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建德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三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建德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三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建德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三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建德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三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16世纪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的标志是( ) A手工工场出现 B工厂出现 C现代城市建立 D对外贸易频繁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6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兴起,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工场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标志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手工工场出现。 点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 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在明清时期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
2、施有( ) 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准格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 修筑长城 册封达赖和班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可知,封 “达赖喇嘛 ”的是顺治帝;封 “班禅额尔德尼 ”的是康熙帝。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乾隆时期,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统治者 平定 了 准格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 ,加强了对蒙古和新疆的管理。 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修筑长城主要在明朝,可以排除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的错误比较明显,可以用排除法,本题属于送分题
3、。 清朝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事件是( ) A建立军机处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实行八股取士 D实行文字狱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借助向西北用兵的机会,以便利处理军务为由设军机处,并抬高由皇帝实际控制的军机处,实际上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此实现了皇权的统一强君主专制,雍正在位时建立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它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军机处的设立。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外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而且对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助长
4、了皇帝的独断专权,极易出现政治腐 败局面。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所说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林则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副对联所说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开辟荆榛指开发台湾,因为在郑成功到达台湾之前,台湾的经济状况较为原始落后,郑成功治理台湾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和对外贸易,到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时候,台湾的状况和内地差不多。驱逐荷虏指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荷兰占据台湾 38 年,郑家军一举收复。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 点评: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
5、略者的嚣张气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击败外国殖民国家。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美洲大陆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 1405年到 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405年 7月 11日明永乐三年 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 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
6、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启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下列对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影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线 C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郑和七下西洋的影响可知,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远航,促进了我过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郑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伟大的航海家,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在唐朝和宋朝已经取得很发大发展,D错误。故选
7、 D项。 考点: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点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 学 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日益走向衰落的没落时期。明朝中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大约在同一时期,西方经历资本主义革命,工业革命,慢慢的全面赶超中国了。如明代时,葡萄牙抢占澳门就说明国力
8、衰微的表现。帝国的彷徨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封建制度的衰亡。 点评:本题可以联系到闭关锁国的影响,闭关 锁国对外国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交往和中国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是(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唐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 “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 ”(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
9、心坡地区及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极盛时总面积达 1300万平方公里。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清朝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清朝的疆域可以简单记为 :北接(西伯利亚)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南至(南海诸屿)。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与部门是( ) A英国、交通运输业 B法国、机械制造业 C英国、棉纺织业 D意大利、采矿冶炼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工业革命的开始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 60年代年 1
10、9 世纪 7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蔓延到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的发明: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与部门是英国的棉纺织业。故选 C 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因人口流动,技术、产品向欧洲、美洲输出,国际范围内开始以英国、法国为标志,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的世界
11、经 济体系和政治格局逐步建立起来了。 十九世纪因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而被称为 “科学的世纪 ”,下列内容能佐证的是( ) 磁铁感应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 杠杆定律 完善了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知, 1820 年 H.C.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万有引力定律 是艾萨克 牛顿在 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杠杆定律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现,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
12、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 19世纪之所以被称为 “科学的世纪 ”是因为( ) A.世界各国都重视科学研究 B.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更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被誉为 “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展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铁路设备、 柴油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炮、蒸汽织布机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小题 2】 1904年 4月 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
13、科技产品属于通讯产品的是( ) A电影放映机 B汽车、飞机 C电报、电话 D电动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 1851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蒸汽锤是这时期的发明成果; 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铁路设备也可以在敦博览会出现。柴油内燃机、电灯炮、电话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故选 B项。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通讯产品 ”可知,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科技产品属于通讯产品是电报、电话。 A、 B、 D均不是通讯产品。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
14、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常考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来学习这个内容,以加深记忆。 十九世纪后半期 ,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机械动能的广泛应用 B新机器的广泛应用 C热能的广泛应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 60年代年 19世纪 70年代, 9世纪 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国家相继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垄断与垄断组织
15、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为世界联系加强提供必要条件的发明主要属于( ) 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 机械制造业 采矿冶炼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为世界联系加强提供必要条件的发明 ”可知,这些发明属于通讯领域的发明和交通领域的发明。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人们来往各地的时间,便于资本主义强国将其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通讯工具的发明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面对面的谈话,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不大,可以排除
16、,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随着工业国对亚非拉殖民的深入,英国对印度发动了三种社会改良引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 B铁路 C统一邮政 D电报 答案: A 试题分析: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速了英国的殖民扩张。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利用它的机器大规模生产,迅速击垮了印度的手工业,使印度成为英国最大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英国对印度发动了三种社会改良主要包括工业领域,即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而不包括教育。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点评:英国殖民者带给印度人民的是无穷的灾难,印度的近代史充满了奴役、压迫、贫穷、
17、和苦难:从政治上看,东印度公司为维持统治有意保留土邦治的“分而治之 ”加剧了印 度的分裂、混乱。 清朝乾隆年间,哪一少数民族部落的回归祖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 A蒙古土尔扈特部 B蒙古准噶尔部 C维吾尔族 D建州女真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点评:土尔扈特部摆脱沙 俄压迫,万
18、里回归,表现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 A当时有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C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D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谚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这也说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A项说的是南宋时期经济的发展, A项不是明清时期经济。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经济繁盛的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苏指苏州,湖指湖州。这两个城市属于长江三角洲。说明在当
19、时,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丰产对全国粮食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理性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 14世纪至 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题干中 “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是文艺复兴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20、和概括。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从本质上说( )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 是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化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反对神的作用。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采取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运动的形式进行,但实际上这场运动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的程度是一种创新, C项错误。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因此 A
21、、 D错误。 B项正确指出了它的本质,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艺复兴的实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学生可以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它 的实质。课标关于对文艺复兴的要求是 “初中学生要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而本题通过考查文艺复兴的实质 ,很好的实现了课标的需要。 下列有关 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开始,席卷许多西欧国家 C举起宗教改革大旗的是伏尔泰 D宗教改革家认为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宗教改革的内容可知,宗教改革反对教
22、皇的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专制统治;提倡人民民主自由地信教和学习,即为 “民主政治 ”提供群众基础;提倡宗教应该为国家服务等等。 D符合题意,宗教改革的发生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也推动了宗教的改革故选 A错误;宗教改革运动首先从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开始, B错误;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 C错误。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16世纪 17 世纪,欧洲近代科学诞生,下列人物与科学成就科学思想连线正确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 建德 李家镇 初级中学 初三 下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