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 5个侗族自治县中成立最早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它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民族关系政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建国以来,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原则,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自治州,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设立正是这一民族政策的体现,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充分尊重和对少数民族民众权益的切实维护,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稳定,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共产党中国日后的兴旺发达
2、打下了重要基础。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建国以来实行民族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少 数民族的充分尊重和对少数民族民众权益的切实维护,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稳定,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下图所示,从 “镰刀斧锤星旗 ”到 “白蓝红三色旗 ”的变更宣告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
3、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苏联成立和解体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1922年, 1991年 12月 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因此,本题选 D。 考点:苏联解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计算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题,要按照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答案:,答案:要求条理清晰,层 次分明,言简意赅。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复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
4、同学归纳的三次科技革命知识一览表,有一处空白,请你帮助填上。应该填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 60年代 19世纪 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代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发明和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主要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 电子计算机、原子弹 新的能源 煤炭 核能、太阳能、生物能 A.煤炭、电力 B.电力、核能 C.电力、石油 D.石油、核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发明了内燃机,同时诞生了新的能源,电力和石油成为第二次科技
5、革命新的能源,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空白处填电力、石油,本题选 C。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美国和德国起了很大作用,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也促使了很多新兴工业的诞生,像石油化工以及与石油有关的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 ,学生具备了识记能力,还要有对这些发明创造具有一定的深入分析能力才能解答该题。 从 1948年到 1950年,欧洲共有 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 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6、”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马歇尔计划实质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战后,西欧经济普遍出现衰落的局势,经济衰退导致国内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不稳定,当是,美国正在实施冷战政策,为了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实行了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援助西欧,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乘机控制西欧,所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就是说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援助西欧,而是要控制西欧,本题选 D 考点:马歇尔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实施,通过美国的援助,西欧各国经济出现了发
7、展的势头,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本题用材料的形式为素材命题是一种新的创意,材料型试题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好题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型试题呢 可以采取 “一看二审三作答 ”的 步骤,解答材料型试题。 “一看 ”是指看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二审 ”是指审问题,明确解答方向。 “三作答 ”是指回归教材,落实组织答案:。同学们可以将找出的教材知识点进行概括、整合形成合理的答案:。 1944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则标题为杨家岭全体人员集会:热烈庆祝第二战场开辟的新闻报道。当时延安军民为下列哪一次战役的胜利而庆祝 百团大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台儿庄大捷 D.诺
8、曼底登陆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诺曼底登陆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1944年 ”根据所学知识, 1944年 6月, 50万盟军官兵集结完毕,发动了诺曼底登录战役,诺曼底登录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本题选 D。 考点:诺曼底登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诺曼底登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济迅速崛起,从而导致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当时英德矛盾的直接作用下促进了英国 A与意大利结成同盟 B与法、俄两国分别签订协约 C调整与美
9、国的关系 D与德、奥两国缔结同盟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前夕的军事集团三国协约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德国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经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最主要的矛盾,这样,法俄逐渐接近, 1904年 4月 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了英法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英俄协议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联盟的成立 ,故这一协议又称为 “三国协约 ”,一战前夕,三大同盟国是德意和奥匈帝国,三大协约国是英法俄,本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三 国协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世纪能力,两
10、大军事集团在教材中的表述很明确,是基础知识,两大军事集团最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一战爆发,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历史史实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 1789年瘟疫 的暴发户。 ”解读材料,对拿破仑扩散 “1789年瘟疫 ”的理解,准确的是 A拿破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打击了欧洲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 B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C拿破仑是 1789年后才崛起的年 轻军官,未得到其他国家统治者的承认 D拿破仑帝国强大后,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和领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拿破仑对外战争的
11、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题目中 “ 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 1789年瘟疫 的暴发户 ”生动的 ”反映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拿破仑是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夺取国家政权的,拿破仑统治时期,对外战争是经常性的,反击欧洲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联盟的进攻,进军埃及,进攻俄罗斯等,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其积极性是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成果带到被征服的地区,沉重打击了那里的封建势力,同时又具有侵略性,遭到被征服国家和地区对反抗,最后滑铁卢一战,拿破仑彻底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同时他的政治生涯也结束了,本题选 B。 考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评价拿破
12、仑尤其是对外战争一定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既看到它的积极性,也要看到它的消极性,拿破仑的政治生命是和军事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军事生命结束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也彻底终结了。 2012年的选举之年,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先后进行了总统大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较早出现在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希腊民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公民选举产生官吏,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 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雅典处于鼎盛时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对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掌握的非常好,在希腊所有的城邦中,雅典城邦经过梭伦改革,
13、克里斯提尼改革,尤其是伯利克里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也出现了繁荣景象,故选 A, B,C,D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古史考察的重点,也是出题的重点,而对伯利克里这一历史人物的考察又是重中之重,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待历史人物要全面的去掌握,学会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 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去评价,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周恩来倡导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基本准则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和平共处
14、五项原则提出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D。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但 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
15、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华民国的建立 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国民党政权垮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南京历史变迁的认识,根据所学 知识, 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对,中华民国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 错误,排除,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是抗日战争
16、时期的逝世, 错误,排除,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本题选 D。 考点:近代南京的变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编成组合型选择题: 南京是历史经济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 历史的风云变幻。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下列史实能印证南京为近代史终点的是 A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D国民党政权垮台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等口号出自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
17、日维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史实的认识,五四运动是 1919年 5月 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高呼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和约签字! ”,五四运动爆发, 6月 3日后工人阶级也加入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来,此题选 A, C, 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B。 考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西 柳州市 九年级 第二次 教学质量 检测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