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滨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滨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滨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滨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8分) 学习了 “鸟 ”专题后,校刊新叶编辑部决定将第五期主题定为 “人与鸟 ”,请你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 【小题 1】校刊新叶编辑部准备刊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 20字)( 3分) (江苏广播网 2014年 1月 7日)为了挽救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北京动物园和盐城市联合开展丹顶鹤野外放归试验。近日,由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的 7只未成年鹤开始在越冬地逐步放飞野外,这也是盐城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野外放归。 盐城沿海滩涂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经过两周的适应期, 7
2、只来自北京的丹顶鹤已经熟悉了沿海芦苇、水泊、盐蒿遍地的环境,在保护网内悠闲地漫步,好奇地观察走近的人群。北京动物园科研项目负责人杜洋说,在越冬地放归能让丹顶鹤尽快适应野外环境。 标题: 【小题 2】请拟一条 “保护鸟类 ”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 【小题 3】大家就 “人与鸟 ”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 ,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 2分) 栏目名称: 侧重内容: 答案: 【小题 1】( 3分) 北京动物园 和 盐城 联合进行 丹顶鹤放归 【小题 2】( 3 分)例:给鸟儿一片树林 ,还自然无限生机。鸟儿是天空的
3、使者,我们要保护它们。 来 【小题 3】( 2分)栏目名称要简约有文采,内容要和名称一致。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内容 1分,文采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 “北京动物园和 盐城联合进行丹顶鹤放归 ”,所以学生组织答案:能说出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考
4、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下面句子中 有语病 的一句是 ( )( 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年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工作中已经采取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中国驻马大使批评一些西方媒体在马航事件上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答案:
5、 B( 2分) 试题分析: B中成分残缺,应是 “采取 决定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句是 ( )( 2分) A云南的昆明火车站事件,暴徒的行为令人发指,更令国人 义愤填膺 。 B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 牟取 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严正抗议。 C清明时节,繁花似锦,绿柳如烟,行走在滨海乡村,令人 心旷神怡 。 D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舞台上,韩磊的唱功精致至极, 天衣无缝 。 答案: D ( 2分) 试题分析: D中 “天衣无缝 ” 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这里形容 “唱功 ”显然不恰当,与语境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
6、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9分) 秋天 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
7、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说: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好吧,就明天。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 们就去 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8、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跑 ”和 “踩 ”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9、,要好好儿活 选自我与地坛 【小题 1】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一共写了四件事,请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 10个字)。( 4分) 事情: 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母亲不能带我看花 【小题 2】请分析第 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分) 【小题 3】第 段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句中 “挡 ”是写母亲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分) 【小题 4】结合上下 文分析下面两个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4分)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 好好儿活 ”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小题 5】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 你 读完本文后的感想。( 4分)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
10、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 更 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 史铁生病隙碎笔 答案: 【小题 1】(共 4分) 事情: 我答应母亲去看花 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每空 2分) 【小题 2】(共 4分)运用了动 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的方法( 2分);作用: “母亲悄悄出去 ”是为了让 “我 ”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 “我 ”
11、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而无声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对儿子的理解,为儿子伤心; “偷偷地听 ”表现了母亲不放心 “我 ”,关注着 “我 ”,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红红地看着我 ”写出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怕儿子看见,表现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以上三点能抓住一点作答,即可得 2分 )。 【小题 3】(共 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 1分),她是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 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 【小题 4】(共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第 句: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要有勇气好好活
12、下去,希望儿子能和自己一起战胜病魔;第 句:表现史铁生的坚强、自信,能正视现实,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小题 5】(共 4分)要求: 紧扣文本(不联系文本内容,最多得 2分); 符合学生身份; 能围绕 “坚强,乐观,热爱生活 ”等方面作答; 语言通顺,合理。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 “母爱 ”这一 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
13、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了解用 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这里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紧扣文章 “母爱 ”主题,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
14、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植物为何有睡眠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12分) 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
15、,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不仅植物的 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 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 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
16、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 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 “月光理论 ”。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 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
17、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 (不进行睡眠运动 )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 (进行睡眠运动 )的叶子温度要低 1 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 1 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 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 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 11时至下午 2时,叶
18、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 ),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 ( 2014年第 4期百科知识) 【小题 1】本文以 “植物为何有睡眠 ”为题,有何妙处?( 3分) 【小题 2】文中画线句 采用
19、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3】文中画线句 中 “大约 ”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来源 :学 科网 【小题 4】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 答案: 【小题 1】(共 3分)以 “植物为何有睡眠 ”为题,不仅揭示了文章说 明的对象 植物有睡眠的原因;( 1分)而且采用设问修辞,( 1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 1分) 【小题 2】(共 3分)举例子。( 1分) 具体说明了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是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1分)它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分) 【小题 3】(
20、共 3分)不能去掉。( 1分) “大约 ”是 “ 在数、量或时间上近似 ”的意思,并非确数,( 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小题 4】(共 3分)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 1分)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 ),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 1分)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里理解说明文的标题作用,一般标题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这里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滨海县 年级 下学 期期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