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 C2H5SH),可以提醒人们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X+6H2O,则 X的化学式为( ) A SO2 B SO3 C H2SO3 D CO 答案: A 试题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结合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原子为 4 个,氢原子 12 个,硫原子 2 个,氧原子 18 个;反应后碳原子是 4个,氢
2、原子 12个,硫原子 0个,氧原子 14个,故 “2X”中应含有 2个 S原子和 4个 O 原子,则 X为 SO2,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涵义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反应 2A 5B 2C 4D中, C、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若 2.6gA与 B完全反应,生成 8.8gD,则在此反应中 B与 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来解答。由 C、
3、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故可设 C的相对分子量为 9,则 D的相对分子量为 22。 设生成的 C的质量为 X,则 2A 5B 2C 4D 18 88 X 8.8g ,解得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2.6g+B=1.8g+ 8.8g,解得 B=8g 则在此反应中 B与 D的质量比为 8g: 8.8g=10:11,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明确相对分子量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质量关系即可解答。 2008年 4月 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
4、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 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 SO2 B NH3 C N2 D N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把物质隔绝空气加热,能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该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亚硝酸钠( NaNO2)中含有 Na,N 和 O 元素,不含有 S, H 元素,可以判断出,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硫与氨气,故 A和 B错误,而氮气没有气味,故 C错误,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由于该反
5、应是分解反应,气体中所含的元素必须在亚硝酸钠中能找到,依据的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 N、 Q、 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 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 M的质量为 l3g C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5: 4 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由于 P反应后质量减少, N 反
6、应后质量增加,则在该反应中, P是反应物, N 是生成物。根据图表可知,该反应中已反应掉的反应物的质量为 32g-12g=20g,已知的生成物质量为 26g-1g=25g,故 X应为反应物,且反应掉的质量为 25g-20g=5g,故表中 X 的值为 18-5=13,故 B正确。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 P和 M,生成物只有一种: N,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 A错误。且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25g: 20g=5: 4,故 C正确。物质Q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D正确。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
7、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 的物质是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 (猜想 )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
8、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硫酸,故需要探究; B、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氧气,故需要探究; C、镁条暴露在空气中,镁较活泼,最有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镁,故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故需要探究; D、炭黑是一种黑色物质,氧化铜也是黑色的,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无论铜怎么灼烧,都不会生成炭黑附着在铜的表面,故不需要探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猜想与事实验证,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 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 “球 ”
9、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给出的微观示意图和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A、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正确;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正确; C、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微粒观点及
10、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本考点的综合性比较强,通过粒子的模型来判断物质的分类和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和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另外,还要弄清: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 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根据化学方程式 A NaOH =B十 H2O 推断, B、 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 A. 12 B. 18 C 22 D.40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求出 B、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的相对分子质量
11、加上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B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即 A的相对分子质量 +40=B的相对分子质量 +18,故 B、 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B-A40-1822。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要注意根据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时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需乘以化学计量数。 关于化学反应 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 C和 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 C是单质、 D为化合物,则 A和 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 B是酸,则 C和 D一定有一种是盐
12、 D若 A、 B各取 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 C、 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 20g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 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只有酸和碱的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都可以生成盐和水,说法不正确; 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也可能不是,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就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不正确; C、能与酸反应的物质有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及一些盐,反应后生成物中肯定有一种是盐,故说法正确; D、充分反应并不能说明反应物 A、 B都完全反应,可以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化学 上册 5.1 质量 守恒定律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