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省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省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西省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圆球体 B梨形球体 C纺锤形球体 D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形状为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为球体的证据, (1)“站得高看得远 ”; (2)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桅杆的顶,而后才是船身; (3)从地球某一地出发,一直朝正东或正西方向前进,最后都能回到原地; (4)发生月食的时候,我们看到投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圆弧形的;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赤道半径
2、为 6378千米,极半径为 6357千米、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等知识。 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 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 D南美洲、南极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为非洲大陆,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气候绝大部分为热带气候,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南极洲,纬度高最高,地势高,有世界寒极之称。 考点:本题考查大洲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是紧密在一块大陆,叫做亚欧大陆;各大洲的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 黑海 土耳其海
3、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全在高纬区的大洲 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全在东半球的大洲 非洲,全在西半球的大洲 南美 洲,全在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和北美洲;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欧洲。 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A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 B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 C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D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答案: B 试题
4、分析: 地球自转引起昼夜更替和时差,以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而地球公转导致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 考查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运动中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及变化:两分两至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夏至 (夏季 ),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冬至 (冬季 )正好夏至相反。 长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地轴重合,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纬线上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有:冬至至长夏至至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 (夏季 )昼长夜短,冬至 (冬季 )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正
5、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由地球的公转形成。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高 (角度为 900),没有影子;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低 ,影子越长。纬度大于 23.50N 和 23.50S的地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与时差,由于地球自转,昼夜半球不停的交替着,时刻的早迟:由于地球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见到太阳;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因而形成不同经线上 (地点 )的时刻差异,即时差。 地球上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赤道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上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温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
6、有大部分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而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运动中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及变化:由地球的公转形成。两分两至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夏至 (夏季 ),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冬至 (冬季 )正好夏至相反。 长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地轴重合,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纬线上全年昼夜 等长。所以有:冬至至长夏至至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 (夏季 )昼长夜短,冬至 (冬季 )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由地球的
7、公转形成。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高 (角度为 900),没有影子;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纬度大于 23.50N 和 23.50S的地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与时差,由于地球自转,昼夜半球不停的交替着,时刻的早迟:由于地球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见到太阳;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因而形成不同经线上 (地点 )的时刻差异,即时差。 世界气温从低纬 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其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其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高,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
8、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低,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温的概念:大气的冷热程度;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陆地上午后 2点 (即 14时 )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7月、最低气温 1月;海洋最高气温 8月、最低气温 2月,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1月、最低气温 7月;海洋最高气温 2月、最低气温 8月;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 (1)海陆与气温分布 (海
9、陆影响气温分布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 (2)地势(地形 )与气温分布 (地形影响气温分布 )地势 (海拔 )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0.6 。 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 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北京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世界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两侧。一年分为雨季和
10、干季,非洲最广、南美次之、澳大利亚较广;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部中部,终年降水很少,终年高温少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热带季 风气候:只在亚洲南亚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季风气候:南北纬 200350大陆东岸,一月 0 等温线以南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和湿润,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全年降水丰富夏季更多,亚洲、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亚洲、北美分布最广,南美局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11、全年温和湿润,气温降水年变化很小;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或亚洲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在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望大洋洲临印度洋;西南接非洲;西接欧洲;北临北冰洋;东北望北美洲 ; (3)经纬度位置: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4)与临近大洲的界限:西边以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 黑海 土耳其 海峡 地中海与欧洲为界
12、;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 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跨经度第二的大洲, (3)东西距离最大 ; 亚洲地势的特点: (1)地势: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形成众多长河: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等。 (2)地形: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很大,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13、花始盛开 ”的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温的概念:大气的冷热程度;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陆地上午后 2点 (即 14时 )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7月、最低气温 1月;海洋最高气温 8月、最低气温 2月,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1月、最低气温 7月;海洋最高气温 2月、最低气温 8月;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 (1)纬度与气温分布
14、 (纬度影响气温分布 ):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纬度位置越高 (纬度数越大 )气温越低;反之越高北半球气温向北降低往南升高;南半球相反, (2)海陆与气温分布 (海陆影响气温分布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 (3)地势 (地形 )与气温分布 (地形影响气温分布 )地势 (海拔 )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降低 0.6 。 世界各 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 A亚洲、欧洲 B非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从题可知,该大洲应该是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只有亚洲与北美洲同时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欧
15、洲没有热带分布,非洲没有寒带分布,大洋洲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南美洲没有寒带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世界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两侧。一年分为雨季和干季,非洲最广、南美次之、澳大利亚较广;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部中部,终年降水很少,终年高温少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亚洲南亚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季风气候:南北纬 200350大陆东岸,一月 0 等温线以南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和湿润,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全年降水丰富夏季更多,亚
16、洲、北美、澳大利亚东南 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亚洲、北美分布最广,南美局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气温降水年变化很小;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南美洲,主要位于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地区,亚洲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非洲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北美洲无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
17、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世界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两侧。一年分为雨季和干季,非洲最广、南美次之、澳大利亚较广;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部中部,终年降水很少,终年高温少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亚洲南亚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季风气候:南北纬 200350大陆东岸,一月 0 等温线以南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和湿润,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 ,全年降水丰富夏季更多,亚洲、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亚洲、北美分布最广
18、,南美局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气温降水年变化很小;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 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含义:( 12分)答案:(从左至右)多云、阴、沙尘暴、晴转阴、小雨转中雨、多云有时有雷阵雨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区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是
19、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 112级风,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 A 60 B 6 C 0.6 D 0. 06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气温受地形影响,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 0.6 。影响气温的因素还有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受海陆因素影响,夏季陆地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冬季相反。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温的概念:大气的冷热程度;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
20、温的平均值;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陆地上午后 2点 (即 14时 )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气温 的年变化规律: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7月、最低气温 1月;海洋最高气温 8月、最低气温 2月,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 1月、最低气温 7月;海洋最高气温 2月、最低气温 8月;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海陆与气温分布 (海陆影响气温分布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 答案: C
21、 试题分析: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因素; 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海陆因素 ; 中纬度地区内地降水少,沿海地区多 海陆因素;山地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水少,离海近降雨多离海远降雨少。 考点:本题考查降水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降水的概念: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和冰雹等总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降雨的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点连起来的线;我国主要的降雨形式是锋面雨;降水量的季节分布是 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区: 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内陆地区;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 300 400附近大陆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省 农业大学 附中 年级 第三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