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一种 “环保石头纸 ”在 2010年的两会上以便签、文件袋等形式首次亮相。 “环保石头纸 ”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和高分子材料。 “环保石头纸 ”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答案: D 在 SO3 + H2O = H2SO4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元素种类 C各元素化合价 D原子种类 答案: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将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
2、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 答案: C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 Cl和 Cl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 C A、因质子在原子核内,在反应中不会变化,则 Cl-和 Cl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说法正确; B、因 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说法正确; C、 Cl-和 Cl两种粒子的电子层数都是 3,即电子层数相同,说法不正确; D、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则 Cl-和 Cl两种粒子都是构成物质
3、的粒子,说法正确;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酒和醋的酿造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用秸秆、杂草发酵制沼气 D酒精灯安静燃烧 答案: D A、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物质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的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也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用秸秆、杂草发酵制沼气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酒精燃烧时比较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剧烈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
4、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 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 C 通过化学式 “CO2”可获得的信息是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 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碳元素的化合价可呈现为 +2价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8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1个碳原子和 1个氧分子构成 A B C D 答案: A 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
5、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 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 1个 X分子中有 3个原子 答案: D A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B.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 4=1: 2而非 1: 1;故 B不正确; C.反应前黑球所表示的元素的一个原子与一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而反应后则与两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和同一种原子结合但原子个数不同,说明黑球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根据反应前后原 子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的分子中共含有 14个原子,而反应后生成物之一的一个分子中含 2
6、个原子,则 4个 X分子中含 12个原子,因此 1个 X分子中含有 3个原子;故 D正确; 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每个醋酸分子中有 8个原子核 答案: 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 B 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属于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 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
7、物可以分成化合物和单质;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可能为酸碱盐等。 右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是纯净物 B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6 C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CaCl D其中 K+、 Ca2+均为金属阳离子 答案: D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 Y、 Z、 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 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 g) 17 m 6 11 A物质 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 Z与 W的质量
8、比为 23 D反应后容器中 Z与 Y质量比为 61 答案: C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 3 B电子总数为 2 C属于氢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 答案: C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答案: B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硅 C铁 D氧 答案: D 决定元素
9、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 “目前世界上约有 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 “铁 ”是指 A四氧化三铁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元素 答案: D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答案: D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 Na D核外电子数为 22.99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活性
10、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氢气作清洁燃料 D氧气用于炼钢 答案: B 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 -具有吸附性; C、氢气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够支持燃烧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A O B 2O C 2O2 D O2 答案: D A、 O 能表示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一个氧分子,故 A错误; B、 2O 表示 2个氧原子,故 B错误; C、 O2表示 2个氧分子,故 C错误; D、 O2表示一个氧分子,故 D正确 五氧化二碘(化学式
11、为 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I2O5中碘元素( I) 的化合价为 A -5 B +5 C +3 D +2 答案: B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 NaCO3 B氢氧化钾 K(OH)2 C氧化铁 O3Fe2 D硫酸 H2SO4 答案: D 对下列各符号中 “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H 表示三个氢原子 B 3H2O 表示三个水分子 C Al3+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 D SO3 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答案: C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答案: C A、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北京市 第六 十六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