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pdf
《GB 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80 Y 51 道B中华人民工_,、和国国家标准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angerous solids and liquids in educational experiments 2012-10-12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02-01实施发布GB/T 28920-2012 目次Ti-1iqLquA哇FDPO。OQU1i全安及应白内故事施措防预明说性险危的质物体液体固险危U用常学存中贮牛录划附用义H陆引定u应u评性和响呼围范
2、语类识用存故置气言范规术分标使贮事处去123456789附G/T 28920-2012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参考了德国标准DIN58126 第2部分教学和教具安全技术要求危险的固、液物质。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12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南开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党建伟、任伟德、朱志昂、赵翔、陈瞌春、张耀东、马蔷、同宗良。I 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学校范围内使用的危险固
3、体和液体物质(放射性物质除外)的分类、标识、使用、贮存、事故响应、处置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学校、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T 16483-20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20576 化学品分类、
4、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爆炸物GB 2057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气体GB 2057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气溶胶GB 2057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气体GB 20580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压力下气体GB 2058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GB 2058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固体GB 20583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反应物质GB 20584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热物质GB 20585 化学品分类、
5、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燃液体GB 2058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燃固体GB 2058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GB 2058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金属腐蚀物GB 2058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液体GB 20590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固体GB 2059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有机过氧化物GB 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GB 20593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皮肤腐蚀/剌激GB
6、20594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GB 20595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呼吸或皮肤过敏GB 2059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生殖细胞突变性GB 2059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GB 2059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生殖毒性1 GB/T 28920-2012 GB 20599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GB 2060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GB 2060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
7、说明安全规范对水环境的危害GB 24540 防护服装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GBJ 9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物质substance 自然状态下或通过任何制造过程获得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为保持其稳定性而又必要的任何添加剂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杂质,但不包括任何不会影响物质稳定性或不会改变其成分的可分离的溶剂。3.2 3.3 3.4 3.5 GB/T 22225-2008,定义3.1J 危险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GB/T 16483一2008,定义2.6J 危险性说明hazard statement 对危险种类和类别
8、的说明,描述某种化学品的固有危险,必要时包括危险程度。GB/T 16483-2008,定义2.7J 化学晶chemicals 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GB 22225-2008,定义3.3J危险化学晶dangerous chemicals 具有爆炸、燃烧、助燃、毒害、腐蚀、环境危害等性质且对接触人员、设施、环境可能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3.6 3. 7 3.8 2 GB 22225-2008,定义3.4J危险固体、语体dangerous solids and liquids 具有危险化学品性质的固体和液体。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闪点不高于93c的液
9、体。GB 20581-2006中的定义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 容易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GB/T 28920-2012 3.9 GB 20582-2006中的定义自燃遭体pyrophoric liquids 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GB 205852006中的定义3.10 3. 11 自燃圄体pyrophoric solids 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GB 20586-2006中的定义金属腐蚀物coosive to metals 腐蚀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是通过化学显著损坏或毁坏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GB 205
10、88-2006中的定义3.12 氧化性液体oxidizing liquids 氧化性液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GB 20589-2006中的定义3. 13 氧化性固体oxidizing solids 氧化性固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GB 20590-2006中的定义4 分类4. 1 化学品分类按GB13690-2009第4章,按危险性质划分为理化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4. 1. 1 具有理化危险的化学品包括:爆炸物;一一易燃气体;一一易燃气榕胶;氧化性气体;压力下气体;一一易燃液体;一一易燃固体;二一自
11、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一一自热物质和混合物;一一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一一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一有机过氧化物;一一金属腐蚀剂。4. 1. 2 具有健康危险的化学品包括z3 G/T 28920-2012 一-一急性毒性;二一皮肤腐蚀/剌激;一一严重眼损伤/眼剌激;-二一呼吸或皮肤过敏F一一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二二二致癌性;生殖毒性;一-一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一一次接触;二二一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多次接触;-一一吸人危险。4.1.3 具有环境危险的化学品包括危害水生环境(分为三个急性分类类别和四个慢性分类类别)。4.2 各类化学品的定义、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分
12、别见系列标准GB2057620599、GB20601、GB 206020 4.3 危险固体、液体物质包括具有理化危害的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剂,具有健康危险的急性毒性物质、皮肤腐蚀/剌激物质、严重眼损伤/眼剌激物质、呼吸或皮肤过敏物质、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质、致癌性物质、生殖毒性物质、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物质一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物质一一多次接触、吸人危险物质及具有危害水生环境物质。4.4 中学常用危险固体、液体及其危害性说明参见附录Ao5 标识5. 1
13、 基本要求学校使用的危险固体、液体,应具有安全标签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未标识安全标签及未随化学品附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危险固体、液体应禁止进入学校。5.2 安全标签5.2.1 安全标签应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标识、资料参阅提示语等要素。各要素应正确。标签要素的具体内容应符合GB15258的要求。5.2.2 安全标签应粘贴、挂拴或喷印在化学品包装或容器的明显位置。5.2.3 安全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拴或喷印,如果改换包装,应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挂拴或喷印。5.2.4 盛装危险固体、液体的容器在未净化前,不应更换原安全标签。5
14、.2.5 对于小于或等于100mL的化学品小包装,为方便标签使用,安全标签要素可以简化,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名称及联系电话、资料参阅提示语即可。5.2.6 安全标签的制作(包括编写、颜色、标签尺寸、印刷)及使用(包括使用方法、位置、使用注意事项)应符合GB15258的要求。5.2.7 化学、生物实验室应挂贴有关使用中的危险固体、液体的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的挂图。挂图有关内容应符合GB15258的要求。5.2.8 中学常用危险固体、液体的危害、预防措施、事故响应、安全贮存等内容参见附录A。5.3 危险固体、液体安全技术说明书5.3.1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按照下面16个部分提供化学品的信息,每部分标题、编号和前后顺序G/T 28920-2012 不应随意变更。1) 化学品及企业标示;2) 危险性概述;3) 成分/组成信息;4) 急救措施;5) 消防措施;6) 泄露应急处理;7) 操作处置与储存;的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9) 理化特性;10) 稳定性和化学性;11) 毒理学信息;12) 生态学信息;13) 废弃处置;14) 运输信息;15) 法规信息;16) 其他信息。5.3.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具体结构、内容和通用形式应符合GB/T16483-2008的要求。5.3.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放置在教师或学生方便取用
16、的地方,便于其翻阅、查询有关资料。6 使用6. 1 基本要求6. 1. 1 学校应制定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及危险固体、液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1.2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使用危险固体、液体的培训,使其能够识别标签,了解安全使用知识,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6.1.3 学校化学、生物实验室应具有以下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a) 抽排风设备,如通风柜或抽排风系统;b) 眼睛冲洗设施;c) 消防灭火设施;d) 个人防护用具,包括防护服、呼吸防护用品、护目镜、化学安全防护手套;e) 防爆的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6.1.4 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应由
17、指定人员负责维护维修,保证随时好用。6.1.5 中学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应符合GBJ99的要求。6.1.6 实验室在准备实验时应尽量选择小包装化学品,这样可将危险性保持在低水平。6.1.7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摆放稳妥,防止相互间撞击、摩擦和倾倒。6.1.8 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险的化学危险品,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应同时混合搬运。6. 1. 9 学校实验室内应禁止吸烟、进食和饮用。6. 1. 10 进行化学实验前应及时开启抽排风设备。6. 1. 11 操作时应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应禁止一切直接接触,操作后用肥皂和清水
18、彻底清洗身体暴露部位。5 GB/T 28920-2012 6. 1. 12 应及时清理泄漏物,处理所有污损的衣服、毛巾等,废弃物应特殊处理,放入需特殊处理的垃圾箱内。6. 1. 13 不应在地下室、地害以及任何地下空间使用极易燃液体。6. 1. 14 危险固体、液体物质的使用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 1. 15 (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危险警示zb) 操作过程;c) 注意事项;d) 应急处理办法及措施。6.2 个人防护用具6.2. 1 呼吸防护用品应符合GB/T18664 0 6.2.2 应选用具有防止化学品喷溅作用的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24540。
19、6.2.3 应选用具有防止化学品喷溅作用的护目镜。6.3 消防灭火设施6.3.1 学校实验室应配备针对危险固体、液体所需的必要灭火器材,包括沙土、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6.3.2 学校应根据燃火危险固体、液体物质的性质,按照表A.1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6.4 制定危险固体、擅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有关要求6.4. 1 制定危险固体、液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za) 使事故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b) 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对人员、设备及环境造成的危害。6.4.2 学校应针对所具有的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及其危害程度,对存在的潜在事故进行评估,确定潜在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并对这些潜在紧急事件按类别制定危险
20、固体、液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4.3 (危险固体、液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za) 潜在事故的描述,包括:危险物泄漏、着火、危险物溅到人员皮肤或眼睛上等;b) 潜在事故的规模、影响程度及范围(泄漏物的数量,有毒、易燃等hc) 危险报警及事故报告步骤及方法;d) 有关设备关闭程序;e) 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步骤;f) 受伤人员的紧急处置措施;g) 危险泄漏物的紧急处置。7 贮存7. 1 基本要求7. 1. 1 贮存化学危险品应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GB15603的规定。7. 1. 2 学校应根据实际需求购置化学品,其贮存量应不超过一学期的实际用量,应贮存尽量少的危险固体、液体。7. 1. 3
21、 学校应设置危险药品贮藏室。7. 1. 4 贮存危险固体、液体的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出人库管理制度。GB/T 28920-2012 7. 1. 5 化学危险品出入库前均应由双人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a) 数量;b) 包装;c) 危险标志。上述内容应经双人核对后方可人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应不允许进入学校。7. 1. 6 入库后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养护要求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包装破损、渗漏、品质变化等应及时处理。7.1.7 危险固体、液体应贮存在生产商提供的容器内,如进行分装应采用明确属于化学制剂专用的容器贮存,并注意:a) 按贮存物质的不同可用透明、褐
22、色玻璃制成的容器,或者用具有足够耐腐蚀性的特殊塑料制成的容器;b) 光敏物质(如z有生成过氧化物或催化分解危险的)应采用褐色玻璃容器或者具有同样保护作用的玻璃容器,以防止光的影响;c) 为防止个别情况下磨口瓶盖的粘结,瓶盖应使用特殊玻璃或特殊情况下使用塑料制作的pd) 会放出腐蚀蒸气的化学品,应装人能防止腐蚀气体逸出的密封容器内;巳)通常用于贮存饮料和生活用品的容器及其代用容器不应盛装危险物质zf) 为防止化学品在装入或换装时发生危险,应使用干净和干燥的容器;g) 分装后的标签应符合5.207. 1. 8 危险固体、液体应贮存在危险品柜中。7.1.9 贮存在危险品柜中的危险固体、液体应注意以下
23、禁忌za) 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不应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柜;b)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遇湿易燃物品不应与氧化剂混合贮存pc) 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d) 毒害品与酸类应隔离存放,严禁与食品同库存放,加强管理严防丢失与误交付;e) 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干燥的场所,不应露天存放,不应接近酸类物质;f) 腐蚀性物品包装应严密,不允许泄露,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7. 1. 10 应按表A.l的安全贮存要求严格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经常检查并予以记录,发现变化应及时调整。7. 1. 11 应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维修危险药品贮藏室的消防等各种设施设备,出现问题及时
24、更换。7. 1. 12 危险固体、液体物质的贮存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7.2 危险药晶贮藏室7.2. 1 危险药品贮藏室应单建或建于教学楼外墙一侧,不应设在教学楼内,也不能设在楼内地下室。7.2.2 危险药品贮藏室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由专人管理,元人看管时房门应锁上Fb) 面积应不小于8m2; c) 室内不应放置可燃物(如纸、纸箱、纺织物和木材等)、加热器等;d) 室内电器设备(如灯具、排风扇等)应防爆、防静电;e) 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应设置相应的监控、防晒、防火、防雷、灭火、防潮、调温、消除静电、防腐、防渗漏等安全设施;f) 在储藏室外墙的高、低处应各有一个向外的通风设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920 2012 教学 实验 危险 固体 液体 使用 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