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8.2盲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8.2盲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8.2盲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8.2盲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中的八边形是一个正八棱柱的俯视图,如果要想恰好看到这个正八棱柱的三个侧面,在图中标注的 4个区域中,应该选择站在( ) A B C D 答案: B 本题角度比较新颖,从 三个角度来看都只能看到正八棱柱的侧面,只有在 的位置上才能看到三个侧面 解: 的角度能看到 4个侧面; 从 的角度也只能看到两个侧面, 的角度只能看到一个侧面 只有 的角度才能看到三个侧面 故选 B 当你站在博物馆的展览厅中时,你知道站在何处观赏最理想吗?如图,设墙壁上的展品最高点 P距地面 2.5米,最低点 Q 距地面 2米,观赏者的眼睛
2、F距地面 1.6米,当视角 PEQ 最大时,站在此处观赏最理想,则此时 E到墙壁的距离为( )米 A 1 B 0.6 C 0.5 D 0.4 答案: B 可根据切割线定理得出 HE2=HQ HP, HE=x,然后根据 PR=2.5m, QR=2m,HR=1.6m,进而求出 HE 解:由题意可知:据 PR=2.5m, QR=2m, HR=1.6m, HE=x, HQ=QRHR=0.4m, PH=PRHR=0.9m, HE是圆 O 的切线, HE2=HQ HP, x2=0.40.9 解得: x=0.6 故选: B 如图,李老师视线的盲区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2排 B第 3至第 9排 C第 1排
3、至第 2排 D第 2至第 3排 答案: C 李老师的盲区即为视线被遮挡的部分,可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出李老师视线遮挡部分的排数 解:如图,李老师的盲区如图: 所以第 1、 2排都在李老师的盲区内, 故选: C 如图,是一座建筑物的平面图,其中的庭院有两处供出入的门,过路的人可以在门外观看但不能进入庭院,图中标明了该建筑物的尺寸(单位:米),所有的壁角都是直角,那么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面积是( ) A 250 B 300 C 400 D 325 答案: D 首先根据过路的人可以在门外观看但不能进入庭院,找出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部分,再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求出关键点的长度,从
4、而解决问题 解:如图 1:连接 BK,并延长到 D,连接 AW,并延长到 E,连接 AB, DE,作 CG DE, CR AB, 根据图上所标数据可知: AB=40, DE=20, BX=KX=10, KE=DE=20, RG=30, AB: DE=RC: CG, CR=20, CG=10, S CED= 2010=100, 矩形 EJYD面积为: 2010=200, 如图 2: EAB= EBA=45, AB=40, AE=BE=20 , 在 Rt AEF中, EF=20, HE=10+15=20=5, CDE BAE, , 即 , CD=10, S COD= CD HE= 105=25,
5、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面积是: 200+100+25=325 故选 D 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 “沉 ”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 ) A汽车开的很快 B盲区减小 C盲区增大 D无法确定 答案: C 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 “沉 ”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说明看到的范围减少,即盲区增大 解:根据题意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 “沉 ”下去的建筑物实际上是到了自己的盲区的范围内 故选 C 人离窗子越远,向 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B 根据视角与盲
6、区的关系来判断 解:如图: AB为窗子, EF AB,过 AB的直线 CD, 通过想象我们可以知道,不管在哪个区域,离窗子越远,视角就会越小,盲区就会变大 故选 B 如图所示,课堂上小红站在座位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老师观察小红身后,盲区在( ) A ABE B CDE C四边形 ABDC D CEF 答案: B 根据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看图解决 解:由图可知: A视点的盲区应该在三角形 CDE的区域内 故选 B 如图,在房子屋檐 E处安有一台监视器,房子前有一面落地的广告牌,那么监视器的盲区是( ) A ACE B ADF C ABD D四边形 BCED 答案: C 根据盲区的定义,
7、视线覆盖不到的地方即为该视点的盲区,由图知, E 是视点,找到在 E点处看不到的区域即可 解:由图片可知, E视点的盲区应该在 ABD的区域内 故选: C 多媒体教室呈阶梯形状或下坡的形状的原因是( ) A减小盲区 B增大盲区 C盲区不变 D为了美观而设计 答案: A 多媒体教室呈阶梯或下坡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 解:多媒体教室呈阶梯或下坡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 故选: A “站得高,看得远 ”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 A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增大 B盲区增大,视野范围减小 C盲区增大,视野范围增大 D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减小 答案: A 视角增大,看到的范
8、围扩大站得高,视角增大,盲区减小 解:站得高,看得远说明了视角增大,盲区减小即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增大 故选 A 头灶中学四楼报告厅呈阶梯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小盲区 B盲区不变 C增大盲区 D为了美观 答案: A 报告厅呈阶梯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 解:报告厅呈阶梯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 故选: A 如图,为两残墙与小明所在的位置 A 的俯视图,则 表示小明的( ) A视点 B视线 C盲区 D很难划定 答案: C 根据图形,利用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即可得到 表示小明的盲区 解:由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得到 表示小明的盲区 故选 C 下列事例中,属
9、于减少盲区的有( ) 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 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 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 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视线到达不了的区域为盲区,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大,盲区越小,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解: 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 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眼睛的视野变小,增大了盲区,故错误; 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 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视野范围没变化,盲区没有减小,故错误 综上可得 正确 故选 B 关于盲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青 初中 数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 8.2 盲区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