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声速单位的是( ) A Hz B m s-1 C m D mi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Hz是频率的单位; B、 m s-1即 m/s,是速度的单位; C、 m是长度的单位; D、 min 是时间的单位 所以选 B 考点:声速 点评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 ,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 ,速度的单位是 m/s,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 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 b的半透明纸上,且 a大于 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2、D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 像到小孔光的距离 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所以选 C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蜡烛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射在半透明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烛焰的像; 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有关,若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若像距小于物距,像小于物 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所示,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两次反射的光路如图,可以看到
3、,最后的反射光线 CD与入射光线 AB平行 故选 A 考点 :光的反射 点评:首先知道入射光线射到自行车尾灯上,要经过两次反射;其次,根据自行车尾灯是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两次反射的光路图;由作出的光路选出正确的选项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原理。 C、鸽子在沙滩上的影子是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4、形成的。 D、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选 D 考点:光的传播 点评: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C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光的传播方向
5、是确实存在,为了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实际直线表示,即光线,所以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所以 C正确, D错误 光源是能发光的物体,所以能发光,但不是射出光线,所以 A错误, 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所以 B错误 所以选 C 考点:光线的表示方法 点评:知道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 但难以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表示,这种用一个抽象的 “模型 ”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方法 下列事物,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树下圆形的光斑 B水母 C月亮 D节能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树下圆形的光斑自身不能发光,是
6、小孔成像,不是光源。 B、水母自身能发光,是自然光源。 C、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 D、正在发光的节能灯是光源,但节能灯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考点:光源 点评: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然产生或存在的光源是自然光源 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 A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 B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 C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发出超声波,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能测量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 D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B、声波枪杀人
7、都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C、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发出超声波,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能测量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把手放在喉咙处 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选 C 考点:声的利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基础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实际生活中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大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可知,长笛往返了 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 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 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 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
8、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 所以选 B 考点:声音的特性 点评:通过图形,找出相同的时间内,哪种乐器经过的周期多,哪种乐器振动的快,频率大,音调高对图形正确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棉团塞住耳朵 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 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 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棉团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同时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了 B、打开门窗,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 C、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老师讲话声音大些,不会对噪声有一点影响 所以选 C 考
9、点:防止噪声的方法 点评: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下列关于人听到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他感知声音的 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人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的 C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听小骨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鼓膜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 是通过空气传导使人感知声音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失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他感知声音的,例如骨传声 . 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
10、人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 C、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 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方式 . 所以选 A 考点:声现象 点评:(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给听小骨、耳蜗,传给听觉神经,人就会听到声音 (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 A声音和光均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大 D宇航员
11、在月球上用无线电交谈说明声音是波的形式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情况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D、宇航员在月球上用无线电交谈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 所以选 C 考点:声音的传播 点评:(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 2)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下列现象或事例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
12、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 D雷雨天时, 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 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反射,避免产生回声,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 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树叶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 所以选 C 考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并会利用声音是由物体
13、 振动产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现象 实验题 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2)如果让光线逆着 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F方向射出,这表明: 。 (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o、 30o、 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答案: (1)将纸板 B向前 (后 )折,观察在纸板 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3)
14、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试题分析:( 1)因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将反射光线处即纸板 B向前或向后折时, 均不能接受到反射光线,便可验证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 15、 30、 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 反射角也应分别是 15、 30、 45,不是 75、 60、 45,而 75、 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考点: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点评:( 1)根
15、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 3)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某同学用 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嘴分别对着 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 现象,你认为: ( 1)嘴对 5只瓶口吹气, 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 2) 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 ( 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如图乙所示)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 4)如图所示,有一长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湖北省 黄冈市 年级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