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177-2003 液氧和加压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试验方法.pdf
《QJ 3177-2003 液氧和加压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3177-2003 液氧和加压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试验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40 QJ 31772003液氧和加压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 敏感性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nsitivity of materials to mechanical impact in liquid oxygen and pressurized oxygen environment 20030925发布 2003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31772003 I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试验方法要点.1 4 试验室和控制室.1 5 试验设备.2 6 试
2、剂和材料.3 7 试样及其制备.3 8 安全措施.5 9 试验准备.6 10 试验机的校准.7 11 试验程序.8 12 常压液氧和加压气氧/液氧机械冲击试验判断标准.10 13 允许差.11 14 试验报告.11 参考文献.18 QJ 31772003 II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D25121995材料与液氧相容性试验方法、ASTM G861984测定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试验方法、ASTM G861998常压液氧和加压(气/液)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和NASA STD6001中标准之一加压液氧和气氧机械冲击敏感性试验,常压液氧机械冲击敏感性
3、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三所、第一一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飞明、张起源、王帮武、禹天福、张京焘、刘朝阳。 QJ 31772003 1液氧和加压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 敏感性的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常压液氧和加压气氧/液氧环境中测定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所使用的试验室和控制室、试验设备、试剂和材料、试样制备、试验程序、安全措施、机械冲击试验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0MPa70MPa的气氧/液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测定。氧环境为纯氧环境或富氧环境。本标准可用于确定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4、在气氧/液氧环境中对机械冲击敏感性的排列顺序,也可用于批次材料检验,但不能直接用于确定材料在使用时的敏感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JB 2040 液氧规范 GJB 2990 液氧安全应用准则 GJB 3403 氮气和液氮规范 HG/T2304 工业三氟三氯乙烷 HG/T3262 工业四氯乙烯
5、 YL32392 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用氧气 3 试验方法要点 3.1 常压液氧冲击试验 试验在常压和液氧沸点温度下进行。将试样放于试样杯中,试样杯放入冷冻箱中,添加液氧进行预冷,再把试样杯放入机械冲击试验机砧区组件的试样杯夹具中。经预冷的击柱放在试样杯中央并压在试样上表面。吊锤从选定的高度落在击柱上。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使用新的试样、试样杯、击柱继续进行下一次冲击试验,直至达到阈值。 3.2 加压气氧/液氧冲击试验 试验在加压或加热气氧/液氧环境中进行。将试样放于试样室中,往试样室添加液氧或气氧,加压到所需的试验压力,击柱和击柱计数加载器压在试样上表面。吊锤从选定的高度落在击柱上。监测试样
6、室内部压力、温度、光发射等反应现象。将试样取出试样室,检查是否有气味、焦化等反应现象。使用新的试样、试样杯、试样杯夹具、击柱和计数加载器继续进行冲击试验,直至达到阈值。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机械冲击试验时,试验程序要作适当修改。 4 试验室和控制室 试验室:用不燃物质(如混凝土或金属)建造,提供足够的强度以防止爆炸和火灾伤及工作人员。QJ 31772003 2试验室内安放冲击试验机,地面使用混凝土地基。试验室应装有防爆观察窗,机械冲击试验机安放在试验室暗处,以便于观察试验现象。 控制室:冲击试验时工作人员在控制室操作。控制室装有必需的仪器和控制系统,试验时用它们进行试样室吹净、加压、排气,试样加热,
7、计数加载器操作,电磁铁释放,试样室仪器监测,吊锤下落时间的测量和记录。 5 试验设备 5.1 常压液氧机械冲击试验设备 5.1.1 测定常压液氧环境中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使用的机械冲击试验机见图1。 5.1.2 常压液氧机械冲击试验机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a) 安全插销:安全插销由螺线管操纵,保持吊锤在磁铁基体附近,用于断电时支持吊锤。 b) 吊锤:质量为(10.0000.050)kg。 c) 导轨:维持吊锤对砧板作精确的垂直运动,使吊锤接近自由落体。 d) 砧板和试样杯夹具(见图2):砧板和试样杯夹具用9Cr18MoV或类似的不锈钢制作,砧板尺寸为127mm127mm51mm,用螺栓固定在机
8、械冲击试验机中央的基板上。试样杯夹具处于砧板中心位置,砧板保护基板受冲击时不产生凹痕。 e) 击柱(见图3):用0Cr17Ni4Cu4Nb或相似的马氏体不锈钢制作,硬度达HRC4045。 f) 电磁铁:电磁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用最小的电能吸住吊锤。 g) 基板:基板由厚度大于26mm的不锈钢板制作,水平地固定在加固混凝土基座上,最少使用4只不锈钢螺栓固定。基板和基座之间缝隙用灰浆密封,防止溅出的液氧积存在钢板下面。 h) 计时器:计时器用于测量吊锤开始下落到刚发生冲击之间的下落时间和加速度。 5.1.3 冷冻箱:冷冻箱用于预冷试样,预冷使用液氮或液氧。 5.1.4 试样杯和圆片:试样杯分为单
9、件试样杯、双件试样杯、单件嵌入试样杯。液体和固体试样使用单件试样杯(见图4)。半固体试样使用双件试样杯(见图5),也可以用单件嵌入试样杯(见图6)。单件嵌入试样杯放在单件试样杯中使用。圆片直径为17.5mm,厚度为1.6mm。圆片浸有试样后放在单件试样杯中使用。试样杯和圆片由5A02、3A21等相当的软铝合金制作,或由硬度达到(15015)HB的0Cr18Ni11Nb、1Cr18Ni12Mo2Ti或0Cr18Ni9等相当的不锈钢制作。 5.1.5 辅助用品:包括不锈钢镊子、不锈钢刮刀、不锈钢杜瓦瓶、液氧保护手套、护目镜、阻火无绒试验服、液氧贮存容器等。其它辅助用品:包括击柱筐、试样杯盘、微量移
10、液管、微量注射器、控制板和用于检查击柱、试样杯、试样杯夹具表面粗糙度的仪器等。 5.2 加压气氧/液氧机械冲击试验设备 5.2.1 测定0MPa70MPa的气氧/液氧环境中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材料对机械冲击敏感性使用加压气氧/液氧机械冲击试验机。加压气氧/液氧机械冲击试验机与常压液氧机械冲击试验机类似,但三个导轨延长大约0.45m,用于安放试样室、吊锤回弹限制器等(见图7);图1中的砧板和试样杯夹具要改装为试样室(见图8),试样室装有击柱、计数加载器,试样室与吹净、加压、排气管道相连(见图9)。 5.2.2 加压气氧/液氧机械冲击试验机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a) 安全插销、吊锤、导轨、击柱、电磁铁
11、、基板及计时器:见5.1.2。 b) 热电偶:测量试样温度。 c) 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样室内压力,测量范围0MPa70MPa。 QJ 31772003 3d) 光电管:光电管和检测电路一起使用,检测试验过程中材料反应发光,检测光波长范围为550nm650nm。 e) 加热器:用于试样室升温。 f) 计数加载器(见图8):试样室被加压时,计数加载器用于确定击柱与试样上表面接触的位置。 g) 吊锤回弹限制器(见图7):限制每次试验吊锤仅冲击击柱一次。 h) 管道系统(见图9):管道系统进行试样室吹净、加压、排气;给计数加载器加压、排气;启动吊锤回弹限制器。试样室应当用一条管道吹净和加压,而用另一条
12、管道排气,使进入加压管道的污染物减到最少。 5.2.3 冷冻箱:见5.1.3。 5.2.4 试样杯和圆片:见5.1.4。 5.2.5 辅助用品:见5.1.5。 6 试剂和材料 主要用试剂和材料如下: a) 碱清洗液:用氢氧化钠(NaOH)、磷酸钠(Na3PO4)、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5:15:1000的重量比混匀; b) 去离子水:应符合GB/T 6682三级水; c) 液氮:应符合GJB 3403; d) 氮气:应符合GJB 3403; e) 液氧:应符合GJB 2040; f) 气氧:应符合YL 323-92; g) 四氯乙烯:应符合HG/T 3262; h) 三氟三氯乙烷:应符合HG/T
13、 2304; i) 王水:36%38%(V/V)盐酸和65%68%(V/V)硝酸按3:1的体积比配制; j) 清洗液:0.5%(V/V)的氢氟酸(48%)、5.0%(V/V)的硝酸(相对密度1.42)和94.5%(V/V)的去离子水组成; k) 清洗液:50%(V/V)去离子水和50%(V/V)的硝酸(相对密度1.42)组成; l) 非离子清洗液:OP-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7 试样及其制备 7.1 一般原则 了解材料类型、制造者、组成、批号、安全性。目视检查原材料。试样厚度要使用对机械冲击最敏感的厚度,敏感厚度随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材料越薄对冲击越敏感。试样外形、制
14、备工艺、表面粗糙度等对敏感性也有影响。 7.2 试样及其制备 7.2.1 液体试样的制备 7.2.1.1 液体(均一)试样的制备:使用微量移液管将试样移入单件试样杯中,试样厚度为1.3mm。对于高粘度材料,可使用微量注射器。厚度可使用带水平座的深度千分尺测量。工作台必须水平。对于QJ 31772003 4气氧的试验,装有试样的试样杯放入试样室中;对于液氧的试验,装有试样的试样杯先放入冷冻箱中预冷,再放入试样室中。 7.2.1.2 检漏剂、染料、染料渗透剂和乳化剂试样的制备: a) 方法1:使用硫酸阳极化(或磷酸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圆片(或单件嵌入试样杯或其它指定金属圆片)作为载体,按9.1.2
15、进行清洗。为确保清洁效果,必须进行空白清洁度检验。清洁度检验后,圆片在待测材料中浸15min,然后取出竖直晾干15min,用不掉毛的软刷子刷涂,或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干燥。测量并记录试样厚度。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 b) 方法2:铝合金圆片和待测材料可能发生反应,甚至剧烈反应,引起燃烧。对于这类材料可选用不锈钢圆片(或单件嵌入试样杯或其它指定金属圆片)作为载体,按9.1.3进行清洗。为确保清洁效果,必须进行空白清洁度检验。其它步骤见7.2.1.2 a)。 7.2.1.3 涂料和封装化合物试样的制备:涂料如造型涂料、油漆、润滑涂料,制备方法见7.2.1.2。 7.2.1.4 弹性体涂
16、料和胶粘剂试样的制备:制备方法见7.2.1.2。 7.2.2 半固体(油脂等)试样的制备 用干净的不锈钢刮刀将足量(稍过量)的待测材料装入单件嵌入试样杯中,压制成无泡无孔的均一试样。刮去多余试样,获得光滑的表面。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也可采用双件试样杯制备试样。 7.2.3 固体试样的制备 7.2.3.1 材料厚度大于6.3mm时,加工成直径为17.5mm 、厚度为1.5 mm的圆片试样;材料厚度不大于6.3mm时,可加工成直径为17.5mm、厚度为实际厚度的圆片试样。清洁方法:依次用非离子清洗液清洗,四氟乙烯或三氟三氯乙烷等清洗液清洗,蒸馏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最后用过滤(滤
17、孔规格:25m或更细)的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吹干,或按使用说明书的方法干燥。如果试样不能用清洗液清洗,则直接用经过过滤的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吹净。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 7.2.3.2 焊料(固体或焊剂芯型)试样的制备:将焊料(固体或焊剂芯型)熔化制成铸块,其熔化温度不高于熔点温度以上25。将铸块碾制成厚度为0.5mm的平整薄片,然后切成直径17.5mm的圆片试样。清洁方法见7.2.3.1。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 7.2.3.3 “O”形环试样的制备: a) 标准“O”形环试样的制备:切成直径17.5mm的圆片;用实际制作“O”形环的方法加工试样,试样表面不允许有毛
18、刺。 b) 非标准“O”形环试样的制备: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备的“O”形环试样称为非标准“O”形环试样。外径不大于13mm的“O”形环用整环作试验,外径大于13mm的“O”形环,切割一段(约20mm)进行试验。 c) 不同尺寸和不同批次“O”形环或“O”形环原材料(除非能证明它们的性能一致)要分别取样试验。清洁方法见7.2.3.1。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 7.2.3.4 热收缩管试样的制备:按热收缩管试样的说明预收缩试样。清洁方法见7.2.3.1。将制备好的试样存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 7.3 试样数量 试样数量不少于20个。 QJ 31772003 58 安全措施 8.1 安全原
19、则 试验中应遵守GJB 2990的规定。尤其要注意: 氧有强烈的助燃作用,应远离油或油脂;不允许在调节器、压力计和控制设备上使用除规定之外的油或油脂; 使用已去除了油、油脂和其它易燃物的用氧设备; 远离易燃物、火源; 保持试验室内清洁,防止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爆炸; 必须使用压力调节器,打开气瓶阀门前要先打开调节器; 所有设备和容器均须适合于氧系统使用; 不可使气瓶摔倒,时刻保持气瓶的直立和稳定; 停止使用时,关闭气瓶阀门,戴上气瓶帽; 打开气瓶阀门时,人不得正对气瓶出口处; 氧气仅供试验使用,不得用于呼吸; 气瓶应避光、避热,远离腐蚀性环境; 不得使用无标签的或已损坏的气瓶; 工作人员要熟悉
20、氧的知识。 8.2 液氧 当试验在液氧条件下进行时,必须执行液氧处理和采用安全的预防措施。 液氧的处理非常危险。皮肤与液氧接触会被冻伤;液氧与碳氢化合物或其它燃料混合后对震荡、冲击或振动非常敏感,有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使用液氧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液氧的性质。接触和搬运液氧时,必须穿戴批准使用的护目镜、面罩、耐火防护服、手套和鞋;操作时须最少两人在场;必须万分谨慎,防止液氧与油或其它易燃物质接触。所有工具使用前必须去除油污;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管道、活门、冷阱等处积累水份,否则会造成结冰、阻塞,并引起压力增大,管道破裂;必须防止不排气处的液氧积累。 身体直接接触液氧、冷蒸汽或冷设备会引起组织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3177 2003 液氧 加压 环境 材料 机械 冲击 敏感性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