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早人工取火和进入氏族社会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据考古资料证明,元谋人和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依据所学可知距今 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从而推断其会人工取火。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列发明是两汉时期的有 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 B C D都不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汉经济的发展。
2、我国的农业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木石到春秋战国的铁器牛耕,不断的进步,到两汉时期,农业技术已经有了更大的进步,两汉的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新型的播种工具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冶铁的质量,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两汉经济的发展 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的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匈奴的兴起。匈奴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兴起,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经常南下抢掠。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到汉高祖时,
3、由于汉初国力凋敝,主要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结合所学,汉初,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 疆长治久安。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大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受命出塞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随着交往越来越密切,西域各国纷纷
4、归附汉朝,到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 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称为医学界 “众方之祖 ”的著名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东汉人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 300多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被成为 “众方之祖 ”。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5、) 下图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方向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识记能力。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传世之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经过长期研究,在 132 年发明了地动仪,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公认的地动仪。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在史记中不可能得以阅览的史实是 A尧舜禹与禅让 B夏桀与商纣暴政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孟子被尊为道教之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记内容的识记。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年的历史, ABC都属于这个时间范畴。 D项的描
6、述是错误的,老子被尊为道教之主,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 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都有曹操率领大军参加 都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都是正义的一方最终获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综合的能力。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都是三国鼎立形成 过程中著名的战役。审题时要注意选择的是表述不正确的。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7、战胜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操、袁绍、孙权、刘备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非正义之分,都是统治阶层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南迁 B南方自然优越 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D南方没有战乱 答案: A 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ABCD四项都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要从中选取最主要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较多,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带动了江南经济的发
8、展。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北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三国之后,西晋曾短暂的统一全国,包括黄河流域;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并立对峙时,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东晋偏安江南;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 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有一幅书法作品,全篇 324 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 “天下第一行
9、书 ”的美誉。该书法作品是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 碑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晋人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有 “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的美称,兰亭序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称,他本人也被称为 “书圣 ”。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兰亭序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B项是书法作品, C项是地理学著作, D项是数学专著。故选
10、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它开设于 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文帝时 D汉景帝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改革了选拔官员的制度。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秦末农民起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A牧 野之战 B城濮大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的了解。 A 项是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
11、;B项发生在春秋时期; C项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秦末农民起义中以刘邦、项羽为首,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秦军主力,以少胜多。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湖南卫视热播爸爸去哪儿里有一镜头:狗拉着雪橇在飞跑,孩子们在暖暖的炕上打滚。请问我国哪一远古人类早已饲养狗,并能建起灶炕用来取暖和炊煮?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早期氏族聚落的生活特征。依据材料可知,饲养狗说明已会饲养家畜;有灶炕,符合半地穴式房屋的特征,结合所学,故选择 D项半坡居民。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
12、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们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中国人民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有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华夏之祖的理解。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通过阪泉之野的战争,两族融合,占据中原并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了我们的华夏族,故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选择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孔子周游列国 ”,促成 “诸侯 ”、 “列国 ”产生的相关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13、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结果。西周初年,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周王实行了分封制,周初共分封 71国,其中同姓诸侯 40国。分封制实行之初,虽也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但到后期,也造成了诸侯国势力强大,相互争霸的局面。材料中的 “列国 ”“诸侯 ”就是因周初的分封制产生的。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下列文物能体现青铜文明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明。 B项为新石器时代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主要为磨制石器; C项的陶罐上的鱼纹为半坡居民代表性的特征; D项为春秋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铁制农具; A项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
14、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青铜文明的 典型代表,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问鼎中原的春秋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的识记。春秋五霸中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齐桓公;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成为霸主,与之相关的典故为 “退避三舍 ”;秦穆公称霸的是西部地区;楚庄王通过 之战打败晋国成为霸主,与之相关的典故有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称为 “千里沃野,渔 米之乡 ”的成都平原所受益的水利工程是 A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盐城市 盐都区七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