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汉源县第三中学初二下期半期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四川汉源县第三中学初二下期半期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四川汉源县第三中学初二下期半期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四川汉源县第三中学初二下期半期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雏鸡属于晚成雏需由亲鸟育雏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果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2、,差异很大 、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鸡的雏鸡,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能独立生活,属于早成雏;家鸽在孵出时尚未充分发育,雏鸽需要由亲鸟育 雏属于晚成雏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化石大部分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C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答案:
3、 D 试题分析: A.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因此,生物化石大部分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故不符合题意;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
4、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 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故不符合题意; 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
5、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 的因此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故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 ) A甲烷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
6、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 “还原性大气 ”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 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 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
7、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氧气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学史 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的爬行动物和鸟类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
8、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 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 A原始海洋 B火山周围 C土壤表层 D原始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后来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的作用下,在原始大气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雨水一起汇入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
9、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 10亿年左右,才形成了具有生命现象的复杂的有机物即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A母亲的体细胞 B精子和卵细胞 C父亲的体细胞 D精子的类型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 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 X染色体的和含 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 X染色体的;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
10、,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已知一个未受精的鸭蛋中含染色体 40条,那么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 ) A 20条 B 60对 C 40条 D 80条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生物体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一个未受精的鸭蛋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40条,那么生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80条( 40对)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下列有关染色体、
11、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的 DNA片段 C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 D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分子和一个基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有蛋白质和 DNA组成,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每个 DNA上都有和遗传有关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 分子,一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考点:染色体、 DNA.基因的关系。 豌豆子
12、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黄色是显性,其基 因用 A表示,绿色是隐性,其基因用 a表示,黄色子叶的基因组成是 ( ) A aa B AA或 Aa C Aa D Aa 或 aa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控制子叶颜色的基因组成是 AA时,子叶的性状是黄色;当控制子叶颜色的基因组成是 Aa 时,由于隐性基因 a控制的绿色性状在显性基因 A的作用下得不到表现,因而子叶的性状仍然是黄色,因此子叶黄色的基因组成是 AA或 Aa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我国某地山区有一村庄,出现了许多痴呆症患者,被称为 “傻子村 ,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山区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 B
13、山区交通不便,人们读书不多 C山区闭塞,近亲结婚的人多 D结婚年龄早,所生孩子发育不良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结合题意可知,题中的 “傻子村 ”,可能的原因是山区闭塞,近亲结婚的人多 考点: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能否生患病的孩子( ) A不能 B不一定能 C能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可以生一个白化病患儿:如果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
14、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 Bb这对夫妇的这对控制肤色的基因的遗传生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75%,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2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决定家兔毛色的基因白色 (H)对黑色 (h)是显性的。一对白毛家兔生了一只黑毛家兔,这对白毛家兔的基因组成是 ( ) A HH和 HH B Hh和 Hh C Hh和 hh D hh和 hh 答案: B 试题分析:子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白毛家兔生了一只黑毛家兔,说明亲代家兔除含有一个控制白毛的基因 H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黑毛的基因 h,即基因组成都
15、是 Hh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其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严重 B现在人体普遍健康 C青霉素的生产方式与以前不同 D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病原体在与青霉素的生存斗争过程中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即在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病原体的抗药性变异得到逐代积累加强,从而形成了抗药性菌株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A性
16、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核 D生殖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859年英国伟大的自然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 A本草纲目 B用进废退学说 C细胞学说 D物种起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 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
17、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 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 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著物种起源时对进化论有详细的论述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学史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 8-12 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 200-300 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 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原鸡每年产卵只有 8-12
18、个,现在每年产卵 200-300个,产卵数量大增,这不是生存环境不同和食物不同的结果,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考点:人工选择及其意义 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 “塔花 ,采用的下列哪种繁殖方法 (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种子繁殖 答案: B 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 “塔菊 ”,
19、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株单色的野生菊上即可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 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B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
20、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也能进行有性生殖 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金蝉脱壳 ”的本意是指昆虫 ( ) A产卵繁殖后代 B卵孵化成幼虫 C蛹羽化成成 虫 D蜕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答案: D 试题分析:蝉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为卵 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蝉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才
21、有 “金蝉脱壳 ”的说法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说明蛙的繁殖季节是在 ( ) A初春 B春末夏初 C秋末冬初 D夏末秋初 答案: B 试题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夏初,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 “梅雨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意思是到处听到青蛙的叫声,雄蛙有鸣囊能鸣叫,雌蛙没有鸣囊春末夏初雄青蛙的高声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是求偶行为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 下列关于相对性状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性状的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四川 汉源县 第三中学 初二 下期 考试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