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50042-1999 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pdf
《JB T 50042-1999 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50042-1999 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J54 JB/T 50042 1999 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1999-06-09 发布2000-01-01 实施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I前言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质量等级 2 附录 A(标准的附录) 平面铣床精度三级分等表 17 附录 B(标准的附录) 平面铣床的补充试验 19 JB/T 50042 1999 目 次 II前 言 本标准是对 JB/T 5004294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的修订。 本标准是对 JB/T 542011994金属切削机床 产品质量通用分等的补充和具体化。它是产品质量考核、分等定级、优质优价的依据。 本标准与 JB/T
2、5004294 的主要差异是: 第 2 章“引用标准”作了较大修改; 由于“引用标准”的修改,有关的技术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增减; “安全卫生”一章增加了“一般应有符合安全设计的三级防护措施”的要求,其有关条文也作了适当的调整; 按有关规定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B/T 5004294。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铣床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东机床厂。 本标准于 1986 年首次发布, 1994 年第一次修订。 JB/T 50042 1999 1 1 范围
3、本标准规定了平面铣床的产品质量等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工作台台面宽度 320630 mm 的立式平面铣床和工作台台面宽度 320 1000 mm 的柱式、端面式平面铣床。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837.11983 机床工具 7 24 圆锥联结主轴端部 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5761986 机床润滑系统 GB/T 79321987 气动系统 通用技术
4、条件 GB/T 90611988 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061991 标牌 GB/T 153751994 金属切削机床 型号编制方法 GB 157601995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7691997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的测量方法 JB/T 33131994 平面铣床 技术条件 JB/T 3313.11998 平面铣床 参数 JB/T 3313.21998 平面铣床 系列型谱 JB/T 3313.31998 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JB/T 39971994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 55631991 金属切削机床 圆锥表面涂色法
5、检验及评定 JB/T 8356.11996 机床包装 技术条件 JB/T 8356.21996 机床包装箱 JB/T 8356.31996 机床包装用中小木箱 JB/T 8491.1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退火、正火、调质 JB/T 8491.2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淬火、回火 JB/T 8491.3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感应淬火、回火 JB/T 8491.4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09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平面铣床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JB/ T500421999 代替
6、 JB/T 5004294 2000-01-01 实施 JB/T 50042 1999 2JB/T 8491.5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渗氮、氮碳共渗 JB/T 9872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41999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51999 金属切削机床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JB/T 9876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 JB/T 9877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定 JB/T 10051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 542011994 金属切削机床 产品质量通用分等
7、金属切削机床样机性能试验规范总则 (试行稿) 3 质量等级 本标准按“成品检验” 、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和“用户服务与反馈”三方面共 14 项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等。 成品检验包括 9 个检查项目:一般要求、精度、工作性能、功能可靠与稳定、寿命、安全卫生、配套性、外观和包装。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包括 4 个检查项目:材质及热处理、零件加工质量、装配质量和涂漆与防锈。 用户服务与反馈为 1 个检查项目。 使用本标准时应参照 JB/T 54201。 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行业内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是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应严格遵守。 3. 1 一般要求 3. 1. 1 合格品
8、3. 1. 1. 1 机床的型号、参数和连接尺寸 机床的型号应符合 GB/T 15375 的规定。 机床的参数应符合 JB/T 3313.1 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机床主轴端部的连接尺寸应符合 GB/T 3837.1 的规定。 3. 1. 1. 2 机床的使用性能及结构 机床的使用性能及结构一般应具备 JB/T 3313.21998 中“用途及性能”一章所规定的要求,以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机床的结构应具有国内一般水平。 3. 1. 1. 3 三漏(漏油、漏气、漏水) 机床的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系统和其他部分均不应渗漏。转动部位的油不应甩出。冷却液不得混入润滑系统。油、水不得进入电气系统和
9、传动带上。 3. 1. 1. 4 温升 按 GB/T 9061 和 JB/T 3313 的要求运转机床,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 70,温升不应超过 40。 液压系统在额定工作压力下连续运行, 待油液达到热平衡后,检查油液的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JB/T 50042 1999 3 超过 60,温升不应超过 30。 3. 1. 1. 5 电气系统 机床电气系统应符合 GB/T 5226.1 的要求。 3. 1. 1. 6 液压、气动系统 机床液压系统应符合 JB/T 10051 的规定。气动系统应符合 GB/T 7932 的规定。 3. 1. 1.
10、7 润滑、冷却系统 机床的润滑系统应符合 GB/T 6576 的规定。一般应有观察供油情况的装置和指示油位的油标。润滑系统应润滑良好。 机床的冷却系统应能保证冷却充分、可靠。 3. 1. 1. 8 标牌 机床上应有标牌和指示润滑、操纵、安全等标志,并应符合 GB/T 13306 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 1. 1. 9 随机技术文件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 JB/T 9875、 GB/T 5226.1、 JB/T 10051 等标准的规定。 3. 1. 2 一等品 3. 1. 2. 1 机床结构应具有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机床在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机床结构的先进性
11、,一般可从机床的使用性能、加工范围、动力参数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型机床进行对比分析。 3. 1. 2. 2 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 65,温升不应超过 35。 3. 1. 2. 3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 3 优等品 3. 1. 3. 1 机床结构应具有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机床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 在进行机床结构的先进性对比分析时, 除应注意机床的使用性能、加工范围、动力参数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外,还应注意: a) 机床造型的美感、时代感和宜人性; b) 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情况; c) 对国际市场不同要求的应变能力。 3. 1
12、. 3. 2 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 60,温升不应超过 30。 3. 1. 3. 3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2 精度 3. 2. 1 合格品 3. 2. 1. 1 机床精度应符合 JB/T 3313.3 及其附录的规定。工作精度的切削规范按设计文件规定。工作精度应一次交验合格。 3. 2. 1. 2 试件加工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 3.2 m。 3. 2. 1. 3 验收时补充考查以下项目: a) 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的 G5、 G6、 G7 检检项目,应检查其冷、热态精度变化量; b) 静刚度试验按附录 B(标准的附录)中第 B1 章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抽查
13、) ; JB/T 50042 1999 4c) 工作台纵向运动的不均匀性采用手感法或指示器进行检验,必要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用仪器进行检验; d) 测量下列项目松开、夹紧时的精度变化量: 柱式平面铣床: G6 项、 G9 项; 立式平面铣床: G7 项; 端面式平面铣床: G6 项、 G9 项。 3. 2. 2 一等品 3. 2. 2. 1 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柱式平面铣床应有 8 项,立式平面铣床、端面式平面铣床应有 6项(其中应包括 G5 主要项目)留有精度储备量;工作精度的全部检验项目应留有精度储备量。精度储备量应符合附录 A(标准的附录)表 A1 中一等品的要求。 3. 2. 2.
14、2 合格品中考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 3. 2. 2. 3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2. 3 优等品 3. 2. 3. 1 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柱式平面铣床应有 10 项,立式平面铣床、端面式平面铣床应有 7项(其中应包括 G5 主要项目)留有精度储备量;工作精度的全部检验项目应留有精度储备量。精度储备量应符合附录 A表 A1 中优等品的要求。 3. 2. 3. 2 合格品中的考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 3. 2. 3. 3 考核试件工作精度的分散度按附录 B 中第 B2 章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3. 2. 3. 4 其余
15、同合格品的要求。 3. 3 工作性能 3. 3. 1 合格品 3. 3. 1. 1 机床动作试验 按 GB/T 9061 和 JB/T 3313 的要求进行空运转,并检查以下项目: a) 用中速检验机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起动、停止、制动(包括正、反向)动作的灵活性,并考查制动所需时间; b) 逐级变换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速度,检查变速机构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c) 与丝杠直接传动的带刻度装置的手轮、手柄反向空程量不得超过 1/15 r,其余手轮、手柄反向空程量按设计规定考核; d) 手动操作主轴箱、工作台做各方向运动,试验在各自全部行程上移动的灵活性和均匀性。 3. 3. 1. 2 机床空运转功率
16、试验(抽查) 在机床主运动机构各级速度空运转至功率稳定时, 按 JB/T 3313 的规定检验主传动系统的空运转功率。在各级转速上主传动系统空运转功率(不包括主电动机空载功率)均不应超过表 1 的规定。 表 1 主电动机额定功率kW 11 11 空运转功率 /主电动机额定功率 % 30 20 3. 3. 1. 3 机床负荷试验 JB/T 50042 1999 5 机床负荷试验按 JB/T 3313 和设计规定的试验规范进行。包括: a) 机床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抽查) ; b) 机床主传动系统最大扭矩的试验; c) 机床短时间超过最大扭矩 25%的试验; d) 机床最大切削抗力的试验;
17、 e) 机床短时间超过最大切削抗力 25%的试验; f) 机床主传动系统达到最大功率的试验(抽查) 。 上述试验内容可按设计文件要求合并进行。带悬梁的卧式平面铣床必须进行滚铣试验。 试验时机床所有机构均应工作正常,不应发生传动带打滑明显减速或变速手柄跳挡、试件表面出现明显的振纹或烧伤、控制系统工作失常等现象。 3. 3. 1. 4 补充试验 验收时补充考查以下项目: a) 抗振性切削试验。按金属切削 机床样机性能试验规范总则 (试行稿)进行极限切削宽度试验(抽查) ; b) 生产率试验。检查主传动系统电动机达到额定(或设计规定)功率时,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抽查) 。 3. 3. 2 一等品
18、 3. 3. 2. 1 与丝杠直接传动的带刻度装置的手轮、手柄反向空程量不应超过 1/20 r。 3. 3. 2. 2 合格品中的考查项目的检验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 3. 3. 2. 3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3. 3 优等品 3. 3. 3. 1 合格品中的考查项目的检验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 3. 3.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4 功能可靠与稳定 3. 4. 1 合格品 3. 4. 1. 1 用中速对主运动进行 10 次正、反向的连续起动、停止、制动的试验,动作应可靠。 3. 4. 1. 2 逐级(无级变速及用交换齿轮变速时取
19、低、中、高三挡速度)进行主运动速度变换试验,操作机构应可靠。 3. 4. 1. 3 用中等的进给速度,对工作台纵向运动进行 10 次正、反向的连续起动、停止、制动试验,动作应可靠。 3. 4. 1. 4 对工作台的纵向任意进行 10次进给速度(无级变速及用交换齿轮变速时取低、 中、高三挡速度)变换试验,操作机构应可靠。各方向的进给及快速运动均需试验。 3. 4. 1. 5 刻度盘功能应可靠。 3. 4. 1. 6 有夹紧机构的运动部件应分别在各自全部运动范围内的任意工作位置上 (一般选 35 个位置)进行夹紧试验,其夹紧机构应可靠、稳定。 3. 4. 1. 7 进给丝杠消除间隙机构功能应可靠,
20、调整应方便。 3. 4. 1. 8 按 GB/T 5226.1 的要求,检查机床电气系统是否可靠,一般检查下列主要项目: JB/T 50042 1999 6a) 操纵“急停”按钮(或开关) 5 次,动作应可靠; b) 所有导线的连接应采用软导线和冷压端子; c)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 1 s 的耐压试验,打算工作在或低于P ELV 电压的电路除外。 注:试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或故障,在查明原因并调整或排除后,应重新开始试验。 3. 4. 1. 9 按 JB/T 10051 的要求,检查机床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一般检查下列主要项目: a) 在规定系统压力下,液压控制的各部
21、件动作应准确和可靠; b) 当液压系统油温上升到上限时,液压控制的各部件动作不应有明显的速度改变; c) 液压进刀机构由快速转换为工作进给时,不许有冲刀现象。 3. 4. 1. 10 考查负荷试验前、后机床几何精度的变动量。 3. 4. 2 一等品 3. 4. 2. 1 负荷试验前、后几何精度的变动量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 3. 4. 2.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4. 3 优等品 3. 4. 3. 1 负荷试验前、后几何精度的变动量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 3. 4.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5 寿命 3. 5. 1 合格品 3.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50042 1999 平面 铣床 产品质量 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