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T 444-2003 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pdf
《GA T 444-2003 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 T 444-2003 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pdf(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公安部信息通信局提出。前本标准由公安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百量E1= 本标准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公安部信息通信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s余德邻、张俊业、季亚屏、李永祥、钱志红、韩林、李江、刘道君。GA/T 444-2003 田GA/T 444-2003 召l言E司虽然国内已有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子行业标准SJ/丁11228-2000(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但它是针对工作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的800MHz频段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制定的,该频段是各个机关单位都可申请使用的或建集群共网使用的频段。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公安、安全
2、、武警、司法、检察等机关业务移动通信用的频段是350MHz和380MHz频段。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是工作在350MHz频段的系统。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建设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以便顺利实现不同供应商提供设备构成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联网,特制定此标准。本标准对应的国际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之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D提出的地面集群移动(TETRA)通信系列标准EN300 392等。选用此系列标准中的有关部分列入本标准,如基本技术体制、各层次接口、用户功能等,并根据我国公安移动通信业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主要是系统主要参数、工作频段、编号计
3、划、交流供电、系统安全、环境条件和可靠性要求等。H GA/T 444-2003 1 范围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性、系统构成设备和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和信道配置、编号计划、网络构成、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交流供电系统、信息安全和保密、环境和电磁兼容、可靠性等总体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规划、网络系统设计、系统设备开发、生产、工程建设和质量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4、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6113. 2-1998 元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eqvCISPR 16-2 ,1 996) GB/T 7611-200l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 22 ,1 997) GB/T 13426-1992 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722-1992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4013-1992移动通信设备运输包装(neqMIL FTD-STD. 1028) GB/T
5、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 15540-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5542-1995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讥技术要求GB/Z 15629. 1-2000信息技术系统闷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部分:局域网标准综述(idtISO/IEC TR 8802.1 , 1997) GB/T 15629. 2-1995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凶IS08802-2 ,1989) GB/T 15629.3 1995 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l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
6、规范。dtISO/IEC 8802-3 ,1 990) GB/T 15629. 4一1997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4部分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dt ISO/IEC 8802-4 ,1990) GB/T 15629.5-1996信息技术局域网和城域网第5部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dt ISO/IEC 8802-5 ,1 992) GB 15842 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5844.2一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5844. 3 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5844.4-1995
7、移动通信调频元线电话机质量评定规则GB/T 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 24 , 1997) GB/T 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4-2, 1995) l GA/T 444-2003 GA 176一1998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SJ/T 11228-2000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CCITT /ITU E. 212 国际移动用户编号计划EN 300 392-1地面集群元线电话音+数据通信第1部分网络设计EN 300 392-2地面集群无线电话音十数据通信第2部分空中接口EN 30
8、0 392-5地面集群无线电话音+数据通信第5部分外设接口EN 300 392-7地面集群无线电话音十数据通信第7部分安全EN 300 394-1地面集群无线电一致性特性第1部分无线电设备测试ETS 300 395-2地面集群元线电全速业务信道话音编码第2部分TETRA话音编码ETS 300 396-1地面集群无线电直通工作方式第1部分网络设计ETS 300 396-2地面集群无线电直通工作方式第2部分空中接口3 术语、定义和缩暗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 1 术语和定义3. 1. 1 网络基础设施switching and management皿fr国Iructore(SwM
9、I)除用户设备之外的数字集群系统全部设备。3. 1. 2 物理信道physical cbannel 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射频载波和时隙号CTN)。3. 1. 3 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 是指依据集群移动阿通信需要为传送各种控制信令和语音或数据业务在物理信道上分配的控制逻辑信道和语音、数据逻辑信道。3. 1. 4 基本链路basic lnk 一个或几个移动台与基地台之间的双向无连接通路,以单个消息为条件提供确认和不确认服务。3. 1. 5 指配的信道assigned channel 网络基础设施使用信道分配指令给某些移动台分配的信道。指定信道可分配作辅助控制或电路方式呼叫。3.
10、1. 6 公共控制信道mmOn control channels 由网络基础设施发送的控制信道,用以控制移动台。公共控制信道由主控制信道CMCCH)和公共辅助控制信道CSCCH)组成。3. 1. 7 主控制信道main control channel CMCCH) 网络基础设施控制蜂窝中移动台进行发射所用的主要通用控制信道。蜂窝中的主载波频率是由网络基础设施广播用的,主控制信道位于主载波的第1个时隙。3. 1. 8 辅助控制信道secondantrol channel CSCCH) 为非主控制信道CMCCH)。有两种类型的辅助控制信道CSCCH), 2 GA/T 444-2003 通用辅助控制
11、信道,与主控制信道有相同的功能但仅用于子序列的移动台,指派辅助控制信道,在启动随机访问或传呼信息后,可分配给某些移动台使用的辅助控制信道。3. 1. 9 随路控制倍道associated conlrol channel (ACCH) 与已经指定作电路方式传输的信道协同工作的专用信令信道。当已知方向无传输时,该信道由使用第118帧的快速协作控制信道l(FACCH)构成,或当已知方向有传输时,该信道由总是可以提供使用的第18帧慢速协作控制信道。ACCH)构成。3. 1. 10 挪用倍道slealing channel (STCH) 挪用信道是一个与业务信道CTCH)相关联的信道,即l临时挪用相关联
12、的TCH的一部分容量发送控制信息的信道。要求快速信令时,可用之。采用半双工方式时,挪用信道是单向的,与相关联的TCH有相同的方向。3. 1. 11 集群工作方式lrunked mode operation 移动台在网络基础设施控制下进行通信的工作方式。3. 1. 12 直通工作方式direct mode operation(DMO) 没有任何基地台介入,移动用户单元在不受集群网络控制但可受其监听的条件下,可使用射频以单工方式进行通信的方式。有三种直通方式2a) 移动台之间直接相互通信;b) 移动台通过直通转信台相互通信pc) 移动台通过集群网关和网络相互通信。3. 1. 13 半双工工作hal
13、f duplex operalion 每个移动台或有线台每次发信前都需要请求允许发射的工作方式。集群方式工作时半双工为双频单工。3. 1. 14 双值守移动台dual walch mobile slalion (DW-MS) 是能以直通方式和集群方式工作的移动台。在某一给定时刻,移动台只能选择一种方式工作。但当它以直通方式工作时可监视集群控制信道,而当它以集群方式工作时可监视直通信道。3. 1. 15 话音+敏据工作方式V + D mode operalion 通过由网络基础设施控制的话音+数据空中接口进行通信的工作方式。3. 1. 16 正常模式Qrmal mode 主控制信道处在118帧的
14、第1时隙的工作模式。3. 1. 17 最小模式minmum mode 网络基础设施分配主载波的4个时隙作传输或控制用的工作模式。用该模式时,仅第18帧能用于通用控制而不妨碍已经建立的服务。3. 1. 18 漫游roaming 指拥有合法登记码OTsn的用户在具有不同移动国家代码(MMC)和/或移动网络代码(MNC)的3 GA/T 444-2003 网络内改变位置区的动作。3. 1. 19 迁移mi伊ation指没有登记码。TSD的用户在具有不同移动国家代码(MMC)和/或移动网络代码(MNC)的网络内改变到一个新位置区的动作。3. 1. 20 切换handover 切换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
15、从一个无线信道转换到另一个无线信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信不应中断。切换可分为小区内部切换、同一基站控制器(BSC)内小区间切换、同一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不同BSC小区间切换、MSC间小区切换。3. 1. 21 呼叫建立时间call回tuptime 是发信机完成呼叫申请命令发射的最后时刻起,到接收机完成信道分配命令接收的最后时刻止所经历的时间。3. 1. 22 时分多址帧数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四s(TDMA) frame numher 在复帧内的时分多址帧的调定时间。3. 1. 23 拨号、编号和编址dialing. numbering & address
16、ing 用户和终端之间识别代码的交换过程谓之拨号。空中接口地址以用户可视的十进制数表示则为编号。通过空中接口交换识别代码的过程谓之编写地址,简称编址。3.2 缩略语4 AACH Access Assignment Channel 接入指定信道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随路控制信道ACELP Algebraic 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ve 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BLCH Base Station Linearization Channel 基地台线性
17、化信道BNCH Broadcast Network Channel 广播网络信道BS Base Station 基地台/基站BSCH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广播同步信道CB Control uplink Burst 上行链路突发CC Call Control 呼叫控制CCH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CLCH Common Linearization Channel 公共线性化信道CMCE Circuit Mode Control Entity 电路模式控制实体CONP Connection Oriented N etwork Pro
18、tocol 面向连接的网络协议DMO Direct Mode Operation 直通工作方式DQPSK Differential 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 差分四相相移键控ETS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clard 欧洲电信标准ETR ETSI T echnical Report ETSI的技术报告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GSSI Group 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 短用户群呼识别码ISSI Indi
19、vidual 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 短用户单呼识别码GA/T 444-2003 ITU-R International Tecommunication Union-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LCH Linearization Channel 线性化信道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人控制MCCH Main Control Channel 主控信道MLE Mobile Link Entity 移动链路实体MM 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PC Protocol Con
20、trol 协议控制PDCH Packet Data Channel 分组数据信道PDN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分组数据协议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PL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PTN Private Telephonic Network 专用电话网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业务接人点SCCH Secondary Control Channel 辅助控制信道SCH Signalling Channel 信令信道SCLNP Specific Conne
21、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特定无连接网络协议SDS Short Data Service 短数据业务SS Supplementary Service 补充业务STCH Stealing Channel 挪用信道SwMI Switchi口r鸣and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网络基础设施TCH Traffic Channel 业务信道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TETRA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地面集群元线电TMI TETRA Management Identity
22、TETRA管理身份码TP Traffic Physical channel 业务物理信道UL UpLink 上行链路4 总则本标准以ITU-R推荐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标准之一的TETRA系列标准(即由ETSI提出的EN300 392、ETS300396等)为基础,并参考SJfT11228-2000体制A进行制订。是工作在350MHz频段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标准。凡在本标准中未做规定或未涉及的部分,均执行TETRA系列标准。5 系统技术特性5. 1 基本技术特性5. 1. 1 技术体制5. 1.1. 1 倍道划分采用频率和时间分割的方法划分信道。频率分割是在给定的350MHz频段内按25kHz信道间
23、隔和10MHz双频间隔划分载波信道。时间分割是采用时分复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划分时隙信道。规定每载波时隙数为4个,即物理信道为4个,再根据需要设置业务和控制逻辑信道。5. 1. 1. 2 区域覆盖对于无线服务区的覆盖采用下列技术:5 GA/T 444-2003 a) 单基站大区覆盖gb) 蜂窝频率复用;c) 准同步发射gd) 分时共享发射;e) 天线分集;。基站分集gg) 直通方式(OM)/集群网关。5. 1. 2 话音编码技术话音编码采用代数码本激励的线性预测编码(ACELP)技术。应采用30ms话音帧,每帧比特率为4.567 bit/so参见ETS300 395-2中的5节。5.
24、1. 3 射频调制方式射频调制方法采用相移/4的差分囚相相移键控(/4DQPSK)。5. 1. 4 载波调制速率载波调制速率应为36kbit/s。5. 1. 5 呼叫建立时间在同一交换局内,组呼建立时间应不大于300ms。5.2 系统基本业务5. 2. 1 用户终瑞业务用户终端业务是为用户终端之间提供完整通信能力的业务。本系统应提供下列用户终端业务za) 调度话音业务;b) 电话互联业务。5.2.2 承载业务承载业务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接口之间提供信号传输能力的电信业务。本系统应提供下列承载业务=a) 电路方式话音与数据传输pb) 短数据传输;c) 分组数据传输。5. 3 基本协议和信令基本协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A 444 2003 公安 数字 集群 移动 通信 系统 总体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