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隋文帝是隋朝开国国君,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有( )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开通大运河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加 A B C D 答案: A 郭沫若题写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答案: B 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 阎立本 颜真卿 吴道子 柳公权 A B C D 答案: C 小华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在甘肃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 A云冈石窟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
2、高窟 D龙门石窟 答案: C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签订和约后,保持长期和平局面 B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 ,并给北宋岁币 C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 D南宋与金议和后 ,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答案: B 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答案: C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答案: B 与汉唐相比,两宋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经济重心南移到江南地区 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 棉纺织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 A B C D 答案: C
3、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宋代,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 “交子 ”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 B C D 答案: A 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 “世界之最 ”是( )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位数字。 答案: D 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
4、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写大唐西域记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答案: D 如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 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正确的是:( ) 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 B C D 答案: D 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 581年 B 589年 C公元前
5、 589年 D 605年 答案: B 温总理说: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 “国之命在人心 ”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答案: C 下列有关 “贞观之治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保证 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答案: D 旧唐书称: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南通市 小海 中学 初一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