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doc
《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未知 )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反应物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 4 答案: A X、 Y、 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某同学利用这三种金属单质、盐酸、 Z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反应的记为 “+”,不能反应的记为 “” ,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三
2、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Z X Y B X Y Z C Y X Z D Y Z X 答案: C 香豆素是一种化工香料,化学式为 C9H6O2,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 15个原子构成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9 6 2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做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用 50g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溶液配置质量分数为 8%的 NaCl溶液需要加水 20 g 答案: A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选
3、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HCl溶液( CaCl2) 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 B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C CO( H2O) NaOH溶液,洗气 D N2( O2) 过量硫粉,燃烧 答案: B 下列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A制取 CO2 B制取氢气 C制取氧气 D制取 CO2 答案: C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液态氧 C不锈钢 D医用酒精 答案: B 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用氦气作焊接保护气 B用稀盐酸除水垢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用干冰人工降雨 答案: D 对以下实验
4、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答案: D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C用工业盐腌制蔬菜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答案: D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
5、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 C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4价的是 ( ) A NH3 B NaNO2 C N2O4 D Mg(NO3)2 答案: C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在一定条件下,金属都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答案: B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解释 A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 一氧化碳和
6、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不同 C 用洗洁精容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和氧气反应时,氧气的相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答案: B 下列各组物质在 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 A CuCl2、 NaCl、 K2SO4 B KCl、 Na2CO3、 NaNO3 C NaOH、 Na2SO4、 KCl D KNO3、 H2SO4、 NaCl 答案: D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盐场利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 NaCl外还含有 MgC
7、l2、 KCl和 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变化对 MgCl2和 K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B将卤水加热到 t2 以上,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MgSO4 C盐场利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S(MgCl2) S(KCl) S(MgSO4) 答案: B 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 B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更为广泛 C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铵均属于复合肥料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为六大营养素 答案: B 0.76 g某物质 R与
8、0.96gO2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R +O2 XO2 +2SO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g B R中一定含有 X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生成的 XO2和 SO2的质量比为 11 32 D XO2和 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 C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
9、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有 X、 Y、 Z三种金属,把 Y投入 X(NO3)2溶液中, Y表面有 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把 X投入 Z(NO3)2溶液中,得到 X(NO3)2,溶液质量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 Z Y X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Y X Z C X、 Y、 Z可能依次是: Al、 Fe、 Cu D X、 Y、 Z可能依次是: Cu、 Zn、 Hg 答案: C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空气热胀冷缩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衣柜中的樟脑日久消失 D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降低 答案: A 分类法是学
10、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物质类别不同的是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硫 C冰水 D空气 答案: D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答案: C 填空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1)图中 P点的含义是 _。 ( 2) 40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_乙(填 “”、 “=”或 “ 25 ( 3) AC BE c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 素的是 _。 (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
11、本质区别是 _。 ( 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答案:( 1) C B和 C ( 2) 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 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 3) H+和 OH 结合生成了 H2O 分子 271( 2分 ) ( 1) A、 B、 D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微粒是原子; C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所以此微粒是阴离子 B、 C两粒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故表示的是同种元素 (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
12、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为氢气,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3)由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酸与碱中和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得溶液 Na2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则 100g 该溶液中含硫酸钠的质量为 10g,则溶剂水的质量为 90g; 该溶液中 Na+与水分子的个数比 = : =2: 71 故答案:为: ( 1) C; B和 C; ( 2) 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
13、 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 3) H+和 OH-结合生成了 H2O 分子; 2: 71 ( 1)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是原子,而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微粒 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的微粒是阴离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 2)可以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过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3)由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从构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酸与碱中和的实质;由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数值含义确定溶液中硫酸钠与水的质量关系,完成个数比的计算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_。 ( 2)下列物品所使用
14、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_(填序号,下同)。 (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功能。 ( 4)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_。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 ( 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 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_。 1 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 CO2的质量 1 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2.75 g 56 kJ C 3.67 g 32 kJ 答案:( 1)蛋白质 ( 2) C ( 3)乳化 ( 4) ABCD ( 5) CH4 + 2O
15、2 CO2 +2H2O 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甲烷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放出的热量多。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 (1)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_. (2)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_(用 “甲 ”、 “乙 ”、 “丙 ”及 “ ”、 “ ”或 “ ”表示 ). (3)将 t3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降温至 t1 ,所得溶 液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_(用 “甲 ”、 “乙 ”、 “丙 ”及 “ ”、 “ ”或 “ ”表示 ). 答案: (1)1 2 3 (2)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锦州市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