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水银 C黄铜 D钢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A、硬铝是指铝合金中以 Cu为主要元素的一类合金,错误;B、水银为单质,不属于合金,正确; C、黄铜含有铜和锌,所以黄铜属于合金,错误; D、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属于合金,错误。 考点:考查合金的概念。 用 0 1 mol/L的 Na2SO3溶液 30 mL,恰好将 210 3 mol XO4 还原,则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4 B 3 C 2 D
2、 1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n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的电子守恒可知, 0 03L0 1mol/L( 6 4) 210 3mol( 7 n),解得 n 4。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有关计算。 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Al Al2O3 Al(OH)3 NaHCO3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虽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但为单质,不符合题意,错误; 为两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正确; 为两性氢氧化物,与酸
3、反应: Al( OH)3+3HCl=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 Al( OH) 3+NaOH=NaAlO2+2H2O,正确; 为弱酸的酸式盐,与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也能与碱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正确。 考点:考查 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钠的重要化合物。 试管中充满某气体后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试管中立即充满液体,结果如图所示,该试管中原来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溶解度很小,不能完全反应,试管内压强减小,水位上升,但不充满整个试管,错误; B
4、 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试管内压强不变,水位不变,错误; C NH3极易溶于水,全部溶于水,试管内压强为零,试管中立即充满液体,正确; D Cl2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但溶解度很小,不能 完全反应,试管内压强减小,水位上升,但不充满整个试管,错误。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 在实验中,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 D氨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于强酸和强碱,但不会溶于氨水,所以在实验中,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氨水。 考点: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下列事
5、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 (括号中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脱水性 )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 (氧化性、酸性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 (不挥发性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则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表现的是浓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 H、 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蔗糖与
6、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表现 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某些与浓硫酸不反应的酸性或中性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错误。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 C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错误; B过氧化钠能和水以及 CO2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正确; C氧化铁为红棕色,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正确; D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常
7、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 将相同质量的两块铜片分别和浓硝酸、稀硝酸 (两者均过量 )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 HNO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 Cu+4HNO3(浓) =Cu( 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 =3Cu( NO3) 2+2NO+4H2O 。 A、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浓硝酸比稀硝酸反应速率快,错误; B、由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8、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浓硝酸消耗的物质的量多,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知,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错误; D、根据方程式知,铜元素的化合价均由 0价变为 +2,1mol铜参加反应转移 2mol电子,相同质量的铜与过量浓、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错误。 考点:考查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为蒸发装置,可用来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错误; B为蒸馏操作,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错误; C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物质,正确;
9、 D为洗气装置,可用来除去气体杂质,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及其实验装置。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 “蓝天工程 ”得到了全民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 “蓝天工程 ”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SO2污染,有利于 “蓝天工程 ”的建设,正确; 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
10、尘的污染,正确; 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利于 “蓝天工程 ”的建设,正确; 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 “蓝天工程 ”建设,错误。 考点:考查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属于纳米级( 1 100 nm)的是 A Fe(OH)3胶体 B Fe(OH)3沉淀 C FeCl3溶液 D碘水与 CCl4溶液振荡后的混合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胶体粒子直径在 1 100nm之间,正确; B、沉淀属于浊液分散系,粒子直径大于 100n
11、m,错误; C、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错误;D、碘水与 CCl4溶液 振荡后的混合液,属于浊液,粒子直径大于 100nm,错误。 考点:考查分散系分类中粒子直径的大小判断。 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 0 2 mol L Na+、 0 4 mol L Mg2+、 0 4 mol L Cl,则 SO42为 A 0 1 mol L B 0 2 mol L C 0 3 mol L D 0 4 mol L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 0 2mol/L Na+、 0 4mol/L Mg2+、 0 4mol/L C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有 2c( Mg2+) +c( Na+) =c( C
12、l-) +2c( SO42-),则 2c( SO42-) =2c( Mg2+) +c( Na+) -c( Cl-) =20 4mol/L+0 2mol/L-0 4mol/L=0 6mol/L,所以 c( SO42-) =0 3mol/L。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 A Al3+、 NO3、 K+、 SO42 B Ca2+、 H+、 CO32、 AlO2 C OH、 SO42、 NH4+、 Al3+ D Fe3+、 Mg2+、 NO3、 Cl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Al3+、 NO3-、 K+、
13、SO42-为无色溶液,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 B、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氢离子反应;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错误; C、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铝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错误; D、铁离子为浅绿色离子,不满足溶液为无色溶液的条件,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 + 6H+ 2Fe 3+ +3H 2 B NaHCO3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 OH + HCO3 CO32 + H2O C钠和冷水反应 Na 2H2O Na+ 2OH- H2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14、Al3+ + 4NH3 H2O AlO2 + 4NH4+ 2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B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 + HCO3- H2O + CO32-,正确; C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 D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故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硫酸 B烧碱 C盐酸 D氢氟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酸 和二氧化硅不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错误;B、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但反应缓慢,生产的硅酸钠和二氧
15、化硅难以分离,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错误; C、盐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错误; D、氢氟酸与二氧化硅易反应,生产四氟化硅气体,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正确。 考点:考查二氧化硅的性质。 下列一步转化中,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SiO2Na2SiO3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 Na2O2可与水反应生成 NaOH, Na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须加入氧化剂,错误; C N2NH3, 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错误; D NH3NO, N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
16、化剂,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SO2 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是与某些有机色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该无色物质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正确; B、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质氧化生成稳定无色物质,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 C、 CO2 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错误;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质氧化生成稳定无色物质,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漂白性原理以及特点的判断
17、。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 Cl2进行消毒杀菌 B用 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气通入水中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细菌,正确; B SO2漂白原理是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该无色物质受热或在体内会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硫,错误;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CaCO3)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从而洗净瓶胆,正确; 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正确。 考点: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甘肃省 白银市 会宁县 中高 上学 期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