,它的花距还要长,长达 40厘米。1991年,美国昆虫学家基因 克里茨基 (Gene Kritsky)学达尔文又做出猜测:在马达加斯加还存在着一种未知的大型蛾类,其喙长达 38厘米 ! 这个猜测还未被证实。这种兰花在野外已经绝迹了,靠人工栽培存活了下来。它的传粉者是否也已灭绝 我们只能希望,它能靠吸取其他花的蜜而生存下去。也许用
10、不着再等 41年,又会有一种奇异的天蛾令人惊骇。 【小题 1】下列关于彗星兰进化成目前这种外形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使得昆虫 (或蜂鸟 )能够采到花蜜,彗星兰的花距才进化成细长的希奇外形。 B为了使授粉者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能沾到更多花粉,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 C彗星兰 的花距越长,就越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后代彗星兰的花距也就越来越长。 D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是它和天蛾的喙长期互相竞赛、自然选择的结果。 【小题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达尔文认为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他对于兰花的研究,很好地补充了物种起源材料的缺陷。 B 1873年,闻名博物学家
11、赫曼 缪勒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 25厘米的天蛾,证实了达尔文的猜测是有科学依据的。 C喙长的天蛾,轻易吸到花蜜,营养更充足,轻易留下更多后代,于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天蛾的喙变成现在这样长。 D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的花距长达 28.6厘米,让达尔文惊骇;现实中没有能够吸到它的花蜜的昆虫,又让他为难。 【小题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马达加斯加那种喙长 38厘米的未知大型蛾类能够依靠吸取其它花的花蜜而生存下来,那么, 41年之内,人类就能找到它。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会一起变化,因而彗星兰的花距和天蛾的喙将会不停地竞争,不断地增长下去。 C生活在南 非的十几种
12、“长鼻 ”的蛾类,它们细长的喙可以与 “猜测 ”天蛾相媲美,在那里应该有花距细长的花。 D马达加斯加那种花距长达 40厘米的兰花与 “一尺半 ”彗星兰同属,它是由花距长 28.6厘米的 “一尺半 ”的彗星兰进化来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为了适应昆虫 ”(或蜂鸟)能够采到花蜜 ”错误,应该是为了传播花粉。 【小题 1】 A项 “补充了物种起源材料的缺陷 ”错,原意是补充了材料的不足;B项 “赫曼 勒在巴西抓到 ”错,原文是赫曼 勒的哥哥抓到; D 项 “现实中没有 ”的说法错,只是一 时没有发现。 【小题 1】 A项中 “41年之内,人
13、类就能找到它 ”的说法太绝对; B项中 “不断地增长下去 ”的推断错误; D项说法无根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父亲与粮仓 田机耕 父亲与粮仓,是我打小时候起记忆尤为深刻的一件事。 粮食于父亲,就像命根子。 当时家里的粮食囤在楼上,是一个长方型的大木柜子。粮仓落盖处锁了一把瘦长型的旧式锁。惟一能打开这把锁的人就是父亲。只有当父亲从他的裤腰带上取下那把同样是瘦长型的钥匙时,锁才能打开,仓储里的稻谷才会被舀出来挑下楼,成为全家人的食粮。 因此,每到家里米 缸没米了,母亲就会对我喊: “满伢,快去把你爹唤回来,叫他开仓。 ” 于是我便咚咚咚一溜小跑出去,满街满巷地寻找父亲。父
14、亲回到家,往往并不立即去上楼,而是先问娘一句: “真没米了? ”说着就去掀米缸盖看。看过,有时他会一声不吭径直上楼,有时则边走边唠叨: “吃得太快了,要省着点。 ” 我们村一带,有逢年过节用米做各种小吃的习俗,像米糕、米粉、米豆腐。这无疑是诱惑我们小孩儿的食物。但有无福分享用,那还得看父亲的脸色。若父亲的脸上写着 “晴 ”,我们便会陡然一喜,不用说,父亲会端起撮箕上楼去取谷;若父亲的脸上布着 “阴 ”,我们心 会重重一沉:这回肯定没戏了!果然没错,这个节我们只能 “吃 ”到父亲的一句话: “粮食紧,就省了吧。 ” 正因为父亲粮食抓得紧,管理有方,在我的记忆中,家里没断过一天炊。哪怕年成再差的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内 蒙古 赤峰市 田家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