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T 1303-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pdf
《NY T 1303-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Y T 1303-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4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303一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Technical Code for Evaluating Germplasm Resources-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2007-04叩17发布200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因农业部发布目。古言F司NY IT 1303-2007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
2、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喜才、孙邦升、张文英、张丽娟、李军、宋继玲、刘卫平、钱永忠。I NYIT 1303一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病性的鉴定,其他种的鉴定参考此规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3、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IT 5009.7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IT 5009.9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6195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髓盼滴定法)GBIT 8856水果、蔬菜产品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3要求3. 1 鉴定地点鉴定地点的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马铃薯植株正常生长及其性状的正常表达。3.2 样本采集应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采集样本。鉴定应连续进行2个3个生长周期。3.3 鉴定内容鉴定内容见表1。表1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内容幼芽形状、幼芽颜色、株型、茎翼形状、茎色、叶色、叶表面光泽度、叶缘、小叶着生雷集度、
4、顶小叶宽度、顶小植物学特征叶形状、顶小叶基部形状、托叶形状、花冠形状、花冠大小、花冠颜色、重瓣花、花柄节颜色、柱头形状、柱头颜色、柱头长短、花药形状、花药颜色、薯形、皮色、芽眼深浅、芽眼色、芽眼多少、薯皮光滑度、肉色生物学特性株商、主茎数、分枝类型、植株繁茂性、茎粗、开花繁茂性、自然结实性、结薯集中性、块茎整齐度、块茎大小、块茎产量、休眠性、倍性、生育期、熟性、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品质性状干物质含量、淀粉吉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食味抗病性马铃薯X病毒抗性、马铃薯Y病毒抗性、马铃薯A病毒抗性、马铃薯S病毒抗性、马铃薯卷叶病毒抗性、马铃薯植株晚疫病抗性、马铃薯块茎晚疫
5、病抗性4 鉴定方法4.1 植物学特征4. 1. 1 幼芽形状随机选取块茎10个,放人简易培养箱中;在15左右的室温、5lx 10 lx光照强度下培养,待芽长NY IT 1303-2007 2cm 3 cm时,按图1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幼芽基部形状。分为圆、椭圆、圆锥、宽圆柱、窄圆柱。 - . _,_ - 合, - - 回 -, , . . .:.飞h温. P沈:;吕. , :事,Y困4.1.2 幼芽颜色椭圆圆锥宽圆柱窄圆柱图1幼芽基部形状采用4.1.1的样本,观察幼芽颜色。分为绿、浅红、红、深红、浅紫、紫、深紫、褐、蓝。4. 1.3株型在现蕾期,观察小区中间行连续20株,按图2观察植株地上部主茎
6、。依据地上部主茎与地面夹角确定株型,株型分为直立(主茎与地面夹角为90)、半直立(45主茎与地面夹角90)、开展(主茎与地面夹角45)。,.a:飞直立半直立开展固2株型4. 1.4 茎翼形状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茎翼,按图3确定植株地上部主茎上茎翼形状。分为直形、微波状、波状。ii. ITT I筑lJ):波状固3茎翼形状2 NY I T 1303- 2007 4.1.5 茎色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颜色。颜色分为绿、褐、紫、深紫、局部有色。4.1.6 叶色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颜色。颜色分为浅绿、绿、深绿。4.1. 7 肘是面光泽度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光泽,确定叶片光泽度。分为
7、无光泽、中等、有光泽。4. 1. 8 叶绿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叶缘,按图4确定植株时缘形状。分为波状、微波状、平展。l1I状做戳状图4叶缘平庸4. 1.9 小叶着生密集度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中部复叶侧小叶着生疏密状况,按图5确定小叶着生密集度类型。分为疏、中、密。疏- 1 . 固5小叶着生密集度德4. 1. 10 顶小时宽度采用4.1.9中的样本,测量主茎中部复叶顶小叶宽、长,计算宽长比。根据宽长比值确定顶小叶宽度类型。分为窄(宽长0.6)、中(0.6宽长0.7)、宽(宽长0.7)。4. 1. 11 顶小叶形状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中部复叶顶小叶,按国6确定顶小叶形状。分为仄形、宽形、
8、正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斡形。3 NY IT 1303-2007 仄Ji)E Ill 正副阑彤”形倒部形.形圄6顶小时形状4. 1. 12 顶小时基部形状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中部复叶顶小叶基部,按图7确定顶小叶基部形状。分为心形、中间形、模形。心形I同彤自圆形圃7顶小时基部形状4.1.13托时形状在现蕾期,观察植株主茎上复叶叶柄基部托叶形状,按图8确定托叶形状。分为镰刀形、中间形、叶形。刀形中间IB畸形固8托叶形状4.1. 14 花冠形状在开花期,观察新开放花朵,按图9确定花冠形状。分为星形、近五边形、近圆形。J巧i飞Y击吃户,且,飞,:气:1 蓝卫血slli彤固9花冠形状4. 1. 15
9、花冠大小在开花期,于小区中间行连续选取20株,测量新开放花朵的花冠最大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根据结果确定花冠大小,花冠分为小(不相邻两花瓣尖距离2.5cm)、中(2.5cm不相邻两花瓣尖距离3cm)、大(不相邻两花瓣尖距离3cm)。4 NY / T 1303-2007 4. 1. 16 花冠颜色在开花期,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新开放花朵,花冠颜色分为白、浅红、红、浅紫、紫、蓝紫、蓝、黄。4. 1. 17 重瓣花在开花期,按图10观察全部植株新开放的花朵。确定是否有重瓣花。分为有、元。有无圈10重瓣花4.1.18 花柄节颜色在开花期,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花柄节颜色。分为有色(
10、花柄节颜色比花柄颜色深或浅)、元色(花柄节与花柄同色)。4. 1. 19 柱头形状在开花期,按图11确定柱头形状。分为无裂、二裂、三裂。元裂裂- It 固11柱头形状4. 1.20柱头颇色在开花期,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新开放花朵桂头颜色。颜色分为浅绿、绿、深绿。4. 1. 21 柱头长短在开花期,观察新开放花朵的柱头,按图12确定柱头的长短。分为短(柱头与花药齐)、中(只有柱头露于花药外部)、长(花柱及柱头均露于花药外部)。快巾短固12枝头长短4.1.22 花药形状在开花期,观察新开放花朵的花药,按图13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花药形状。分为锥形、圆柱形、畸形。5 NY IT 1303-2007 _
11、i_ . 15 因民形畸回13花前形状4. 1.23 花药颜色在开花期,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新开放花朵的花药颜色。颜色分为黄、橙、黄绿。4.1.24 薯形在收获当日,按图14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薯形。分为扁圆形、圆形、卵形、倒卵形、扁椭圆形、椭圆形、长方形、长简形、长形、捧槌形、肾形、纺锤形、镰刀形、卷曲形、掌形、手风琴形、结节形。A司”形圆形”形倒邸形翩阑回形帽阁形方彤筒N 膨”组影幡JS纺彤罐刀。电毒曲6E .15 手风琴形姑节形圄14喜形4.1.25 皮色在收获当日,观察未经日光晒过、健康块茎的表皮颜色。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6 毒草皮颜色,颜色分为乳白、浅黄、黄、褐、浅红、
12、红、紫、深紫、红杂色、紫杂色。4 1 26 jf!Pfl深浅NY IT 1303 2007 在收获当日,于小区内随机选l取20个具有种质材料典现性的健康块茎,观察芽眼,分为凸起(芽UP!8出块菜农商)、浅(元明Ji凹陷)、中(有较明显凹陷)、深(有明显凹陷)。4.1.27 芽眼色在收获均日,观察主任茶WH在骂骂色。分为臼、策、粉红、红、结旨。4.1.28 芽眼多少采用4.1.26的样卒,计数每个块茶的w眼数,给泉以平均值3提示,精确到接数ti.,主jp多少分为少(芬眼数7)、中(7二芽眼数12)、多(芽眼数12)。4. 1.29 薯皮光滑度:E收获lli日观察健康块菜的我皮。喜事皮光滑度分为Y
13、f.7骨(表反光滑,无网纹)、中(泼皮较光滑,有网纹)、粗糙(泼皮粗糙,有重麻皮)。4. 1.30肉采用4.1.26的样卒,切开块茎,在i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块茎馨肉。锻最大相似服则确定薯肉颜色,颜色分为自、奶油色、i免费者、费者、深费、红、部分红、紫、部分强苦。4.2 生物学特性4. 2. 1 株商在现蕾期,于小区中间行连续取20株,测最植株最高主茎自地面至lJ端的高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精确至tlO.lcm,在测最株高时,对于株型为半蔑立和开展型种质,IN.将其主茎拉直进行测量。4.2.2 续数采用4.2.1中的样本,计数白种薯芽眼中直接长出地面的茎(不包括地下匍匍荔形成的茎)数,结果以平均
14、值淡然,然确到楼数位。4.2.3 分枝类型采用4.2.l巾的非非本,计数植株.签上长lOcm以上分校数,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狼数位。按其结果确定分校类翅,分为无(没有分校)、少(1分校数4)、多(分校数二:;,4)。4.2.4辙株繁茂1盘采用4.2.1中的样本,观察械株地上茶叶繁茂状况。分为强(盖在叶内且见不到)、中(茶部分露出时外商)弱(兰在全部草草rnt外ilii)。4 2.5 菜粗采用4.2.1中的样本,逃得植株地上部最粗的主主辈,现肇其距地面5ctn 10 cm处簸大直径,结果以平均古建表示,精确到O.lcrno4.2.6 开花繁茂性夜握在花期,于小lKo:p闵行泼续取20株,计数
15、每株花序总领和分校上的花朵敬,结果以3-均由军表示,精确到整数位。根最古击;在,开化繁茂状况分为少(花朵数6)、中(6.,二:f.I.数10)、多(花朵数以10)。4.2.7 自然结实性:E成熟期,于小区中闵行2牵线碍是20株,Ir费生创株浆然数,统果以平均住骂我示,精确到整费;1If.,很$暗结果,自然结实性分为元(果实数量为O)、弱(1果实数最5)、中(6果实数量8)、强(9.,二果实数量11)、极激(果实费生戴12)。4.2.8 结薯集中性:E收获3与日,随机施以20株,测堂堂盘查t是简官司签长度,生ii:l在以平均傻斗整治,精确到0.1cm,以销售到2在7 NY/T 1303-2007
16、 长度确定结薯集中性,分为集中(匍甸茎长10 cm)、中(10cm匍匍茎长15cm)、分散(匍匍茎长15 cm)。4.2.9块茎整齐度在收获当日,称重收获的薯块,按照薯块大小分级,级别分为大(单薯质量150g)、中(50g单薯质量150g)、小(单薯质量SOg),计算每个级别的块茎质量占小区块茎总质量的比率,结果精确到0.1%。根据结果确定薯块整齐度,分为整齐(同一级别薯的比率80%)、中(60%同一级别薯的比率80%)、不整齐(同一级别薯的比率60%)。4.2.10块茎大小采用4.2.9的样品,根据小、中、大薯的比率确定块茎的大小,分为小(小薯率二三80%)、中(中薯率80%)、大(大薯率8
17、0%)。4.2. 11 块茎产量收获期(收获块茎的当日),称量小区收获的块茎,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kg。再换算成每公顷产量,精确到整数位。4.2.12休眠性收获当日,随机选取20个健康块茎,于202、相对湿度93%95%的黑暗条件下贮存。记录75%的块茎幼芽萌动(芽长2mm)的日期,计算收获至萌动的天数。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整数位。休眠性分为元(收获后即可萌动发芽)、短(收获至萌动天数45d)、中(46d收获至萌动天数75d)、长(收获至萌动天数二三76d)。4.2.13倍性参见附录H。4.2. 14 生育期从出苗期至成熟期的天数。4.2. 15 熟性根据生育期熟性分为极早熟(生
18、育期60d)、早熟(61d生育期三三70d)、中早熟(71 cl,;生育期三三85d)、中熟(86d二生育期三二105d)、中晚熟(106d二生育期三三120d)、晚熟(生育期120d)。4.2. 16 出苗期观察小区植株出苗情况,记录约有75%幼苗长出的时间。表示方法为月日。4.2. 17 现蕾期观察小区植株花蕾生长状况,记录约有75%植株出现花蕾的时间。表示方法为月日。4.2. 18 开花期观察小区植株开花状况,记录75%的植株第一花序1朵2朵花开放的时间。表示方法为月日。4.2. 19成熟期观察小区植株成熟状况,记录75%以上的植株全株有2/3以上叶片枯黄的时间。表示方法为月日04.3
19、晶质性状4. 3. 1 干物质含量参见附录I。4.3.2 淀粉含量在收获后2周内,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无损伤、健康块茎10个,将样品块茎洗净,然后,将每个块茎纵切为厚度约0.5cm的薄片,在每一半块茎中部与第一切口垂直方向切取另外二个薄片,将切下的薯片混合均匀,切碎后放于粉碎机中磨碎成糊状作为待测试样。按GBIT5009.9执行。8 NY IT 1303-2007 4.3.3 维生素C含量采用4.3.2的待测试样,再接GBIT6195执行。4.3.4 粗蛋白含量采用4.3.2的待测试样,按GB8856执行。4.3.5还原糖含量采用4.3.2的待测试样,按GBIT5009.7执行。4.3.6食昧
20、在收获期,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无损伤、健康、未被晒绿的块茎30个,洗净后,将块茎直接放到蒸锅蒸煮,蒸熟后品尝。根据品尝结果确定食味品质,食味品质分为优(有香昧、水分适当、质沙)、中(水分适当、无怪味)、劣(水分多、有怪昧、口感差)。4.4 抗病性4.4. l 马铃薯X病毒抗性参见附录A。4.4.2 马铃薯Y病毒抗性参见附录B。4.4.3 马铃薯A病毒抗性参见附录Ca4.4.4 马铃薯S病毒抗性参见附录D,4.4.5 马铃薯卷叶病毒病抗性参见附录E。4.4.6 马铃薯植株晚瘦病抗性参见附录F,4.4.7 马铃薯块茎晚疫病抗性参见附录G。9 NY IT 1303-200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马铃
21、薯X病毒抗性鉴定A.1 范围本附录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对马铃薯X病毒抗性鉴定。A.2 仪器设备A.2.1 防虫温室。A.2.2 花盆:口径30cm。A.2.3 ELISA全套仪器设备。A.2.4 喷雾枪:1.5kg/cm2 2 kg/cm2压力。A.3 试剂A.3.1 ELISA用所有试剂。A.3.2磷酸缓冲液:0.01mol/L。A.4鉴定步骤A.4.1 播种基质的准备将坚石和草炭按1:1混合均匀,经高温蒸气灭菌后备用。A.4.2 播种育苗抗性鉴定试验设在防虫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均采用脱毒健康原原种小薯整薯播。播前于室温15左右散射光下催芽,待芽长1cm时,将其播于口径30cm的花盆内,每盆
22、一个块茎,每品种重复3次,每重复60株苗。1721温室内育苗。设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A.4.3 接种液的制备接种毒源马铃薯X病毒在普通烟上繁殖,温度2028,自然光照,约20d 25 d后,采摘发病叶片,加入5倍于鲜病叶重量的0.01mol/L磷酸缓冲液(pH=7.的,捣碎后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立即用于接种。A.4.4 接种方法于马铃薯第六片叶展开时将混有金钢砂的马铃薯X病毒毒源混悬液用1.5kg/ err2 2kg/cm2压力的喷雾枪距离植株5cm左右处喷射接种,第一次接种lOd后,进行第二次接种。接种后,温室温度控制在2028,保证按时浇水,打药防虫。A.5病情调查与评价标准在第一次接种3天
23、后,开始调查发病情况。记录病株数及病级,对无症状表现的单株,采用ELISA法对植株中上部叶片进行病毒检测。收获后测定块茎产量,并采用ELISA法对块茎进行病毒检测。根据病症和病毒检测结果,抗性分六种类型:。免疫(无病症,叶片及块茎ELISA反应呈阴性)10 NY IT 1303-2007 1 过敏(侵染点处形成局部病斑,正常叶片及块茎ELISA反应呈阴性)3 抗侵染(个别植株发病,症状轻微,块茎产量与对照无差异或差异很小,ELISA反应呈阴性)5 耐病(植株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块茎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ELISA反应呈阳性)7感病(植株症状较重,块茎产量明显低于对照)9 离感(植株症状重,有的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Y 1303 2007 农作物 种质 资源 鉴定 技术规程 马铃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