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糖原和纤维素都只含有 C、 H、 O三种元素 B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CO2和 H2O C胆固醇与维生素 D都属于脂质,具有调节功能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答案: B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是( ) A蚕豆的花药 B马蛔虫的卵巢 C蚕豆的根尖 D马蛔虫的受精卵 答案: A 试题分析:蚕豆的根尖细胞和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故 C、 D错。卵原细胞能进
2、行减数分裂,但不能进行完整的减数分裂,所以马蛔虫的卵巢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故不能选 B项。精原细胞能进行完整的减数分裂,所以蚕豆的花药最适合观察减数分裂,答案:就选A项了。 考点: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观察减数分裂观察选材的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利用雌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特点去判定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 “假说 演绎 ”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出现 3 1的性状分离比 ”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 “F1( 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 2种配子( A: a=1: 1) ”属于推理内容 C “决定相对性状
3、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属于假说的内容 D “测交实验 ”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出现 3 1的性状分离比 ”是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故 A项错。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推理出 F1( 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 2种配子( A: a=1: 1)。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又设计了 “测交实验 ”, “测交实验 ”是对推理过程
4、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考点:本题考查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果蝇灰身( B)对黑身( 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代的雌雄个体再交配产生 F2代,让 F2代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 F3代。那么 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 3 1 B.5 1 C.8 1 D.9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F1的基因型为 Bb, F2的基因型为 BB、 Bb、 bb。让 F2代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即让 BB与 Bb的个体自由交配,其中
5、 BB占 1/3, Bb占 2/3。 F3代中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2/31/22/31/2=1/9,灰身果蝇的比例为 1-1/9=8/9,则 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8 1,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及能否正确运用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去推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水稻高秆( A)对矮杆( a)为显性,抗病( B)对感病( 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 Aabb的水稻与 “某水稻 ”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 “某水稻 ”的基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6、C aaBb D aa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子代中高秆:矮 杆 =( 3/8 + 3/8 ):( 1/8 + 1/8 ) = 3 : 1,所以亲代应为 Aa与 Aa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 =( 3/8 + 1/8 ):( 3/8 + 1/8 ) = 1 : 1,所以亲代应为 Bb与 bb进行测交。已知一个水稻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则 “某水稻 ”为 AaBb,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通过圆饼图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用
7、光学显微镜 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图是图中 a组合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组合视野最暗 B d组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C b组合比 c组合看到的细胞数少 D由 a组合转变为 c组合进行观察时 ,应先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镜镜头离载玻片越远,说明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 a条件下视野最亮故 A项错。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装片中材料的范围越小,图 2是图 1中 a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物象偏向视野的右下方,在 d条件下观察的范围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故 B
8、项正确。 b条件下比 c条件下的物镜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更多则 C项错。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原则是 “偏哪移哪 ”,图 2中的物象偏向右下方,为了将物象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所以 D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显微镜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实验中往往需要用到某些试剂,使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对应关 系中,不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蓝色 B斐林试剂 还原糖 砖红色 C甲基绿 DNA 绿色 D重铬酸钾 酒精 灰绿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
9、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故 A项错。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则 B项正确。 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故 C项正确。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发生颜色反应,变成灰绿色,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蛋白质、还原糖、 DNA、酒精的鉴定知识,属于容易题。 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 B为葡萄糖,则 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 C为 RNA,则 B为核糖核苷酸, A为 C、 H、 O、 N C若 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 B可能为氨基酸 D若 B为脱氧核苷酸,则 C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 答案: A
10、BD 试题分析:若 B为葡萄糖,因为 C为生物大分子,则 C在动物细胞中应为糖原,故 A项错。若 C为 RNA,则 B为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 C、 H、 O、 N、 P,故 B项错。若 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 C是蛋白质,那么 B为氨基酸,则 C项正确。若 B为脱氧核苷酸,则 C为 DNA, DNA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和染色体中,故 D项也错。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蛋白质、糖类、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各选项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有关 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TP中的 A代表腺嘌呤
11、, T代表 3个, P代表磷酸基团 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 ATP C 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是一种可逆反应,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D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ATP中的 A代表腺苷, T代表 3个, P代表磷酸基团,故 A项错。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可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以重复利用,能量不可以重复利用,所以 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合作用中的光能,也可以来自于呼吸作用中的化学能, ATP中的
12、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等, ATP中的能量也可转化为化学能,如物质合成等。 考点:本题考查了 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 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关于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 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 CO2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有无 O2、培养液浓度等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答案: AB 试题分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的实验中需要将葡萄糖
13、溶液煮沸,目的是为了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 O2故 A项正确。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 CO2,是为了避免空气中 CO2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 CO2产生干扰,故 B项正确。有无 O2是实验中的自变量,而不是无关变量则 C项错。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 CO2,所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应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属于 D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验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 出正确的结论。
14、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 c-Myc、 Klf4、 Sox2和 Oct-3/4这四种转录因子(一些多能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纤维母细胞,可产生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的多功能 ips细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携带关键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纤维母细胞 B当纤维母细胞高度分化后,可推测 Oct-3/4基因不会表达 C细胞凋亡是 c-Myc、 Klf4、 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多功能 ips细胞分化程度比皮肤纤维母细胞分化程度低 答案: BCD 试题分析:携带关键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皮肤纤维母细胞,故A项错。由图可知, Sox2和 Oct-3/4有利于皮
15、肤纤维母细胞变为多功能 ips细胞,多功能 ips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故若细胞处于分裂状态,可推测 Oct-3/4基因得以表达,则 B项正确。由图可知, c-Myc、 Klf4、 Fas等基因表达,皮肤纤维母细胞程序性死亡,故 C项正确。细胞分裂能力越强,分化程度越低,故多功能 ips细胞分化程度比皮肤纤维母细胞分化程度低,则 D项正确。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
16、基因 (A和 a、B和 b)控制,其中 A、 a位于常染色体上。图为性染色体简图, X和 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图中 片段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 (图中的 和 片段 ),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图表示色素的形成过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4种 B蓝花雄株的基因型是 AAbb或 Aabb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X与 Y染色体能联会的区段是 D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 F1都开紫花, 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 3/16 答案: CD 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紫花植株至少有一个 A基因和一个 B基因表达,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
17、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Y、 AaXBY,故A项错。蓝花雄株的基因型是 AAXbY、 AaXbY,故 B项错。 区段是 X与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该区段会发生联会,则 C项正确。依题意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 aaXBXB、 AAXbY, F1的基因型为 AaXBXb、AaXBY, 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 3/41/4=3/16,所以 D项正确。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比较、分析图 1、图 2,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等方法对选项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
18、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 B癌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变小,物质交换能力更强 C衰老细胞和癌变细胞的形态都可能发生改变 D在个体发育中,细胞衰老和癌变都对机体有害 答案: C 试题分析: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故 A项错。相对表面积与物质交换能力呈正相关,癌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变小,物质交换能力变弱故 B项错。细胞衰老和癌变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均有可能发生变化,故 C项正确。细胞癌变对机体是有害的,而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故 D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衰老和癌变
19、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 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分别用免疫球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和 ATP合成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浆细胞、成熟红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 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 “+”表示可以形成杂交分子, “-”表示不能形成杂交分子)。对表中 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探针 细胞总 RNA 免疫球蛋白基因 血红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ATP合成酶基因 浆细胞 + - - 成熟红细胞 + + 胰岛细胞 - + + A 处为 “+” B. 处为 “+” C. 处为 “-”
20、D. 处为 “-” 答案: C 试题分析:成熟红细胞中的免疫球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均未得到表达,均未转录得到相关的 RNA,所以 和 处为 “-”故 C项正确。胰岛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基因未得到表达,未转录得到相关的 RNA,所以 处为 “-”。 ATP合成酶是各种细胞新陈代谢必需的酶,所以浆细胞中的 ATP合成酶基因转录得到相关的RNA,所以 处为 “+”。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通过分析表格来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环状多肽由 39个 氨基酸形成,其中含有 4个谷氨酸( R基为一 CH2一CH2
21、一 COOH),则该多肽( ) A有 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 5个游离羧基 D最多有 36种氨基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环状多肽含有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应为 39个故 A错;由于不知道氨基酸的 R基是否含有氨基,因此可能没有游离的氨基,故 B正确;由于不知道其他的氨基酸的 R基,因此只能说至少含有 4个游离羧基故 C错;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为 20种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特点和脱水缩合过程中有关肽键的计算,还考查了环状多肽的特殊情况下相关知识。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
22、贮存大量的 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有关该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泡内 Na+的大量贮存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B液泡内 Na+参与调节渗透压,大量贮存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 C该现象说明,植物通过维持正常 pH来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D该现象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液泡内 Na+的大量贮存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促进水分的吸收说明 Na+通过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使根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土壤溶液;虽然无机盐具有维持 pH的功能,但此题无信息与此有关;盐生植物能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正常生长,说明其在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是与其
23、生存环境相适应的。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关植物内环境稳态、细胞中无机盐离子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 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 1 3表示 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大量能量主要用于合成 ATP B图 2中与受体蛋白结合的只能是特定的信号分子,体现了生物膜的识别功能 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图 3中合成的 ATP D图 1 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苏省 淮安市 中高 三年级 第一次 调研 测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