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琐 屑 ( xi) 伫 立( ch) 秕 谷 (b)笑 靥 (y) B 恻 隐 (c) 山 岚 (ln)牌 坊 (fng)唠 叨( lo) C 楠 木 (ln)挑 衅 (tio)应 分 (yng)颟 顸 (hn) D 看 护 (kn)焙 烧 (bi)吮 吸 (yn)渊 薮 (su)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伫立( zh), C、楠木( nn), D、吮吸( sh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
2、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 黄发垂髫 的孩童,都被这盛大场面吸引了。 B据说当地官员有一整套对付新闻记者的绝妙方法,并且 屡试不爽 。 C 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 取得更大的进步。 D扬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 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孩子; 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
3、差错。 C、妄自菲薄:过于看清自己。 D、济济一堂:人才很多聚集在一起。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还要注意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加相近的词语、成语等加以比较。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A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 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B歌坛新秀林虹的演技精湛,荣获了 “十佳青年歌手 ”的光荣称号。 C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小明用愤怒的脚使劲跺着哪裸露在外的木桩。 D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
4、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 “英雄事迹 ”改为 “人物形象 ”。 B、用词不当,应该为“荣誉称号 ”。 C、搭配不当, “跺 ”改为 “踢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 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A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 “不平凡 ”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B 送东阳马生序的 “序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 “说 ”,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 “书 ”是指书信。 C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喜剧。 D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
6、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将 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这一天天气晴明。 _。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 阴蔽日。 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 B C D 答案:
7、 D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的,所以选 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嵌入式排序还要注意句子与 空前后句子的联系。 现代文阅读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
8、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 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
9、言:人在 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 4 分钟跑完 1 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 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 300名运动员在 4分钟内跑完了 1英 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
10、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 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小题 1】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 8 个字)。( 2 分) _ 【小题 2】阅读文章 段,回答问题。( 6分) (1)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 4分) _ (2)两个事例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 2分
11、) _ 【小题 3】对文章第 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 B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 C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 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小题 4】请你说说文章以 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 4分) _ 【小题 5】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选项是:( )( 3分)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 王安石登飞来峰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D千淘万漉 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涛沙 答案: 【小题 1】不可放弃 努力(每个关键词 1分,两个关键词都答到但不简洁扣 1分) 【小题 2】 (1) 鲮鱼不吃鲦鱼;罗杰 班尼斯特开创了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纪录。(2)答案:示例:不能删去,两个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具说服力。 【小题 3】 B 【小题 4】内容上: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论证),通俗易懂地证明了不放弃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增强观点的感染力;结构上:篇末点题,强化中心。 【小题 5】 D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标题围绕 “努力 ”“不放
13、弃 ”这些关 键词来拟题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为议论文拟写标题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本是围绕什么话题来展开的,然后根据这个话题来拟写标题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为了论证 “不要轻言放弃 ”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 “鲮鱼不吃鲦鱼 ”以及 “罗杰 班尼斯特开创了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纪录 ”这两个事例 ,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个角度有力的证明了本文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点评:论证方法是学习中教师重点讲授的问题,阅读中也比较容易判断。严格来说,论说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对 比论证、比喻证论和引用论证是论证技巧,一般是归纳在论证
14、方法中,对比,有讲道理的对比,有举例的对比。 【小题 3】试题分析:第 6段的意思为 “困难的克服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所以,答案: D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意思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该句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有力的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努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尾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文章结尾的作用,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1)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前文 呼应;( 2)内容上,点明文章的观点。 【小题 5】试题分析: A、奉献。 B、雄心壮志。 C、民族气节。 D、不放弃、努力。所
15、以,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各个选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只要对每个选项注意分析,选出与题目要求吻合的选项即可。 不卖 范春歌 ( 1)我有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 2)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 3)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
16、了个路线图。 ( 4)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 5)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 6)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 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 7)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 8)他有点发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一百! ( 9)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
17、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 10)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 11)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 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唉,怎么谢你好呢! ( 12)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一百二十块,一分不会少。 ( 13)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 14)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
18、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 15)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 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 16)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 17)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 【小题 1】文章以 “不卖 ”为题有什么含义?你还能拟什么题目?( 3分) _ 【小题 2】为什么一开始 “朋友 ”花高价想买,而后来夫妇俩相送却不要了 呢?( 3分) _ 【小题 3】小说的情节贵在一
19、波三折,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令人感到意外的情节。( 3分) _ 【小题 4】文中 (14)(15)(17)节中各有一个加点的高兴,说说它们的内涵是什么?( 3分) _ 【小题 5】文章的结尾仿佛尚不完整,请你来续写一个结尾,并说说你从朋友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 5分) _ 答案: 【小题 1】真情是不能用来买卖的,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题。还可用 “爱心无价 ”“一双虎头鞋 ”等为题。 【小题 2】朋友一开始看中虎头鞋是因为它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可 后来一再误会,直到夫妇俩决定相送,从夫妇俩的身上读出了 “人性 ”和 “善良 ”,被这种 “爱心 ”所感动,
20、并进而要维护这份难得的善念和真情。 【小题 3】( 1)朋友指路,想要买鞋。( 2)夫妇不卖,却要送鞋( 3)夫妇要送,朋友婉拒。 【小题 4】第一个高兴是说太姥姥听说自己的手工活能买这么多钱,一定很高兴,意在说服夫妇俩收下这笔钱。第二个高兴是说太姥姥听说城里人喜欢她做的鞋,要花高价来买就已经很高兴了,意在强调不能收好心人的钱。第三个高兴是说有人看中太姥姥的鞋并出大价钱要买,孩子们都没有舍得卖,意在体现孩子们对太姥姥一份爱 心的珍惜,说明朋友不忍破坏这份无价的真情。 【小题 5】结尾:后来朋友把这一家三口送到了车站,就告别了。他还说,这年头见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的事儿,今遇到一个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区十校 联谊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