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4年,晋城城市形象广告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广告词是 “晋善晋美,尽在晋城,太行山国家公园欢迎您 ”。山西省的简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下列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
2、 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历程。依据所学, 是 1949年4月的解放南京; 是 1935年的长征时期; 是 1927年秋收起义; 是 1921年 7月中共的成立。故先后顺序是 ,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 重大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一首民谣: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该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所学,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领导人进取心逐渐衰退,最后出现了
3、 “天父杀天兄 ”的悲剧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失败。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太平天国运动 转折点 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 观此 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依据所学及材料 “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 则贼中不为无人 ”等信息可知应是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4、、求民主的潮流 太平天国运动 纲领 下面是小满同学的课堂笔记,他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应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新中国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及笔记的 “性质 ”及 “评价 ”的内容来看正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性质及评价 下列 “国 ”字的写法,最有可能出现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故出现了 “国 ”的各种写法,以体现这一观点,其中最符合 “主
5、权在民 ”这一观点的应是 C。所以应选 C 考 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下列标语出现的时期明显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革命。依据所学可知, A、 C、 D从内容上来看,都属于十年对峙时期的; B是抗战时期的。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民主革命的历程 特点 中国的某些城市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其中北京的天安门能直接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古代专制帝王的权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主革命。解答此题可用
6、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 国民党政府的覆灭的标志是 1949年 4月 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占领总统府,故含有此项军营排除。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民主革命的历程 重大历史事件 1954年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此中国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开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 D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政协。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这时的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政权,共同纲领也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 1954年
7、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的制定,这一局面得以结束。所以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与人大制度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人民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C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届人大。从图片的时间 “1953年 ”可知,正是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前夕,全国各地选举人大代表的情况,反映了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选自己满意的人大代表。所以应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
8、大会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致函宋庆龄: “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的 “”处应为 (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事件。从时间上来看, A、 B要早, D要晚。所以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1
9、4年 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的是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较为简单。依据所学可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 “依法治国 ”写进宪法。所以应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依法治国 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在某一事件后写诗一首: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
10、夏已腾飞。 ”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 中国禁烟运动 辛亥革命 签订南京条约 香港回归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所学, “粤海销烟扬我威 ”指的是虎门销烟; “但悲港岛易英徽 ”指的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指的是香港回归。材料中没有涉及“辛亥革命 ”。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民主革命的历程 重大历史事件;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大业 香港回归 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 2014年金门岛上每 4户家庭,就 有 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 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 1个拥
11、有人民币账户。 ”这表明( )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 “一国两制 ”构想 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分析选项, A 表述明显错误; B 符合题意;C与史实不符; D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表述不全面。所以应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关系 某一时期刘伯承曾对战士们说: “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 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争
12、取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改编。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八角帽换成了国民党的青天百日帽。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抗日战争 中共抗日 下面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战。依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八集团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来的。故图片反映的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的情况。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3、抗日战争 敌后抗战 1938年英国报纸报道: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这一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 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淞沪会战以中国失败结束,排除 A;平型关大捷是 1937年 9月,与题意 “1938年 ”不符,排除;百团大战在1940年 8月至 12月,也与题意不符;台儿庄战役是 1938年 3月至 4月。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14、潮流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的斗争 在我国周朝时期,盛行 “一国无二君 ”的政治理念和 “一庙无二祭主 ”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 卿世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其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一国无二君 ”的政治理念和 “一庙无二祭主 ”的宗族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下图反映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是(
15、) A分权制衡 B皇权至上 C世卿世禄 D地方分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其中以皇帝制为核心,其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图示揭示了这一特点,皇帝高高在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皇帝制度 下图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个时期的中国地图? ( ) A秦朝 B汉初 C汉末 D元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汉初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
16、也分封同姓子弟,形成了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局面。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下列机构中,其职能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御史大夫 B都察院 C尚书省 D刺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御史大夫、都察院、刺史都是监察机关,而尚书省是行政机关,所以应选 C 考 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尚书省 汉初察举的名目有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它反映出当时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 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山东 济宁市 第一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