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544.3-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 复用与信道编码.pdf
《YD T 1544.3-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 复用与信道编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544.3-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 复用与信道编码.pdf(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544162007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 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2007-05-1 6发布(第1部分至第6部分)200705-1 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 5443-2007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 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复用与信道编码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u Interface of 2GHz WCDMA DigitalCellular Mobile Cor -lication Network Physical L
2、ayer(Phase I)Part 3 J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2007-05-1 6发布P R99 TS25212 v3b0,IDT)2007-05-1 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 录YD厂r 1 5443-2007前 言II1 范l习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l4复用、信道编码和交织341概j盎342传输信道编码,复用443传输格式检测3844压缩模式42附录A(规范性附录)盲传输检测46附录B(规范性附录)压缩模式的等待时间48参考文献50YD厂r 1 5443-2007刖 吾本部分是标准(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
3、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的一部分。该标准共分为6个部分: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第3部分:复用与信道编码一第4部分:扩频与调制一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一第6部分:测量本标准是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T13742007 2GHz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接口技术要求(第二阶段)2YDtTl543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3YDT1544-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13物理层技术要求
4、(第一阶段)4YDT1545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5YDT1546-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6YDT1547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7YDT1548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8YDfFl549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r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9yD,rI1550-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10YDT1
5、55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1 1YDT1552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12YDT1553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等同采用3GPP TS 25212 v3b0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FDD)。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
6、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菲、张翔、李志明、沈玮、任伟II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复用与信道编码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的复用与信道编码。本部分适用于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Uu接口物理层部分的开发、生产、引进和购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7、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传输间隔(transmission gap,1B):通过减少传输时间方法得到的连续空时隙称为传输间隔。传输间隔包含在一个或两个连续无线帧内。传输间隔长度(transmission gap length,TGL):传输时间减少方法得到的连续空时隙的数目称为传输间隔长度。OTGL14。包含传输间隔第一个空时隙和最后一个空时隙的无线帧的连接帧号分别是k。和l。传输间隔的长度可以根据参考文献【5】描述的压缩模式的参数进行计算。传输信道号(transport channel number,T
8、CN):传输信道号在层1上下文中标识一个TrCH。层3的传输信道标识(TrCH ID)映射到层1的传输信道号,其映射关系如下:TrCH 1对应于TrCH ID最小的TrCH,TrCH 2对应于TICH ID次小的TrCH,依次类推。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部分:M不小于X的最大整数值,即满足如下条件的整数:zMZ,那么来自传输块级联后的比特序列将进行分段,分段后的码块有相同的尺寸。在传输信道i上的码块号用cf来表示。如果输入到分段功能的比特数墨不是cl的整数倍,那么在第一块的开始处补充一些比特。如果使用Turbo码,且X;K,填充伪比特,对于k=置+1,置+2,RC,=0或1。经行内置换和行间
9、置换后,从矩阵的输出中删除这些伪比特。423232行间和行内置换当输入比特写入矩阵后,RC矩阵按下述算法进行行内和行间置换。(1)从表2中选择一个初始根v。(2)按下式为行内置换构建基序列(j(妫冉foJ,一2):sO)=(Ps(J一1)modp,J=1,2,(p一2),j(o)=1。(3)设质数集锄)。f0l。讲的第一个质数为qo=l,根据下式选择满足条件的连续的最小质数I碍f7kRl,:gcdqj,P一1)=1,玑6,和gjq0一J),i=1,2,R一1,这里gcd是最大公约数。(4)按下列关系将(吼)。f01,。_1)转换为轨)。0上小。】啊O=qf,i=0,1,R一1,12YD厂r1
10、5443-2007这里p(f)km*。根据表3中,依据输入比特数量定义的4种行间置换模式中的一种。表3 Turbo码内交织器的行间置换模式行间置换模式输入比特数置 行数R(40K159) 5 (5)在第i(i-O,1,R一1)行进行行间置换,if(C=p)thenUf(J)=s(jx r)mod(p1),J=0,l,2,舻一2),且巩(P一1)=0,这里Uf是第i行置换后第J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endifif(C=P+1)thenUf(J)=j(弘_)mod(p一1),J=0,1,2,(p一2),u,p一1)=0,且c(p)=p,这里u册是第i行置换后第J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iff
11、K=CXR)thenExchange URl(p)with UR一1(0)endifendifif(C=p一1)thenuj(J)=s“,。q)mod(p1)一1,J=0,1,2,(p-2),这里u盯)是第i行置换后第J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endif(6)根据模式(r(f)k0,L-,R-I进行行间置换,其中,孔i)为置换后第f行原来的行位置。423233矩阵的截断比特输出内置换和行间置换后,置换后矩阵的比特数可表示为ycyl Y(月+1)y(2R“)y(C-DR+DY2 y(R+2)Y(2R+2)y(c-1)n2)经过行内和行间置换的RXC矩阵的按列读出,这些读出比特就是Turbo码内
12、交织器的输出。从0行0列的y开始到R-1行C一1列y钚。输出比特序列时将输入时没有的比特截去,即截去Xk(置)对应的yt。从Turbo码内交织器器输出的比特可以表示为xl,zI,xx,Jl对应于截断后具有最小索引号的yk,x2对应于截短后第二小索引号的yk依次类推。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共Kbit,截掉YDF 1 54432007的比特数为:RcLK。4233编码块的连接每一个码块经过信道编码后,如果cj大于1,这些码块进行级连。最小索引号r的码块先从信道编码模块中输出,否则,这个编码块单独输出。这些输出比特可表示为cl。,q2,铴,其中,i是传输信道号,并且最一G yl,按下列关系定义输
13、出比特:=Ynt t=1,2,KCm=Y12(tK) =yl+1,yf+2,2HCm=Yf,3,(女一2E) 女=2K+l,2H+2,3KCm=yf,o,(女一(e_)茸) 七=(G一1)耳+1,(cf一1)Yi+2,cf蚱如果没有码块输入到信道编码模块(G=O),则信道编码模块没有输出昌=0。424无线帧尺寸均衡无线帧尺寸均衡是指对输入比特序列进行填充以保证输出可以分段成相同大小为州的数据段,无线帧尺寸均衡仅在上行链路(uL)进行。输入到无线帧尺寸均衡的比特序列用c1,c2,铴,qE来表示,其中f为传输信道号,Ei为比特数量。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2,tf3,-,h,其中乃为比特数量。输出比特序
14、列可由下式得到t、“=c*for=l最and=(0I 1for括岛+l正,if岛10ms 1 20ms 2 O,l40ms 4 80ms 8 4253上行链路中第一次交织的输入和输出问的关系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比特表示为t1,2,h,其中i为传输信道号,Ei为比特的数量。因此,工埔=t皓和蕾=乃。从第一次交织输出的比特表示为喀1,d12,如,且靠=强。4254下行链路中第一次交织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如果在一个无线帧中使用固定位置的传输信道,那么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比特可表示为岛l,嚏2,n,其中i为传输信道号。因此,有z*=k,磊=Df。如果在一个无线帧中使用可变位置的传输信道,那么输入到第一次交
15、织的比特可表示为gilgi2gj3,gB,其中i为传输信道号。因此,有=瓤和墨=G。从第一次交织输出的比特表示为嘶l,qi2,铂,g珏,其中i是传输信道号,且Qf为比特的数量。因此瓠=妇,如果使用固定位置,则有Q=FiHt;如果为可变位置,则有Q=Gj。426无线帧分段如果传输时间间隔大于10 ms,那么输入比特序列将分段并映射到连续的无线帧上。下行链路在速率匹配之后,上行链路在无线帧尺寸均衡之后,使用无线帧分段,可以保证输入比特序列长度为R的整数倍。输入序列比特表示为葺l,薯2,铂,Xlx。,其中i为TrCH号,墨为比特数量。每个T兀的用个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咒,1,M,m2,yfq3,yfK
16、,其中m为当前TrI的无线帧号,蚱为ITCH i的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量。输出序列定义如下:yf,。=t(一lH肌,ni=1毋,J=1yj其中;奸=(墨固为每个分段的比特数量,第nr个分段映射到传输时间间隔的第ni个无线帧。4261上行链路中无线帧分段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到无线帧分段的输入比特序列表示为dil,d12,喀3,dm,其中f为TrCH号而乃为比特数量。因此,孙=dIkAX|-Tt。对应于无线帧m的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q1,q2。,。,其中i为TrCH号,而j为比特数量。因16YD几1 5443-2007此,e。女=Yt且M=yf。4262下行链路中无线帧分段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输入到无
17、线帧分段的比特表示为qil,qm幻,q礁,其中i为TrCH号,而Ql为比特数量,因此,xe。=quc且xl=Qf。对应于无线帧ni的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五。,五2,厶,氏,其中i为TrCH号,而K为比特数量。因此,f女=Yf啦且=t。427速率匹配速率匹配表示比特在一个传输信道上被重复或者打孔。高层给每一个传输信道配置一速率匹配特性,这个特性是准静态的并且只能通过高层来改变。速率匹配特性被用来计算出比特重复或者打孔的数量。在一个传输信道中的比特数在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可能是变化的。在下行链路中,如果该比特数低于最大比特数时,传输将被中断。在上行链路中,当比特数在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变化时,比特将
18、被重复或者打孔,以确保在TrCH复用后总的比特率与所分配的专用物理信道的总比特率相同。如果一个CCTrCH中的所有TrCH速率匹配模块都没有比特输入,那么该CCTrCH中的所有TrCH的速率匹配模块必须没有比特输出,若是上行链路速率匹配,则没有DPDCH被选择。4271节及其子节中的符号含义: 上行链路:在速率匹配之前的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第i个TrCH中一个无线帧的比特数。下行链路:一个中间计算变量(不是整数,却是18的整数倍)。: 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中,在速率匹配之前传输格式组合为f的第i个TrCH中的比特数。仅用于下行链路。AN。: 上行链路:如果为正比特数,表示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第i个Tr
19、CH的每个无线帧中重复的比特数。如果为负比特数,表示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第i个TICH的每个无线帧中打孔的比特数。下行链路:一个中间计算变量(不是整数,却是18的整数倍)。孑:如果为正比特数,表示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第i个TFCH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内被重复的比特数。如果为负比特数,表示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第i个TrCH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内被打孔的比特数。只用于下行链路。pj;:m从0到。,日一I:非负数:对传输格式组合为l的第i个TrCH,在打孔压缩模式的情况下,为了在最大1的压缩无线帧中建立必需的间隙,而在m个这样的1中需要移去的比特数。在打孔压缩模式和固定位置情况下,这个值标记为地#翟虽然这个值
20、是对具有最大比特数的所有TrCH计算的,但是对所有的TFC也一样。仅用于下行链路。坳_!:f:n从0到,T。一h非负数:当TrCHi的传输格式组合为f时,最大TTI内第n个无线帧中对应于压缩间隙的比特数。对没有压缩的无线帧,这个值为0。在打孔压缩模式和固定位置情况下,这个值标记为梯,。虽然这个值是对具有最大比特数的所有TrCH计算的,但是对所有的TFC也一样,仅用于下行链路。7m僻: k从0到矸1:非负数:对应于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的压缩模式中间隙的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RMi: 传输信道i的准静态速率匹配特性。它的值由高层提供,或如4213节指出的那样取值。PL: 上行链路的打孔限定
21、值。这个数值限定了可用于避免多码或允许使用高层的扩频因子17YD厂r 1 5443-2007dataf,:zl,J:R:x:的打孔总数,由高层告知。允许打孔的值以百分比表示的实际值为(卜PL)100。CCTrCH中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无线帧中的可获得的总比特数。CCTrCH中的TrCH数。中间计算变量。第i个TrCH中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数。CCTrCH中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无线帧的最大数。F。=“l1il第i个TrCH中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号(0mFj);平均打孔或重复间隔(归一化后只说明紧接着一个整数间隔余下的速率匹配)。仅用于上行链路。第一个交织器的列置换函数,P1,(x)为置换后第x
22、列的原始位置。Pl的定义如4252节中表3所示(P1F是自反转的)。仅用于上行链路的速率匹配。当n=P1E(嘞)时,第m个无线帧的打孔或重复模式的变化。仅用于上行链路对于传输格式组合为J的TRCH i的传输格式。对于TrCH i的传输格式标号为1的集合。传输格式组合标号为,的集合。在4275节的速率匹配模式判决算法中变量e的初始值。在4275节的速率匹配模式判决算法中变量e的增加。在4275节的速率匹配模式判决算法中变量e的减小。系统指示和奇偶比特。系统比特。在42321节中以也表示。第一奇偶比特(来自Turbo编码器的高层组成要素)。在42321节中以z。表示。第二奇偶比特(来自Turbo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544.3 2007 GHz WCDMA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Uu 接口 物理层 技术 要求 第一阶段 部分 信道编码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2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