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燃气做功属于热能转化, B反复弯折有运动,是铁丝疲劳,手做功 .D压缩空气也是做功使内能增加,只有 C没有做功,通过温度差传递热能。 考点:热传递 点评:本题难道一般,考察学生对热传递的理解,其实热传递就是有温度差,没有做功,只要看到有运动就很大程度不是热传递。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6V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 S,甲、乙两表读数之比为 1: 2;断开开关 S,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乙处电流表示数为 O
2、 6A,此时,电流表 A的示数及 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 A O 9A 1 8W B O 6A 1 2W C O 3A O 6W D 1 8A 3 6W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时,通过的电流相等已知 U甲: U乙 =1: 2,可得 R1: R2=1: 2; 当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已知 R1: R2=1: 2,可得 I甲: I乙 =1: 2; I乙 =0.6A, I甲 =0.3A, 丙电流表的示 数为 I=I甲 +I乙 =0.3A+0.6A=0.9A;R2消耗的电功率为 P=UI甲 =6V0.3A=1.8W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电功率 点评
3、: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像计算题般的解题思路,然后熟悉运用欧姆定律 U=IR,和电功率计算公式, P=UI,再用正反比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其原因是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 C导线的电流小于电熨斗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根据 Q=IR2t,电阻越大,发热越大,所以热的地方电阻大,答案:是 D。 考点:热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要知道热能公式的应用,而且要知道此电路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电路中的两段导体 A和 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如
4、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A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B导体的电阻小于 A导体的电阻 C AB两导体并联后其总电阻为 25 D AB两导体串联后其总电阻 15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AB两条线段,我们可以选特殊点计算电阻,比如 AB两点,所以 A电阻是 5, B是 10,而且斜率不变 ,电阻不变,答案:是 D 考点:电阻 点评:本题难道不大,主要考察学生看图,结合数学知识,和欧姆定律 U=IR,得出结果不难。 在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 B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C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 D
5、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P向左移动,由图可知,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所以灯泡变亮,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总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变小。 考点:滑动变阻器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应用,难度不大,记得连入电路黑块越大,电阻越大。 如图所示,在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 ”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两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L1、 L2和干路中的电流 I1、 I2和 I,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答案: D 试题分
6、析:很多实验都是反复实践得出规律的,此题单纯靠一组数据就得到结论明显不严谨,所以我们要第一时间想到要重复实验, C换电流表测出的数据一样,电阻电源没变,所以只有换灯泡。答案:是 D。 考点:串联 点评:本题难道一般,学生拿到实验题要知道,大部分实验都是需要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的。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 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会增加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任何东西都有内能; B热量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吸收和放出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不能说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物体放出热量
7、,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C对物体做功,功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 D热量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吸收和放出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不能说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但是吸收热量。内能就一定升高。 考点:热量,温度,内能 点评:本题难道一般,主要是热量和温度的关系,记住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但是吸收热量。内能就一定升高。 如图所示,在斜面 a处释放的小车运动到水平面 b处上撞击木块后 ,经历一段路程后小车和木块在 c处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B小车在 a、 b、 c处机械能分别为 E a、 E b、 Ec,则 E a E b Ec
8、 C小车和木块在 c处静止是因为木块受到小车的推力小于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D小车推动木块的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 B在小车从 a到达 b再到达 c的过程中,都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消耗一定的机械能;故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C木块在 c处静止时,没有运动趋势,不再受摩擦力作用,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D小车推动木块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有关能量转化的过程,不是能量转移;故选 B 考点:机械能转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是书里的实验,要知道不同高度是
9、动能,克服摩擦是讲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上悬挂一重物 G, O为支点,在 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 最省力 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D沿杆 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 B沿垂直杠杆向上的方向用力,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 C因此杠杆的动力臂无法确定,所以它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D沿 OA方向动力臂是零,杠杆无法平衡,故 C正确。 考点:杠杆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杠杆有一定认识,难道比较大,学生要先
10、找出支点,再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才能判断是省力费力。 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不符合事实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 A的根据计算也知道是正确的, B大型电器一般也是 1000w左右,C 一般家庭电路都是 220v的, D的电流过于小了,一节 5号电池都不止这个数,所以答案:是 D。 考点:生活用电 点评:本题不难,要学生善于生活中观察。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活动中使用的电路,闭合开关,要使滑片 P向右移动时电灯变暗,则下例接法正确的是 A M接 A, N接 C B M接 A, N接 B C M接 B, N接 A D M接 B, N接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滑动变阻器一般是对角线连
11、接,题目要向右移动电灯变暗,即电阻变大,所以连入电路的黑色部分要越来越大,所以只有 D正确 考点:电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要知道滑动变阻器正常工作都对角线连接,连入电路黑色部分越大,电阻越大。 铅笔芯、 金属刀片、 塑料三角尺、 大头针、 橡皮,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导体一般都是金属,塑料橡胶这一类都不是导体,导体的内部微观分子不规则运动,题目中 3和 5是塑料和橡胶,不是导体, 1是道题,石墨属于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很活跃,故答案:是 B 考点:导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常金属都很快能看出来,很多时候会弄出个石墨来混淆,记得石墨是导体。 实验题 (
12、5分)如图是用来 “探究导体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 ”所用的电路图和器材。 (1) 甲实验小组想探究导体的电阻与与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可以选择导体 和 的两端分别接入电路 M、 N间,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I1、 I2;如果 I1I2,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 关。 ( 2)乙小组打算将导体 A、 C的两端分别接入电路 M、 N间,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IA、 IC。这是为了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 是否有关,如果 IA IC,说明 RA RC(选填: “ ”、 “ ”或 “ ”)。 答案:( 1) A D 有 ( 2)横截面 试题分析:( 1)要研究材料问题,其他条件要一样, D一定是其中之一,然后是找和 D一
13、样长度和横截面的 A,当然电流不同,电压一定,说明电阻不同,所以与材料有关。( 2) A和 C是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不同的是横截面,所以研究的是和横截面相关,此时用欧姆定律 U=IR, U 一定, I 越大, R 越小,所以 RA RC 考点:电阻,欧姆定律 点评:本题难道一般,学生要看清楚图,知道对比材料究竟哪些 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然后按情况分析,后面的用欧姆定律结合正反比计算得出结果。 如图所示, A、 B、 C三个实验装置 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 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 (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 A
14、、 B、 C)。 ( 2)在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 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已知酒精的热值为 3.0107J kg, 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 3)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 kg ) ,它的含义是 。 答案:( 1) B、 C A、 B ( 2)示数变化 3105 (3)每千克水吸(放) 4.2103焦耳的热量温度升高(降低) 1摄氏度 试题分析:( 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 BC两图进行实验。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
15、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 AB两图进行实验 ,(2)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升高,所以 看温度计示数变化即可,根据热值计算公式 q=Q/m,可得 Q= 3105,( 3)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 4.2103J( kg )的含义就是每千克水吸(放) 4.2103 焦耳的热量温度升高(降低)1摄氏度。 考点:比热容 点评:本题有些难度,学生要懂得对比实验的方法,要知道热值计算公式的应用,要懂得比热容的含义。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其中A、 B两个相同的瓶
16、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将选择的铜丝(电阻R1)和镍铬合金丝(电阻 R2)浸没在煤油中,已知 R1 R2,两根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瓶中煤油的温度 (1)实验时,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接人电路中,这是为了控制 相同; (2)给图中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A、 B两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tA tB(选填: “ ”、 “ ”或 “ ”)。说明在通电的这段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少的是 丝。 ( 3)研究表明:当 一定时电流通过电阻较大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较 (选: “多 ”或 “少 ”)。 答案:( 1)电流 ( 2) 铜 ( 3)电流和通电时间 多 试题分析:( 1)根据热量公式 Q=IR2t,要研
17、究热量和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流相等,所以串联两金属丝是为了控制电流相等。( 2)根据 Q=IR2t ,相等时间相等电流 R越大 Q越大,温度变化越大,所以这段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少的是铜丝( 3)实验表明相等时间相等电流电阻较大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较多。 考点:热量 点评:本题考查电发热,学生要知道热量公式 Q=IR2t的应用,要会实验的研究过程步骤和注意事项,比较得出结论。 (5分 )某同学想测量手电筒上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在拆装手电筒时,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 “3.8V”的字样,图中甲为他所连的实验电路 ( 1)电池盒中至少有 _节干电池; ( 2)经检查发现电路接线有错误,请在他接错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南京市 联合体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情分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