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
2、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本题注重了对学生猜想,这一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 “白气 ”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 “易拉罐 ”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是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深秋的夜间,遇到极冷的空气后,迅速放出大量的热量,直接变成的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B夏天打开冰糕纸后,周围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
3、液化成小水滴,所以会看到白气; C从冰箱取出的 “易拉罐 ”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灯泡发光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灯丝温度升高发生升华现象,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当灯泡不亮时温度降低,钨丝升华形成的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侧;故灯丝先发生升华现象又发生凝华现象,使灯泡变黑;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凝华现象和升华现象以及液化现象和汽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应用题目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
4、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 A、 B错误; 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 所以可判断选项 D错误,选项 C正确 故选 C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 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
5、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现错误的地方 “红外制导 ”是人们模仿一些动物而研制成的,下面四种动物具有这一功能的是( ) A猫头鹰 B蝙蝠 C蚊子 D响尾蛇 答案: D 试题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潜水艇的外形是模仿鲸鱼的外形,可以减少在水中行进的阻力,又可减小噪音,同时增加隐蔽能力,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了鱼鳔的来工作,响尾蛇能感知附近动物的体温而准确捕获猎
6、物和红外制导空对空响尾蛇导弹,故选 D。 考点:生物仿生的应用 点评:掌握常见的关于仿生技术应用的例子,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提到的是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什么颜色的物体可以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绿色植物的生长只反射绿光,所以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 考点:物体的颜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区分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7、两 个方面,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呼麦 ”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 ”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 “呼麦 ”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声音的三特征,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知识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A、错误,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 B、正确, “呼麦 ”中的声音是
8、声带振动产生的; C、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D、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 “听诊器 ”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9、,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 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错误; C双层的 玻璃窗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正确;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性 点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属于基础题 在 0 的环境中,把一块 0 的冰投入 0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
10、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把一块 0 的冰投入 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选 D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放在 0 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时 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11、)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 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 48 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故选 B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点评:( 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
12、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 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氯乙烷的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一气化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
13、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A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即纸片的振动频率越大,此时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所以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硬纸片在木
14、梳上划得快时,木梳振动的越快,木梳振动的频率就越高,木梳的音调越高,所以,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D同学在改变吹笔的力度,这可以改变声音的 响度故选 D。 考点:音调与频率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音调的定义,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烛形 故选 B
15、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记住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 3 B洗澡水的温度约 8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逐一对选项进行判断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0-10 之间,故选项 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洗澡水的温度约 40 , 80 温度太高,故选项 B错误,符合题意;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25 ,故选项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故选项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温
16、度 点评: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生活中常见温度大小,是基础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C 倒影是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 射到水面上时,发生光的反射造成的; D穿过森里的阳光可以看到树林中的光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光在同
17、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偏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能传播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能直接面对面对话;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打扰天上人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高指声音的大小;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物体 A、发
18、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说明声能传递能量,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能面对面讲话,依靠无线电话讲话不符合题意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打扰天上人这里的高指声音大,响度大符合题 意 D、不同的乐器振动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根据音色不同来分辨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声能传递能量、传递信息;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含义 实验题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 “怎样才能晒不黑 ”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
19、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 ”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 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 T恤(白色) 1 7 6 全棉 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 2)比较实验 1、 2或 3、 4得到的结论是
20、。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答案:(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 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 (厚度 )有关 ( 3)穿全棉长袖体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试题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在进行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中衣服材质、衣服的颜色、衣服布料的层数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探究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变量不变该实验中是通过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体现防晒效果的,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变量和不变量( 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
21、知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 2)比较实验 1、 2或 3、 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 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 3)分析实验 1、 3或 2、 4数据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棉料的衣服比化纤防晒效果好; 分析实验 5、 6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根据以上分析,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 T恤;穿颜色较 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2、点评:在物理学中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必须要使用控制变量法,这样才能保证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本题的解答中,首先要明确变量有哪些,再根据题目要求看哪个变化,哪个需控制,并逐一分析表中数据因为数据与物理量较多,分析时应细心才好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 ; (2)如果有 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 “能 ”或 “不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无锡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