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快乐取决于心态 佟晨绪 那天在书店看到一本米勒博士和米尔博士著作快乐是一种选择的书,翻来看了很久,书中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快乐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告诉我们,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应该抱有种淡看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谢的超脱心态。 在这个细观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当下社会,为人处世正需要我们保持这种平淡沉稳的心态。斯宾诺莎曾说: “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圆满到较大圆满的过渡;痛苦是一个人从较大圆满到较小圆满的过渡。如果我们选择紧紧抓住痛苦不放,那么快乐就永远不会到来。 ” 其实我们都知道,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2、于里于外表现出的一种正常回应;是没有钱财多或少的定位;没有房屋面积大或小的标准;没有职位高或低的标尺衡量;没有春夏秋冬的暖凉之分;没有男女老幼之别,更没有雅俗傲庸之辨。雅人有雅兴,俗人有俗趣。无论富与贫、官与民,都各有其乐。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饭也罢,这些都是为心性满足而快乐。 快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洒脱自如,有的人过于拘谨就无法洒脱,有的人过于张扬自我不懂洒脱。其实,洒脱应该是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不高傲、逆境不萎靡豁达的精神境界。形象地说,洒脱就是一桌风味各色的佳肴,酸甜苦辣涩俱全。如果我们不会品味与享受,就体会不出佳肴的独
3、特风味所包含的幸福快乐,更体会不出人生多姿多彩的美好况味。 古今名人中,能真洒脱者大有人在,唐朝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因小人进谗而 “赐金放 还 ”。一友人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痛惜,于是不惜金钱设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诗人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乐观诗句。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以及睥睨天下的洒脱傲气,使将进酒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诗人刘禹锡,因革新遭贬谪,但却不为那些压力所阻,仍然以顽强精神与政敌相抗争,写出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他以潇洒豪放的人
4、生态度,超过 “巴山蜀水凄凉地 ”,坚守 “二十三年弃置身 ”的人 格,最终迎来仕途上崭新的篇章。 伟人有伟人的洒脱豪迈,百姓也有百姓的快乐。洒脱与快乐对于我这平常小人物来说亦是如此光鲜与壮美。面对繁杂而平淡的生活,以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洒脱飘逸去面对去感悟,不失为一种超然的快意。忙碌时,用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为事业迎来送往是快乐,用一双勤劳的手为家人洗手做羹也是快乐;闲暇时,捧一杯香茗,慢慢地品尝那淡淡的清香;捧一本书,慢慢吸取它的滋养;听一首乐,用情享受心灵天堂更是快乐! 其实,快乐很实际,洒脱也很简单,它就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选择、去 感受,就会时时体味到那
5、份快乐的滋味。 毕竟,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小题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分 ) 【小题 2】请根据本文的内容加以概括:人如何才能获得快乐 (4分 ) 【小题 3】文章第 5段说 “古今中外能真洒脱者大有人在 ”,可作者在行文时只举了古人事例,谓你为他再补写一个当今时代名人的事例,使论证更有力 (4分 ) 【小题 4】联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5分 ) 答案: 【小题 1】 (4分 )人想要获得快乐, 就应该抱有淡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的超脱心态。 (快乐取决于心态 ) 【小题 2】 (
6、4分 )要保持平淡沉稳的心态;采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题 3】 (4分 )事例:方志敏一生只为理想信念而活。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 (5分 )这句话主要包括两层含义:认得幸福与快乐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快乐与幸福;幸福与快乐其实部源自人的心态。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比如本文第一段中 “从 多个方面告诉我们 ”即提示其后是归纳性内容,即提出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
7、题分析:要不简单的重述本文中心论点,可根据中心论点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的文字,比如第四段第一句,摘引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 “古今中外能真洒脱者大有人在 ”这一提示,根据要求 “当今名人 ”(即现代名人)选材材料,要注意紧扣 “洒脱 ”一词,即不计个人利益或敢于牺牲顾全大局。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此句的内容, “没有绝对幸福 ”即指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缺憾, “不肯快乐 ”即指自己总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从这个意义理解语句的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
8、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目( 22分) 牵挂 吕秀芬 冬天的阳光浅浅淡淡的落在桌上,几根干枯的枝条在浅浅的光线里不声不响地摆动,似丝丝缕缕的烟雾,明明灭灭。于是就有缕缕的心事,悄悄地爬进爬出。其实,在许许多多这样的日子里,就有许许多多牵牵扯扯丝丝连连的牵挂如蜂蝶般扑来 好几年前的那个下午,忍着痛彻骨髓的苦痛,从心上摘下一个小生命,同时,也把心智给了他。从此安闲静谧的日子被切割得零零碎碎,平平庸庸。倚床读书的雅兴被夺走了,对一页页稿纸的依恋给挤没了,无论怎样焦躁,无论怎样努力,始终抛舍不下那双不掺任何杂质的黑眼睛而依傍依恋于自己的心的沃野。无一日不记挂着书呀笔呀,而又
9、无一日不被尖利的哭声揪回,心便被牵来扯去。于是,坏心情一个接着一个串连起来,如和尚手里的念珠。 于是,狠狠心,在他刚满两周岁的那天,如一个 “包袱 ”般把他推到幼儿园阿姨的怀里。即刻,心便交给了天蓝地远,真想欢欢实 实地打个滚儿,一头扑进属于自己的自由。 怎么都没有想到,要重新走进从前的无羁无绊己是不可能了。刚坐进办公室,心便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动了一下,于是,推给阿姨那一刻孩子使足力气的哭声清晰起来,甚至能够想象他是怎样挣脱阿姨的怀抱而显出痛苦无奈的样子,就坐不住了,趁中午孩子午睡时几次去幼儿园趴在窗子上偷偷地瞧。一次被阿姨给 “捉住 ”,站在阿姨面前,竟无法掩饰无法言语,如孩子般哭了起来。 心
10、不再完完整整属于自己而同时也属于另外一个生命。 日子如针针线线,串连起烦烦恼恼琐琐碎碎。终于是觉得累,不愿总跟在他的后边絮絮叨叨怎样 的不听话,刚刚收拾完的屋子又弄得一团糟。寒假来时,打算把他 “遣 ”回乡下他奶奶家。他也欣然,临走时竟冒出一句令人感动不己的话:我走了,也让你省心几天。我也欣然,我将重新归于清静。 带了足够的吃的,无一不想得周到。把他送到车上,站在车下却不敢面对他,怕那瞬间的交流勾引出心底的灼热。突然记起几天前他曾跟我要钱买糖葫芦,急忙跑出车站,街上竟没有一个卖糖葫芦的,往日如戟般交叉于街两旁的糖葫芦都哪儿去了,莫名地恨起卖糖葫芦的。跨进一小店,来不及选择,买了包红红绿绿的糖果
11、,平时是绝不许他多吃糖的。车己启动了,顺着车窗通过 几只手把糖递了过去。 晚上下班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无心思做任何事情,只是一遍遍体味往日进门时有个身影扑面而来的感觉。屋子有些暗了,且有些空旷,觉得心无着无落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安放。十年前,我从母亲身边走开时,她也如今天的我一样无法把心存放进来吗?我离母亲是千里之遥,是十年之隔,而孩子离我仅仅是百里的乡下,一个寒假而己。母亲思念我是在端起碗筷之时,是在睡梦醒来之时,是在日出日落之时。当她因了我而灵魂无法安宁时,当她站在矮墙边独自品味那遮天遮地的苍凉时,她是望着远处的云还是望着远处的山 我想, 能够离开母亲的 是孩子,而永远离不开孩子的是母亲。
12、(选自吕秀芬散文集无边的早晨,作家出版社) 【小题 1】作者所写 “牵挂 ”的内涵非常丰富,请你说说本文都写了哪些 “牵挂 ”。 ( 4分) 【小题 2】文章详写了两个事例来表现 “牵挂 ”之痛、 “牵挂 ”之深。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4分) 【小题 3】读第 7段,再联想朱自清先生背影中 “父亲 ”过铁路买橘子的情景,请你先谈谈它们在情节上的相同之处,再说说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 4分) 情节上的相同之处: 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 【小题 4】品析语言。 ( 1)于是就有缕缕的心事,悄 悄地爬进爬出。(用 “爬进爬出 ”写心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 2)于是,坏心情
13、一个接着一个串联起来,如和尚手里的念珠。( 3分) 【小题 5】联系生活实际,结台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你谈谈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 (5分 ) 答案: 【小题 1】 (4分 )作者即写了自己对儿子的牵挂,也写了母亲对自己的牵挂,及自己对母亲的牵挂。另外,作者还写到了自己对写作、读书的牵挂。 【小题 2】( 4分 )把孩子 “推 ”到幼儿园阿姨的怀里,但心中又经历了失落的煎熬。 【小题 3】 (4分 )情节上相同之处:都是写送儿子上车,都是写本来一切安顿 好了之后发出的事情。父亲发现了月台上有卖水果的,就过铁路孩儿子买橘子;母亲突然想起儿子几天前曾向她要糖葫芦,就急忙出车站给儿子买糖葫芦。语言表
14、达上突出特点: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动作来刻画人物。背影通过 “攀 ”“缩 ”“倾 ”几个动词写出了父亲上月台的艰难,本文通过“跑 “跨 ”“递 ”几个动词写出了 “我 ”买东西时的急切和匆忙。 【小题 4】 (5分 )(1)(2分 )用 “爬进爬出 ”写心事,赋予了心事动作行为,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化了,让人仿佛能够看到一般。 (2)(3分 )突出了坏心情多,多到了一个挨着一个, 连续不断。 【小题 5】 (5分 )这句话讲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母亲对子女的牵挂牵挂。不管孩子走多远,不管孩子事业做到了什么程度,他们都是心中永远的惦念;而做子女的,却常常缺少对母亲的这种恒久的牵
15、挂。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抓住各层次的内容,从作者对亲人的 “牵挂 ”,文章前部分主要写对孩子的牵挂,后面主要是写对母亲的牵挂。也可根据文章最后一句理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找到详写的情节,即送儿子去幼儿园,抓住其中细节描写和作者心理 活动的描写句体会作者感受然后按要求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情节、环境上即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孩子买吃的东西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即都运用了动作描写上进行比较,概括相同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6、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一要指出句子主要说了什么,二要提出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在哪里,有时还要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两句都是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先要点明运用拟物、比喻的方法 写心理活动,然后再根据句中关键的字词如 “爬进爬出 ”分析其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特征和思想情感。要使用评价语,比如 “突出 ”“形象生动 ”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文作者的情感深厚,易于理解。可从 “孩子是母亲永远的牵挂 ”和作为孩子要 “知恩 ”“报恩 ”这些方面谈感想
17、。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荀攸传 荀攸 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 谓叔父衢曰: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 将有奸 !”衢寤 ,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 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 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 、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 之举也。 ”事垂就而觉 ,收颐、攸
18、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 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 魏 书) 【注】 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 殆:大概,恐怕。 寤:醒悟。 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 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 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 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小题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果杀人 亡 命 ( ) 由是 异 之 ( ) 卓 徙 都长安 ( ) 攸与议郎郑泰 等 谋 曰( ) 【小题 3】 与例
19、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董卓无道,甚 于 桀、纣 A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 B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看说 )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 D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 ) 【小题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 谓叔父衢曰: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 会卓死,得免。 【小题 5】课文陈涉世家中陈涉发动起义能得到广泛响应的根本原因是 “天下苦秦久矣 ”。请根据上文回答:荀攸敢于组织朝中重臣起事的缘由是什么?读了两文你有怎样的 感悟 ( 4分) 答案: 【小题 1】故吏张权 /求守昙墓( 2分) 【小题 2】 逃 认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启东市 东海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