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福建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福建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福建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中的条幅是 2008年 5月 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天下为主,君为客 ”,依据所需可知是黄宗羲,所以 B黄宗羲正确。李赞 主要是批判孔子;顾炎武主要是经世致用;王夫之主要是唯物论思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黄宗羲 我国书法艺术渊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下
2、列书法的种类依次是( ) A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 B行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C行书 篆书 草书 楷书 D草书 篆书 行书 楷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图一行云流水应该是草书, 图二笔画圆匀,是篆书;图三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 行书;图四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是 楷书,所以 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 “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
3、暂准通市。该逆既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 “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 ”中 “赏借 ”的用词, 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传统夷夏思想,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外交观念 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 其后 的努
4、力有( ) 实现国共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提出 “新三民主义 ” 确定 “三大政策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说明孙中山已经深刻觉察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此孙中山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努力进行新理论探索,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积极展开与共产党的合作,效仿俄国革命,所以 两项符合题意要求, 发生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1912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局限 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
5、及运作方式产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 A伏尔 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原则就是分权原则,而把分权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是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原则,有效的制约专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 “高明 ”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 助传统文化外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6、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本题要注意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时思想宣传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康有为则是借儒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 所以 D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特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某杂志举办 “十个人类有史以最伟大的国家 ”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 ) 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起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 “西方文明 ” A B C D
7、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出现于该地;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古代罗马文化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但不能理解为创造现 西方文明,排除 ,所以 D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
8、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 “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而绵祸八十年 ”可知,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所以 C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明清之际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商品
9、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所以 C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孟德斯鸠曾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可知,自由式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就没有自由了,所以 B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
10、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 ,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长达 30年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才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含义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
11、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 ”指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学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A时间是 17世界; B是 19世纪初期;根据题干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可知是量子理论,所以 C正确。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量子论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 “原应叹息 ”;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 ”、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 ”,其谐音为 “千
12、红一哭 ”“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通过题干材料中 “原应叹息 ” “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可知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和反映,所以 A现实主义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现实主义 1923年,胡适撰文说: “这三十年,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 “名词 ”应该是( ) A变法 B革命 C科学 D民
13、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胡适的意思是 30年( 1893-1923)来为中国人最广泛接受的什么。近代中国各新政治势力不管其主张有多么不同,但都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故科学最受推崇,所以 C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科学 下列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宇宙观的认识,发挥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指导作用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
14、。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四副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新文化运动。这四次思潮共同的作用是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作用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 “新政 ”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 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注意理解题干,所给出的情境的时间是民国二年,那时清王朝已
15、被推翻,但农村还出现这种感激皇恩为内容的春联,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即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尤其是对农村的影响不大,故 C 正确。 A 项表述违背史实,袁世凯在 1915年才称帝。 B项时间不符,民国二年清王朝已被推翻。 D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局限性 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 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
16、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 “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 文化带的上空。 ”可知,晚清时期,由于封建势力强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中国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深入宣传。所以 C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缺陷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 “循序渐进 ”, “学思并进 、“慎思审择 ”等原则,由此可知( )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C该书
17、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抓住关键词 “南宋、 “循序渐进 ”、 “慎思审择 ”,这是朱熹区分了教 育的“小学 ”和 “大学 ”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故选 A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 围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 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 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 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 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答案: C
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 A项造纸术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 B项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项表述错误。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1956年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 “大跃进 ”运动的推动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 “双百 ” 方针的实施 D “两个凡是 ”思想禁锢的打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 1965年时间可知 “双百 ” 方针的实施正确; A的时间是 1958年; B不符合史实; D时间是文革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段时间。 考点:现
19、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胡适评价 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 “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可知 D 是梁启超的思想,他在变法通议 中阐述开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 A是新文化运动; B是辛亥革命; C是康有为的。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 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 “旦角 ”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 A 不正确,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B 项中的 “可靠 ”表述不严谨。 D 项中的时间 “乾隆年间 ”不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故选 C,梅兰芳是旦角擅长,被称为四大名旦之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 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戏曲( 京
21、剧)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 “仁政 ”学说 B墨子的 “兼爱 ”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 “齐物 ”观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可知不实行仁义,而主张改革,所以是法家思想,所以 C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韩非子 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他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
22、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理论( 1927-1936) 。而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出现大革命时期,排除 A。 C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1;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7 年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 民
23、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中国的民主革命阶段是从 1840-1949,中间以 1919为分界线,又分为新和旧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是物产阶段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时间是 1949-1956.所以三大改造符合,它是 1956年, A是 1911; B是 1924-1927; C是1946-1949.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2009 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 150 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福建 厦门市 第二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