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A(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A(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A(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A(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 温州南雁,群峰壁立,九溪曲流,怒瀑飞奔。云海( xun ) ( 1) _腾奔涌,古树盘( qu) ( 2) 卧龙。或如神女( nng) ( 3) 望,或如将军 (zh) ( 4) _立,有诗赞曰 “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 ”。 答案:喧腾 盘虬卧龙 凝望 伫立 试题分析: “喧 ”容易误写为 “暄,宣 ”; “虬 ”容易误写为 “球 ”; “凝 ”容易误写为“疑 ”; “伫 ”容易误写为 “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
2、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 “宿 ”;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 “血 ”;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 “蚌 ”只有地名 “蚌埠 ”中读 b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选择题 下列 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 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
3、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 ,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 都难以办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在 “信息技术 ”后加 “的冲击 ”; B、结构混乱,删去“龙虎凤凰 ”; D、用词不当,将 “发生 ”改为 “产生 ”。 考点
4、: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用词不当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2分) A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 息息相关 ,因而十分宝贵。 B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 随波逐流 。 C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 鱼目混珠 。 D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
5、现得 炉火纯青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随波逐流 ”的意思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不符合句意。 C、 “鱼目混珠 ”的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D、 “炉火纯青 ”的意思是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 ,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 ( 2分) 春水晴
6、峦是一幅山水画: 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 ,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 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读这 4句话都是对山水画春水晴峦画面的描述, “山水画 ”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 应在 之后;从 “朦胧意境 ”和 “在平原中 ”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乱句重组的能力。 点评: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
7、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现代文阅读 答案: 【小题 1】( 1) 18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 ( 2) 23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 【小题 1】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 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小题 1】 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8、感慨当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教; 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 【小题 1】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了随着 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文,我的 “腰带和裤裆 ”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小题 1】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 “时间: 18 岁时,人物:我;事件: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结果: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 ”,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
9、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时间: 23岁时,人物:我;事件: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 ”,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事件 梗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主要经历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事件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以年龄阶段阻止材料, “大约 8岁的时候 ”、 “11岁时 ”、 “1973年, 18岁的我 ”、 “1978年,我 23岁 ” 在结构上,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上,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逐渐丰富,对生活和
10、人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悟,例如 18岁时,作者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 第一章。 23岁时,作者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作者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文章的感悟紧密结合起来,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达到了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
11、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 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 (效果 )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 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
12、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小题 1】试题分析: “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 ”,感慨张老师发现了我
13、的文学才能并培育我提高写作水水平; “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 ”,感慨自己当年年幼无知,伤害了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导;因为 “我 ”当兵提干后,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
14、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淡淡的幽默的语句来赏析,例如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 “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 ”我哭着说: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 、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15、这些句子把作者因为裤子总是掉下来这种尴尬丢人的事写的及其有趣,令人啼笑皆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 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答案: 【小题 1】 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 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小题 1】 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 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 【小题 1】 它们的命运不同:白
16、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 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 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 ,而岳桦倔强壮烈。 【小题 1】第一问:拟人、比喻;第二问: 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二段作者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去长白山时的一些情景: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 “景点 ”,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
17、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 ,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这些内容补充说明了去长白山旅行中的印象,并为下文描写岳桦做了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作者第一次见到岳桦时的感受,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
18、体将身躯匍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在绝地中,桦树为了生存而迸发出了巨大的生命能量,付出了沉重的生存代价, “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 的叫喊 ”,说明生命的过程是痛苦与希望同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
19、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1】试题分析:由 “白桦树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 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地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却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苍桑 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残酷 ” 可知,它们的生长环境和性格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温州 英国 实验学校 初二 上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