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4分) 似水流年,岁月在身后淡去,身边的繁华令我们忘了诗情画意。还有多少人会在落叶飘零时感伤?又有多少人会在花前月下 m( )然回首? 子夜,提一壶清茶,独上月台,点一盏寂寞,盈一季清辉,思绪飘渺,心在徜徉,徜徉于这夜的沉寂。 仰望碧空,丰盈晶润,静美如昔,却已物事人非。一束束伤感的情 愫 ( )在这个月夜里缓缓升腾,空气中 弥 ( )漫着丝丝愁绪,月不圆人亦不圆 【小题 1】给划线字注音。( 3分) 情 愫 弥 漫 【小题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字应为 字。(
2、 1分) 答案: 【小题 1】 s m 【小题 1】事 是 【小题 1】本题考查根据汉字写拼音的能力。要求学生加强对拼音与汉字的实记。 【小题 1】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正确的字即可。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7分) 学校学生会正在筹办一次以 “赞美华夏文化 ”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筹办过程中你要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准备用的开场词。主持人请你在横线位置帮他写出排比句 的最后一句。 老师们,同学 们:大家好!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爱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庐山瀑布;我爱那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的泰山极顶;我爱那 “奔流到海不复归
3、 ”的九曲黄河;我爱那 “两岸猿声啼不住 ”的长江三峡;我爱那 “秦时明月汉时关 ”的古朴塞北;我爱那 “日出江花红胜火 ”的秀丽江南 我爱这些被诗文歌咏的景致,但我更爱诗文所表达的情怀。我从诗文中学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献身精神;学到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的超脱与豁达;学到了 。朋友:就让我们一起启程,踏上欣赏华夏文化的快乐之旅吧。 【小题 2】下面文字是老师准备向学生讲的一段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3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
4、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亲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右逢源。 【小题 3】下面是主持人要 用的结束语,开头选哪一句领起下文众说纷纭,请你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 2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有孔孟老庄滋育华夏;唐朝宋代,诗人词家,浩繁如星辰,有李杜苏辛光耀神州;明清之时,小说大成,精彩似锦绣,有罗施吴曹扮靓文坛。美哉,中华文化!壮哉,华夏文明! A古往今来
5、,骚人墨客留其名 B历史匆匆,帝王将相今何在 C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为人类奔涌的诗情而赞叹 D追寻中国文化史的足迹,我们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答案: 【小题 1】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凛然正气。 【小题 1】通过分类整理进行积累,恰当自如运用古诗文。 【小题 1】 D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补内容符合要求即可。(答案:不是唯一的,表达可不同,但要扣住思想情怀,形式对内容有瑕疵减 1分。) 【小题 1】本题考查概括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围绕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扣住 “分类整理 ”“积累 ”“运用 ”等关键词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实践题。所选句子一
6、定要符合活动的主题。 选择题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 的小房子里。 。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 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 小房子是金色的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 不假思索 的人称为 “书橱 ”,也有人称这种人为 “书虫 ”、 “书迷 ”、 “书呆子 ”。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 动,以至情不自禁地 拍案叫绝
7、 。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 死得其所 。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 居高临下 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C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三年来的 “旅游兴市 ”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小题。( 20分) 阅读就是阅世 1978年 ,我 16岁 ,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 ,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 。所以 , 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 ,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 ,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 ,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 ,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 ,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 ,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 ,可以乐至沉酣 ,又转生悲凉 ;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 , 可以忧郁入深 ,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 ,难以言说。 今天的孩子 ,二十多岁了 ,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
9、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 ,就问 :写一些这样的文字 ,有什么意思 还有 ,像罗曼 罗兰这样 ,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 ,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 的安排呀。 其实 ,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 ,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 ,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 ,与自己交谈。这一点 ,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 特别是 ,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 ,并因这种不及 ,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 (通 常是快读速读 ),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 (通常是戏说歪说 ),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 ;杜
10、威视读书为探险 ,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 ;笛卡尔说 “读杰出的书 籍 ,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 ,这些 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 ,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 匮乏 ,而这种贫薄与匮乏 ,又必定 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但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应该相信 ,总有一个时刻 ,人们得安静下来 ,为人生的意义而苦 恼。总有一天 ,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 ,并由衷地体会到 ,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 ,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契合着个人的经历 ,最近曾再读但丁 ,神曲 “地狱篇 ”的第一段说 :“就在我们人生
11、的中途 ,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 ,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 ,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 ,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 ,读神曲 本身 ,就是 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很朴素的道理 ,因为阅读就是阅世 ,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作者汪涌豪 ,有删改 ) 【小题 1】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2】作者在第 段说 “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 ”。精读本段 ,写出 “令人担忧 ”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分) 【小题 3】文章第 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 “阅读就是阅世 ”,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结合你的阅读
12、,举例具体谈谈你的体会。( 5分) 【小题 4】作者说 :“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 ,可以乐至沉酣 ,又转生悲凉 ;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 局 ,可以忧郁入深 ,又反为旷达。 ”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 “一个情节 (细节 )”或 “一个人物 ”,叙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认识的变化。 (不少于 80字 )( 4分) 【小题 5】温家宝总理说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 ,但读书可以改变人 ,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结合 “读书可以改变人 ”这句话 ,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任选一句 )( 4分) (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 ,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2)读杰出的
13、书籍 ,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 )句 : 答案: 【小题 1】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观点,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小题 1】 (1)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 (2)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小题 1】每次与经典相遇 ,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 ,与自己交谈( 2分)。 【小题 1】示例 1:永远忘不了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当我读到她睡觉时摆出的 “大 ”字的睡姿时 ,不禁暗笑她的粗俗。但读到长妈妈特意为少年鲁迅买的山海经时 ,再回想那个 “大 ”字的睡姿 ,她的粗俗在我脑海中变成了淳朴和率真。示例 2:走进唐僧的情感世界 ,我的情感也随之如波澜般起伏。当
14、我读到他三次被白骨精的化身迷惑 ,驱赶悟空时 ,内心充满气愤。而读到他为深受苦役折磨的众和尚落泪、为小孩子被当作药引落泪时 ,又被他善良仁厚的性格深深感动。取经成功 ,不仅靠坚韧的毅 力 ,还要靠悲天悯人的情怀。 【小题 1】示例 1:理解 (1)句。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人生的探险 ,一次世事的游历。在阅读中我们探寻新的世界 ,开阔眼界 ,丰富自己的灵魂 ,这样我们将进入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示例 2:理解 (2)句。阅读经典书籍 ,如同与那些杰出人物倾心交流 ,聆听他们的教诲 ,从而了解社会 ,了解人生 ,学会做人 ,学会处事。 【小题 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引用的作用。议论文 运用引用的作用一
15、般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许多孩子的阅读现状来提取 “令人担忧 ”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以及根据所提取的信息谈感受的能力。谈体会时要具体写阅读某一篇文章的感受才行。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的主旨以及四部名著中的任 “一个情节(细节 )”或 “一个人物 ”来谈类似的情感或认识的变化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谈句子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 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3分) 用善良做底色 松 韵 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
16、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 ”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 “别拿了,我不买丝棉。 ”父亲止住了他, “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 和! ”“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 ”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 “你一定饿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盐城市 湖区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