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 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 20世纪 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B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世界 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一面方面面临这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另一面面临封建军阀的统治。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唱的歌曲;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反应的是抗美援朝的歌曲。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首歌曲往往打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个名字也往往反应一个时期的特征。以歌曲或名字为切入点,考查相关的历史知识的题型经常出现,如:下列人名反映建国时期的 是( ) A.李援朝 B.王建国 C.刘跃进 D.张文革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 “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 ”,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 是屈原(原子弹); 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 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不正确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3、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仅仅归结于美国的原子弹的打击和苏联的军事行动,这是不全面的。中国战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中华民族英勇作战,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点评:反法西斯战争有三大战区,欧洲战区 太平洋战区 中国战区 ,中国战区牵制日本 150万以上军队,并在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牺牲 ,中
4、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抗争有效的削弱和牵制了法西斯的力量,减轻 了其他战区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实质上的巨大贡献。 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共七大 1945年 4月 23日至 6月 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 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
5、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 错误。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共七大。 点评:中共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
6、作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答案: A 试题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从 1931年发动 “九 八事变 ”开始,揭开了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和各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动。这是中国社会诸种矛盾相互地位和关系发生质变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并日益加剧。因此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民族战线形成因。 点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一切愿意反抗日本帝国
7、主义侵略的各阶级、阶层、港澳同胞 、海外侨胞等所组成的最广泛的抗日同盟。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国产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受到了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拥护,他们在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失败的情况下,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其因果关系是 ,故选 C项。 考点:本题
8、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点评: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 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 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红军到陕北 ” 。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晤的感人场景。1935年 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答案: C 试题分析:长征的会师包括两次,第一次会师 1935年 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陕甘宁革命
9、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会师;第二次会师 1936年 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达到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红军长征会师。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需注意红军长征过程中渡江过河的先后顺序:湘江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 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 ,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
10、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制定的革命策略和以往不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因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开辟农村包 围城市的革命
11、道路。 点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对于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战役 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31年 9月 18日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平型关大捷 ”。 A、
12、 B、 C都是错误。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确,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再现史实的认识能力。 A、 B、 C三项错误都比较明显,根据相关史实就可以回答,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 ”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经过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或新编四军,改编后即着国军统一制式军服
13、。这始于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以丢失人为借口,攻击宛平城,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C 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共合作全面抗战。 点评: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的历史时期,蒋介石发表了“地无分南北 ,年不分老幼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抗日主 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盟抗日,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战争作了长期准备 答案: C 试题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
14、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随后日军陆续占领东北三省。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就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东北三省沦陷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这是课文基本的史实、本题属于送分题。 暑假期间,常州某中学将组织 “红色记忆 ”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南方井冈山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革命摇篮,星星之火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要理解 “井冈山 ”的历史意义。 1927年 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常州市 七校八 年级 学期 12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