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阶段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度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阶段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度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阶段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年度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阶段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理学中经常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单位,下列哪位科学家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 ” A焦耳 B安培 C欧姆 D瓦特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焦耳是电功的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B、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C、欧姆是电阻的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多、符号多,区分并记住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
2、 B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 C电灯的亮度逐渐增强 D电路总功率逐渐变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 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 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是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化的分析和电压表所测电路原件的判断 如图是四位同学用带风
3、叶的小电动机 M、电热丝 R、开关和插头,设计的简易电吹风机电路要求:吹风机电路只闭合开关 S1时吹冷风;只闭合开关 S2时既不发热也不吹风;同时闭合 S1和 S2时吹热风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要求可得应有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保证电动机不工作时整个电路不工作;同时电动机工作时还可以控制发热电阻丝的通断 A、当开关 S1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B、同时闭合 S1和 S2时,电阻丝工作,但电动机不工作,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 S2时,电阻丝工作,但电动机不工作,不符合题意; D、 S1能控制整个电路, S2可以控制电阻丝,并且不论电阻丝是不是发热,电机
4、都能正常工作,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电路图设计 点评:此类题目不但要理解串并联电路还要能灵活应用开关控制电路 下列杠 杆,有哪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属于同一类 A正在划水的赛艇的桨 B正在拔铁钉的羊角锤 C正在起瓶盖的起子 D正在撬道钉的道钉撬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分类方法的了解与记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道钉撬、羊角锤、起子都是省力杠杆,而赛艇的浆是费力杠杆 故选 D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提供的杠杆进行正确的分类,并且找出和其余三个不是一类的一个 用电高峰期,会看到家
5、里的白炽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这是因为用电高峰期并联用电器增多,造成 A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B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 C白炽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 D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家庭电路是并联的,并联的用电器增多,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变小, A不符合题意 B、在并联电路中 ,因此并联的用电器增多,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 B不符合题意 C、在家庭电路中,输电线和家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用电高峰期,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变多,干路中的电流变大,而输电导线有一定的电阻,输电导线损失的电压 ,输电导线的电阻 R一定,当 I增大时 U 损 增大,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由公式 可知用
6、电器的实际功率减小,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 -些,符合题意 D、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的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只有一个,对应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它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故选 C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点评:要想解决此题,需要让学生知道在家庭 电路中,输电导线有一定的电阻,要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导致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其电功率发生变化,并且用到并联电路电流和电阻的特点 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 C石头被太阳晒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7、房间变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用敲打的方法使钢板变热,实质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太阳和石头之间发生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不符合题意; D、汽油机的吸气 冲程靠惯性来完成,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此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 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 “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当开关闭合时,灯 L1亮,灯 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 L1断路 B L1短路 C L2断路 D L2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中一灯亮一灯不亮,则可
8、能不亮的灯泡短路了,即 L2 短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不可能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所测部分没有短路,综合判断,所以是 L2短路 故选 D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电路故障灯亮说明是通路,而串联的一灯不亮,说明它短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固体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C常用的电热水器都用到了超导材料 D铜、铁、铝都可以被磁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固体也分为了导体和绝缘体,故 A错; 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正确; C热水器应用了电阻性元件的热效应才能工作,所以常用的电热水器都用到了
9、超导材料错误; D铜、铁、铝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才能被磁化,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导体绝缘体;超导特性;磁性材料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绝缘体;超导特性;磁性材料等物理现象规律,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应仔细分别,掌握相关概念。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C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A错误; B电影幕布选粗糙布料,形成漫反射,这样每个角度的人都可以看到图像, B正确; C影
10、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错误; D红色牡丹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光的反射;漫反射;直线传播;物体的颜色。 点评: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折射,漫反射,物体的颜色等物理现象,应多联系实际,进行熟练掌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秋天的 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A灯丝发光时的温度低于灯丝的熔点,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正确,不符合题意;
11、 B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水银应是固态,因此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雾是液态的小水珠,雾逐渐散去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物态变化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特征,学生应多联系实际,进行熟练判断。 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12、,故 A错误;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故 B正确;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故 C错误;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现象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0.15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 B家用空调器 C普通计算器 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D 试题分析:普通白炽灯、家用空调器、电冰箱的额定电压都是 220V,根据P=UI得,工作电流为 0.15A的用电器的电功率是 3
13、3W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家用电冰箱的电功率约为 200W;普通白炽的电功率约为几十瓦,所以最接近的是普通白炽灯;而普通计算器的电压和功率都很低,电流也很小,不到 1mA 故选 D 考点:家电电器电流的大小 点评:对于每个用电器的电流大小是多少,我们是有些陌生,不过我们可以借助我们比较熟悉的电功率来进行分析 实验题 (1)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 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 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 B位置挂上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 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 1N当杠杆在水平
14、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_(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1N (2)如图所示为探究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步骤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_的关系 步骤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_的关系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_大小 答案: (1)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4 大于 (2) 速度 质量 速度 动能 试题分析:( 1) 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5、,其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小明在图甲所示的 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根据,可在 B位置挂上 4个钩码,使杠杆平衡; 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 C位置斜向下拉,每个钩码重 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因为斜向下拉,相应的 力臂缩短,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 1N。 ( 2)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的质量,改变的是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因此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让 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改变的是钢球的质量,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该 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
16、距离,来比较钢球动能大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考点:( 1)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 2)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 1)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解题的关键要搞清楚力臂的关系。 ( 2)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 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 _ (2)若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若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
17、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 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_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 (4)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 AO 入射,接着她以 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 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_ (5)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 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_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 答案:量角器 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
18、光线编号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玻璃板 试题分析:(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量角器; ( 2)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 (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 不到反射光线; ( 4)这一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5)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应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即能反射成像,也能透过光线,看清后面的蜡烛。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
19、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 “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1)电路接通后,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 小了你认为该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 _而小辉连接好电路,刚闭合开关时,结果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并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_ (2)如上图所示,小华在连接电路时,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请你帮助她将这一电路的实物图,以笔代线连接完整 (3)小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
20、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电压 U/V 2 5 2 0 1 5 1 0 电流 I/A 0 30 0 26 0 22 0 20 电阻 R/ 7 7 6 8 5 0 可以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_(保留一位小数 ) (4)进一步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阻值是变化的,其原因是_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 _烧掉 (选填 “容易 ”或 “不容易 ”) 答案: (1)电压表接在 (并联在 )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或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3)8.3 (4)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容易 试题分析:( 1)电
21、路接通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说明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较暗,说明电路电流太小,电路总电阻太大,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电路电阻,这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造成的; ( 2)灯泡额定电压是 2.5V,电压表选 3V量程,滑动变阻器、灯泡串连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 3)由表知,灯泡额定电压 对应的电流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 ( 4)由表中数据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年度 江苏 泰兴 实验 初级中学 第二 学期 初三 物理 阶段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