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综合实践( 10分) 胡锦涛同志在 2006年 3月 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 “八荣八耻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具体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如果学校为此组织一个上街宣传活动,请你在黑体字表达的内容中选择中一个方面,作
2、为你宣传的主题,写出 100字左右的宣传用语,语言力求简洁生动。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任何错误的一项是( ) A心有灵犀鞠躬尽瘁有益身心( y)癖嗜( p sh) B磨顶放踵废寝忘餐掮客术( qin)泱泱然( yng) C简明厄要危言耸听猝然长逝( c)临帖( ti) D专心致志销声匿迹优胜劣汰( li)踌躇( chu ch) 答案: D( 2分) A项:癖嗜 p sh B项:摩顶放踵 C项:简明扼要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25分) 惟有少年心 昝圣骞 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 “刺啦
3、 ”一阵响。 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摩着它的苍老。天青色的封面泛灰得很厉害,边角都磨成了弧型,突得盖不住下面的书页。封底已经没有了,两根锈光了的书钉还在坚持。几道灰白的褶痕上,模糊的 “昝圣骞 ”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 10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才,五岁就进了妈 妈担任校长的小学里。那时的农村小学还是五年制,十岁小学毕业已经不慢了。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
4、踪迹。 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有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 翻动新书时 “哗哗 ”的响。我不敢用力,却又很想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九年前的心。一页页 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 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 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就压在课本上。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还记得,当时是很在意有没有把老师的讲解完整记下来,所以也不管盖没盖上课文,只是急速地写。我那时
5、大概属于 “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 学过了。其实到了现在对这些课文仍然愚钝得很,何况那时年幼呢?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那是哪里懂得这些文字含义的深邃?老师说好,就用打着圆圈的线画了出来,当堂背得滚瓜烂熟却也不认为有多好。 当众朗读,是那是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
6、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 “出风头 ”,投 入感情也没有人认为是 “做作 ”。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 “羞 ”滋味,所以在一群很 “老成 ”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 “眉飞色舞 ”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印象颇深的倒是两位老师的朗读。 “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这是一位吴姓老师的朗读,语调里淡淡的忧伤和略带忧郁的眼神,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 ”疾言厉色、煞有介事。我记住了这位姓潘的语文老师,也记住了贾雨村的虚伪。 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 显的区
7、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 “朱批 ”。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记得在学生中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学生用红笔是对老师的不敬,不能用红笔写人名。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相比规规矩矩、老成持重的蓝、黑色,红色自然醒目得许多。 纸上醒目换种颜色就行,人生的醒目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忽 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想我以前哪里是个能在板凳上安安稳稳一坐四十分钟的孩子
8、!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就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 的童年了。 童年依依,昔我往矣,童心邈邈,今我来思。 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选自散文 2008年第 2期) 【小题 1】 .给下列
9、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2分) 尽 量( ) 烙 印( ) 愚 钝( ) 煞 有介事( ) 【小题 2】 .请就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加点的句子进行赏析。( 3分) 【小题 3】 .作者为什么认为 “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 ”?请结合文章第 3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 3分) 【小题 4】 .快乐的往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当时读过的课本上找出了哪些童年踪迹?( 4分) 【小题 5】 .作者既然说 “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 羞 滋味,所以在一群很 老成 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就应该对自己 “眉飞色舞 ”的朗读记忆犹新,而他却说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深刻
10、的倒是两位老师的朗读,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两位老师的朗读有什么特点?( 4分) 【小题 6】 .文章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7】 .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童年学习生活的几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少年心:有对文章 囫囵吞枣的茫然,有对含义深邃的文字的不解,有语文课上当众朗读的快意,还有老师眼皮底下的快活 请结合你的童年体验,谈一谈你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学习生活片段?( 5分) 答案: 【小题 1】 jn lo y sh 【小题 1】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把旧书中的内容比做波澜不惊的大海,表现了作者回忆过去时新潮的澎湃。( 3分) 【小题 1】作者 5岁入小学,又跳
11、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中学。正常学龄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作者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了初中。( 3分) 【小题 1】课文的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压在课文上。 深邃的句子(老师说好的句子)用打着圆圈的线画出来。 师生的当众朗读。 写在书中的自己的颜色都是蓝色黑色的。 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成为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 (每点 1分,共 4分) 【小题 1】用意:用自己眉飞色舞的朗读衬托老师令人难忘的朗读,有力地突出了老师的朗读给我的印象颇深,产生的影响之大。( 2分) 特点:吴老师 语调里淡淡的忧伤和略带忧郁的眼神让人记忆犹新。潘老师 以疾言厉色、煞有介事的特点表现贾雨村
12、的虚伪。( 2分) 【小题 1】点明文章主旨:对童年的怀 念,对 “无处寻,惟有少年心的感慨。 ”( 2分) 扣题,与文题 “惟有少年心 ”相照应。 【小题 1】结合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 【小题 2】此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和把握。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小题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细读第 3自然段的内容,把握关键词句。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 的概
13、括能力,通读全文,找出发生的 4件事即可。 【小题 5】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把握关键词句,划出来,分析提炼即可。 【小题 6】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小题 7】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言之成文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上枢密韩太尉书回答问题。( 8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 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初二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