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421-2008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pdf
《GB T 7421-2008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7421-2008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pdf(1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 100 20L 78 囝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421-2008ISO1EC 13239:2002t)87(;Ij T 757j l 987一,H T 1|1州) 1 993(m I 1 5698 1 995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Cj同 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Information technologyi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exchange between systemsiHighleveldata link control(HDLC)procedures20080819发布(1S(),IEC 1 32
2、39:2002,1DT)200901-01实施宰瞀嬲絮瓣警箍警瞥鐾发布中国围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引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4 HDLC帧结构41帧格式42帧的组成部分一43透明性44传输考虑45帧问时间填充46无效帧-47扩充一48编址约定一49帧格式字段5 HDLC规程要素一51数据链路信道状态一52方式53控制字段格式54控制字段参数55命令和响应56异常状态的报告和恢复6 HDLC规程类别-61数据站类型62 配置63操作方式64编址方案65发送和接收状态变量66基本的规程类别67可选功能68规程类别的一致性69与HDLC规程类别一
3、致610表示类别和可选功能的方法-61l不平衡操作(点对点和多点)612平衡操作(点对点)613不平衡无连接操作(点对点或多点)目 次GBT 7421-2008ISOtEC 13239:20020:0,mm坞H坫坫MMM旧引髂孙蝎驰曲蚰如钉肌n弛H盯GBT 7421-2008ISOIEC 13239:2002614平衡无连接操作(点对点)61 5可选功能的用法7通用交换标识X1D帧71通用X1D帧信息字段结构72通用XID帧信息字段编码。73单次帧交换协商过程74帧检验序列协商规则一75使用非基本帧格式方式的帧格式字段的协商规则8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的决定协商181操作要求”82地址的决定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关于实现帧检验序列的注释附录B(资料性附录)使用命令和响应的例子附录C(资料性附录)NRM、ARM和ABM超时功能的考虑附录D(资料性附录)HDLC规程子集的典型例子”附录E(资料性附录)1 632比特FCS协商的举例说明”附录F(资料性附录)与LAPBX25 DTE通信的指南附录G(资料性附录) 多选择拒绝帧中的信息字段编码举例附录H(资料性附录)帧格式类型。 旺“加两”鸺他他加龇跎盯刖 罱GBT 7421-2008ISOIEC 13239:2002本标准等同采用ISOIEC 13239:200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英文版)
5、。本标准代替GBT 742l 1987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GBT 7496-1987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帧结构、GBT 75751987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GBT 14400-1993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平衡类规程 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的决定协商和GBT 15698-1995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通用XID帧信息字段内容和格式。本标准与GBT 7421-1987、GBT 7496 1 987、GBT 75751 987、GBT 1 4400 1993和GBT 1569
6、8 199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标准是GBT 7421 1987、GBT 7496 1987、GBT 75751987、GBT 14400一1993和GBT 156981995的整合;本标准的名称为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增加了HDLC帧的非基本格式;增加了无连接类别(不平衡无连接类别和平衡无连接类别)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起止传输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模32 768和模2 147 483 648的控制字段格式;增加了可选功能的一些选项以及可选功能的使用;增加了帧检验序列西商规则。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H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翠、黄家英、张晖、徐冬梅、郭楠、卓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74211987,GBT 74961987,GBT 7575 1987,GBT 14400-1993,GBT 15698 1995GBT 742 1-2008ISO1EC 1 3239:2002引 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是为进行同步或起止、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两个数据站间进行码透明数据通信的正常周期由数据源到数据宿信息帧的传送和反向确认帧的传送组成。通常在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接收到确认之前,应把原来的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需要
8、重传时使用。在要求它的这些情况下,数据源和数据宿问的数据顺序完整性用编号方法实现。该编号在本标准规定的模数内循环,编号单位以帧计。数据链路上每个数据源数据宿的组合采用独立的编号方法。数据宿采用把所期望的下一个顺序编号通知数据源的办法来实现确认功能。这种确认功能可用一个单独的无信息的帧或在有信息的帧的控制字段内来实现。HDIC规程适用于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不平衡数据链路一条不平衡数据链路包含两个或多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数据链路上有一个数据站负责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负有这种责任的站,在不平衡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主站,在不平衡无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控制站。主
9、站控制站发送的帧为命令帧。数据链路上其他的数据站在不平衡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次站,在不平衡无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辅助站。次站辅助站发送的帧为响应帧。为了在主站控制站和次站辅助站间进行数据传送,考虑两种数据链路控制情况(见图A和图B):第一种情况: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控制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选择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宿的具有次站辅助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第二种情况:包含数据宿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控制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探询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源的具有次站辅助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向发送。这两种控制情况可以组合,因此在数据链路上能进
10、行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通信。平衡数据链路数剧源图A不平衡数据链路功能(情况1)教剧宿数剧宿图B不平衡数据链路功能(情况2)数剧源一条平衡数据链路只包含两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每一个数据站都负责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各自发起的传输中所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状态。每一个数据站在平衡连接方式数GBT 742 1-2008|SOIEC 1 3239:2002据链路中都称为组合站,在平衡无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都称为对等站。它们都能发送和接收命令帧与响应帧。为了在组合站对等站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可利用图C所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每一个组合站对等站中的数据源通过选择型命令控制另一个组合站X,等站中的
11、数据宿。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向发送。每一个组合站对等站都可利用探询型命令请求来自另一个组合站对等站的确认和状态响应。厂 选择信息确认探询广l组合站广一l组合站II对等站I 1对等站lL_J 选择信息确认探询LJ数据宿数剧源图C平衡数据链路功能教剧宿数据源数据链路配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c)规程的类别是描述数据链路操作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允许在各种逻辑配置和物理配置的数据站间进行同步的或起止的、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这些规程类别在整个HDLC体系结构中,以一致的方式定义。本标准目的之一是在不平衡规程、平衡规程和无连接规程的基本类别问保持最大限度的兼容性,这对具有可配置能力的
12、数据站特别需要,这些数据站按特定通信实例的要求,可具有主站、次站、组合站、控制站、辅助站或对等站的特征。本标准定义了五种基本的规程类别(两种不平衡的、一种平衡的和两种无连接的),不平衡类别适用于专用或交换的数据传输设施上,点对点和多点两种配置(见图D,使用主站次站术语)。不平衡类别的特征是数据链路的一端只有一个主站,而另一端有一个或多个次站,数据链路的管理由主站单独负责,因此称为“不平衡”规程类别。 建图D不平衡数据链路配置不平衡无连接类别适用于专用或交换的数据传输设施上的点对点配置,或专用数据传输设施上的点对多点配置(见图D,使用控制站辅助站术语)。不平衡无连接类别的特征是数据链路的一端只有
13、一个控制站,而另一端有一个或多个辅助站。控制站负责决定辅助站何时被允许发送。控制站和辅助站都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连接建立断开规程、流量控制规程、数据传输确认规程或差错恢复规程,因此指定“无连接”规程类别。平衡类别适用于专用或交换的数据传输设施上的点对点配置(见图E,使用组合站术语)。平衡类别的特征是在一条逻辑数据链路上,有两个称为组合的数据站,它们对数据链路的管理负有同等责任。因此称为“平衡”规程类别。圈兰一圈图E平衡数据链路配置GBT 7421-2008ISOIEC 13239:2002平衡无连接类别适用于专用或交换的数据传输设施上的点对点配置(见图E,使用对等站术语)。平衡无连接类别的特征是在
14、一条数据链路上,有两个称为对等站的数据站,它们分别独立控制其何时发送。每个对等站都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连接建立断开规程、流量控制规程、数据传输确认规程或差错恢复规程,因此指定“无连接”规程类别。对于每种规程类别,可按照该类别基本表上具备的命令和响应能力,规定一种操作方法。同时,还列出了各种不同的可选功能。并定义了使用这些可选功能的规程上的描述。应该认识到,用本标准定义的不平衡规程类别,可以在一条单一的数据电路上,构成对称的配置来进行工作。例如,将两个不平衡的规程按相反的方向组合起来(I帧只用作命令),就能形成对称的点对点配置(见图F)。图F对称数据链路配置这些HDLC规程把交换标识符(XID)命令
15、响应帧定义为交换数据链路信息的一种可选功能(标识、参数、功能能力,等等)。定义了通用X1D帧信息字段的内容和格式。这些HDLC规程还规定了被两个数据站用来在逻辑数据链路建立之前相互确定数据链路层地址的参数和规程。GBT 742 1-2008ISOIEC 1 3239:2002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1范围本标准为采用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的数据通信系统规定了帧结构、规程要素、规程类别、通用交换标识符(XID)帧的内容和格式以及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决定协商的手段。注:涉及到HDLC控制规程的短语“面向比特”的使用与用于HDLC控
16、制目的的各种子字段的非整数个比特的指派有关。然而,作为整体的帧可能为了传输目的由面向八位位组的单元构成(例如,起止方式)。帧结构部分定义了基本帧格式和非基本帧格式的各种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还定义了用来获得在帧内比特模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具有独立性(透明性)的机制。此外,还规定了三种帧检验序列(FCS),定义了地址字段的扩充规则,并描述了编址可用约定。规程要素部分为在两个方向上使用独立帧编号的同步或起止代码透明数据传输规定了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素。根据次站、辅助站、对等站或组合站收到命令时所发生的动作特定地定义了这些HDLC规程要素。本标准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例如用在通常具有缓冲能力的数据站之间进
17、行的单向、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包括在不同类型(如多点点对点、全双工半双工、交换非交换、同步起止等)的数据电路上工作的数据通信。所定义的HDLC规程要素可作为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规程的共同基础。本标准不定义任何单个系统也不应将它看作为某个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对特定的系统实施并非所有的命令或响应都需要。规程类别部分描述了用于同步或起止数据传输的HDLC不平衡规程类别、HDLC平衡规程类别和HDLC无连接规程类别。对于不平衡类别,数据链路由一个主站加上一个或多个次站组成并在点对点或多点配置中以正常响应方式或异步响应方式操作。对于平衡类别,数据链路由两个组合站组成,并在点对点配置中以异步平衡方式操作。
18、对于不平衡无连接类别,数据链路由一个控制站加上一个或多个辅助站组成,并在点对点或多点配置中以不平衡无连接方式操作。对于平衡无连接类别,数据链路由两个对等站组成并在点对点配置中以平衡无连接方式操作。在每种情况下都定义了命令和响应的基本表。但是,数据链路的能力,可用可选功能加以修改。平衡操作预期用于数据链路任何一端都要求有相等控制的环境。按照整个HDLC的体系结构来包括这些操作要求。通用交换标识符(XID)帧部分的内容和格式建立在XID帧的主要用途是在两个或多个HDLC站之间交换数据链路信息的事实上。对于本标准,数据链路信息应包括任何一个或全部基本操作特征,例如有关的每个站的可选功能和设施的标识、
19、鉴别和或选择。当一个或多个站能够提供多种选择时,本标准为建立操作特征定义了单次交换协商规程。本标准为在需要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至少一个数据链路连接提供交换所需信息的手段。本标准为此目的描述了通用XID帧信息字段内容和格式。本标准只定义了与基本HDI,C标准有关的信息编码。提供了在已定义基本参数的协商的同时允许把通用XID帧信息字段用来协商单个XID交换中的私有参数的机制。1GBT 7421-2008ISOIEC 13239:2002本标准不限制或约束把定义了其他标准格式的XID帧信息的用法供特定应用使用。下列是可能使用XID命令响应帧交换的一些例子:a) 当使用电路交换网络(包括电路交换网络备份
20、应用)时,主叫和被叫站的标识。b) 在启动时需要标识的非交换网络上进行操作的站的标识。c)在数据链路建立之前或以后,带有单个站、组站或全站地址的XID命令帧可用来向数据链路上其他站请求XID响应帧。d)由支持16比特FCS和32比特FCS能力的站进行帧检验序列(FCS)协商,以便用于后续信息互换。e)在数据链路建立之前,运送可能需要的较高层信息。f)在数据链路建立以后,在任何响应机会上发送XID响应帧,请求XID交换,以修改某些操作参数(例如,窗口尺寸)。g) 当使用带有头部检验的无编号信息(UIH)帧时,帧内保护比特数的协商。在交换环境下数据链路层地址决定协商的手段部分适用于采用HDI。C平
21、衡类规程的数据站,这类规程对XID命令响应能力提供了下面标识的两个特定的参数字段。当预先指派链路地址时,则先验基础上不知道系统指明的地址,就使用它来选择一对操作的链路地址;例如,交换电路数据链路。附加XID帧功能(包括操作参数的交换、命令*J应支持、较高层信息等等)可以同数据链路层地址确定一起完成,或者在地址确定后,同附加XID帧交换一起完成。注:在远程DTE不支持XID帧、“全站”地址或完整地址支持下面第8章定义的能力的情况下的地址解析规程不在本标准范围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22、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 988 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 ISOIEC 646:1 991)GBT 52719-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9部分:数据通信(eqv ISOIEC 2382 9:1 995)GBT 938711 99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 ISOIEC 7498 1:1994)GBT 1 4399-2008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与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7421 2008 信息技术 系统 远程 通信 信息 交换 高级 数据链 控制 HDLC 规程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67097.html