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无锡洑东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无锡洑东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无锡洑东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无锡 东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解释加点的词。 (4分 ) ( 1)坐盗: ( 2)圣人非所与熙也: ( 3)齐人固善盗乎: ( 4)弦既不调: 答案:( 1)因为盗窃犯罪,或犯了盗窃罪 ( 2)通熙,嬉戏 ( 3)善于 ( 4)调弄 这里指弹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或虚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选择题 下面有关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
2、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B小说主人公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 1933年写成。 D小说中许多故事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起来更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教育部推荐初中课外必读篇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小题,只要日常学习中,加强对名著的阅读,这很 好解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宜兴环保局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进行了彻底排查,严防饮用水源污染事件不再发生。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
3、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本题按照选项中的修改内容一一对应判断即可。 A选项中,前后矛盾,去掉 “不 ”。 B选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 “的意识 ”。 D选项中,表意不明,一项对多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
4、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小明在观看优酷网最新恶搞视频山了寨了时,不时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这么好的天气去 郊游,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在大自然中享受天伦之乐。 C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D刘老师上课幽默风趣,真是莫名其妙啊。 答案: C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A项 “忍俊不禁 ”与笑出生来语意重复; B项享受天伦: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用在此处不得当。 D项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用在
5、这个句子中前后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12分 )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冯辉丽 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 “扑哧 ”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
6、蒙,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 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
7、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 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蒙 ,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 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
8、,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 “哒 ”“哒 ”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 竟发现一丝嫩绿 ! 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它从草尖上开始
9、,一株一株蔓延,一树一树抽芽,一朵一朵开放。 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 ,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注释 皴( c 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小题 1】第 节中,作者描写了浓雾和淡雾,请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2分) 【小题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
10、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小题 3】第 节中作者对冬雾下 小草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3分) 【小题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分) 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答案:【小题 1】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 1分) 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与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1分) 【小题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之美,流露出作者的惊喜(欣喜)之情。(修辞、内容、情感各 1分,意对即可) 【小题 3】作者用小草在饱
11、吸雾气凝成的露珠时的喜悦和满足,( 1分)写出冬雾的水珠给小草带来了春的信息,( 1分)为下文写作者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作铺垫。( 1分) 【小题 4】含义:无论遇到人生中的什么困难,也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分)作用:点题或 “与文题相呼应 ”;( 1分)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小题 1】 试题分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处学生分别提炼出浓雾和淡雾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和清凉和湿润的特点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 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
12、,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事物的 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内容上作者用小草在饱吸雾气凝成的露珠时的喜悦和满足,写出冬雾的水珠给小草 带来了春的信息,在结构上为下文写作者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作铺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13、B。 【小题 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作用应结合选句所在位置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7分) 对 称 对称,是自然界一种普遍而又奇妙有趣的现象。镶嵌天际的恒星、行星呈球状对称;小巧玲珑的雪花,精巧细腻的蜂巢呈平面对称; 大多数花朵呈辐射对称; 有中央叶脉的叶片呈左右对称,人和鸟兽虫鱼的五官、四肢左右无不对称。 “对称 ”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的美感,但由此也造成变化少、不自由,限制了灵动和飞跃。曹雪芹是
14、古代第一个对 “对称 ”显得不安分的人。如他笔下的芳官,连戴耳环也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显得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事实上,正如古代有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仔细观察有中脉叶子的细微结构,两边叶脉的数量和分布、叶缘缺刻或锯齿的数目和分布都是不同的。绝大多数人的面部发育也不对称, 66的人左耳稍大于右耳, 56的 人左眼略大, 59的人右半侧脸较大。人的躯干、四肢也不完全对称,左肩往往较高。 75的人右侧上肢较左侧长。人的两手的掌纹,不但细脉络不同,粗纹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是相对的。实验研究证明,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无锡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