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卷(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相关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人文初祖 ” 黄帝 禅让制 尧、舜、禹 禹建立夏朝 王位世袭制开始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 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华民族始祖和禅让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相传皇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 正确,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 正确,禹死后 ,其子启即位 ,原
2、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错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不是陈, 错误,排除,本题选 C。 考点:人文始祖和禅 让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黄帝战胜了炎帝,两个部落开始在黄河流域共同繁衍下来,他们相互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首领,势力扩大到整个中原。并与夷族、黎族等其他部族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即汉族的前身。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所以称 炎黄子孙。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世袭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等同学们都要逐一分
3、析理解,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同学们 也要好好掌握。 出现下图漫画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中工农业比例失调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目的是赶超英、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漫画中出现了一个好大的南瓜啊 ”根据所学知识,是指当时的大跃进运动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漫画就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的浮夸风严重,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B,C
4、,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 ”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历史教训。 玛格丽特 希尔达 撒切尔 2013年 4月 8日去逝。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 11 年之久的记录。她凭借内政外交的强悍,被称为 “铁娘子 ”。她曾四次访问中国,在解决某
5、一问题时却碰到有 “钢铁公司 ”之称的邓小平。上述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解决的是哪一问题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 归 C澳门回归 D台湾回归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中英谈判。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方案解决。他强调: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于 1984年签订协议。 1997年 7月 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
6、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题选 B。 考点:香港回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香港回归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香港回归也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 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 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 欧洲来反对法国。 ”材料中的 “人物 ”立法家的才能表现在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答案: D 试题
7、分析:分析题目,根据题目中出现的 “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 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 ”,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历史人物是拿破仑,拿破仑统治确立后,颁布了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拿破仑统治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法典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治国的根本大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胜利,宣布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承认土地制度变革的既成事实,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恩格斯说,拿破仑法典是一部 “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拿破仑法典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很大,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引起同
8、学们的注意。 下列对各国在 19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A美国: “旅行者号 ”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B英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戴 着镣铐的黑人奴隶 C中国: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 D日本:学习欧美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向错误,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不是美国, B项错误,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戴着镣铐的黑人奴隶是在 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殖民者开辟的三角贸易众的罪行, C项正确, 19世纪中期,英国用炮舰打开
9、了中国的大门,五口通商,最北边的就是上海,英国人在通商口岸从事商业活动,因此本题选 C。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同学们要熟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 的
10、开展 C世界大战的推动 D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9世纪末出现的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正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20世纪上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方式,很快在世界各地应用,成为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这一切,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识记和分析理 解能力,两次工业革命都是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
11、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打入了电汽时代,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也都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两次工业革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重大发明,意义和影响,同学们要注意重点识记和理解。 观察右图,关于美苏修建以下两个公共工程的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 B都是为了促进重工业发展 C都是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D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和美国修建公共工程目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兴建了该水电站,促进了苏联
12、经济的发展,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是在美国经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后,为了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大兴公共工程,该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也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因此两者的共同点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题选 D。 考点:美苏两国修建公共工程的相同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是比较题,比较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比较题的基本解法是找出比较项,然后在对比较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提醒同学们学习知识要善于进行分析对比,逐渐培养自己的历史能力。 下列中外历史事件中不属于二战期间的是 萨拉热窝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
13、 百团大战 凡尔登战役 柏林战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 1914年,是一战 的导火索, 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 1942年,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役,也是二战的转折性战役, 百团大战发生在 1942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结了 100多个团向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是二战中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的著名战役, 柏林战役是德国法西斯灭亡的战役,本题选 C。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教训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战后世界格局
14、的变化是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 国变成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2013年 3月底开始,在中国的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相继出现了H7N9流感病毒。科学家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 8个基因片段中, H7 片段源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而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 N9片段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其余 6个基因片段源于 H9N2禽流感病毒。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原子能 B计算机 C生物工程 D航天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根据
15、所 学知识。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 (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 )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 “工程菌 ”或 “工程细胞株 ”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该题叙述的现象是通过生物技术来实现的,通过对病毒基因的检测 ,发现问题的源头,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B,D不符合题 意,本题选 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
16、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病毒基因技术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次革命,我们除了看到它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一面外,对于它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要认识清楚,比如复制人类,所以要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另外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同学们要注意识记。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17、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文化大革命 ”结束 D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找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选 B。 考点:三大改造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
18、,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青年节 端午节 建军节 国庆节 劳动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纪念节日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青年节是 1919年 5月 4日北京青年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被定为五四青年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屈原形成的传统节日, 建军节是 1927年 8月 1日中共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被定为
19、建军节, 国庆节是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定为国庆节, 劳动节是为了纪念芝加哥工人罢工游行示威设立的国际劳动节,和题意不符,排除 ,本题选 B。 考点:中共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节日的对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不过这些线索跨度大,也比较零碎,想要真正把题答好也不容易,同学们平时要注意把分散的历史线索连接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才能轻松应对各种试题。 1945年 8月,大公报社评说: “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20、 D第一届政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为了满足人民愿望,争取国内和平,更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 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的很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 C。 考点:重庆谈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
21、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材的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存在,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双方斗争和争论的焦点,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于此题相关的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要好好分析理解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 “臣 ”、 “陛下 ”分别指 A李斯、秦始皇 B董仲舒、汉武帝 C魏征、唐太宗 D寇准、宋真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认识,阅读材料,从 “兴太学,置明师 ”可以得出这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思想一统
22、的史实,小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大兴儒学,兴办太学,因此,臣是指董仲舒,陛下指汉武帝,本题选 B。 考点:汉武帝的思想大一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措施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掌握。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科举制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学知识,隋朝时创立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
23、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唐朝得到完善,科举制时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A,B,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C。 考点:科举制的创立 点评: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必须要对金榜题名这一名词理解,同时也要对科举制这一概念掌握的非常清楚才能解答,同学们对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完善以及它的影响都要全面掌握。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从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 A春秋的尊王攘夷 B秦朝郡县制的推广 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D元朝民族融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图中的乙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昆山市 九年级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